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5日 · 中國銀行原油寶投資人因負油價造成超額損失. 中國銀行發行的原油寶雖然沒有槓桿的產品但其持倉近月原油期貨逼近最後交易日才進行結算或轉倉因此正面撞擊史上首見負油價情況投資人因超額損失而提告期貨商亦預防油價負不見底恐產生大量的違約陸續停止接受原油期貨近月新單交易並調高保證金國內期貨經紀商之上手JP...

  2. 2020年4月22日 · 1983年油市期貨數據彙編以來首見負油價代表產油業者需貼錢給買家才能拿回買家手中的油。 輕原油期貨價格年底合約已達每桶33.5美元,但疫情 ...

  3. 2020年12月13日 · 三大原油中,位通常以布蘭特原油最貴,因為其含硫量低、屬於輕甜原油,雖品質略低於西德州原油,仍適合提煉汽油、柴油與噴射燃。 它的期貨合約通常以現貨、即實物原油交割,經海運供給美國東岸、北非、乃至西北歐等地煉油廠使用,俄羅斯、奈及利亞乃至於中東和亞洲的原油生產商,都以它為參考指標,因占全球總交易量比重超過一半,布蘭特原油也是反應國際油價的主要風向球。 (延伸閱讀:股市再崩?...

  4. 2020年4月30日 · 4 / 20,我們再度見證了歷史。 WTI 5 月原油期貨的價格單日內暴跌竟出現負的價格5 月原油期貨跌至-37.63 美元低位,單日跌幅逾306%。 受到近月(5月)原油期貨價格大跌影響,美國盤中原油 遠近月價差 (見下方第二點)一度擴大超過 72 美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M 平方快速整理了這背後的原因,對原油有興趣的你,請繼續往下看吧!...

    • 財經M平方
    • 世界能源交易史上首見零元以下收盤價
    • 負油價社會的新時代「新風貌」與「新常態」?
    • 值-37.63美元「倒貼油價」的背景
    • 抗疫防疫封鎖令導致原油市場「嚴重供過於求」
    • 在臺灣有可能享受「免費加油」的人間幸福嗎?
    • 民生用油價格唯一秉持「祇漲不跌」慣性
    • 須注視「負油價」對匯率與物價的差異化衝擊效應
    • 絕不可以再繼續緊抱美國人大腿

    2020年4月20日,美國原油期貨價格首見歷史上第一次降至零以下價位: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WTI)的5月份合約,暴跌300%以上,從上一個交易日每桶18.27美元,疾遽劇降收盤報出負值的-37.63美元「倒貼油價」部位,這是一個多世紀能源交易史上第一次低於零以下的收盤價格;國際原油交易市場營運首見的這種大脫序大失控現象,當然與新冠病毒疫情災變的全球化深度擴散,直接攸關。

    祇是全球經濟社會經此「震撼彈」爆裂衝擊激盪之下,普遍陡然高升的關注是,未來幾個構面的大發展,究竟會是如何的「新風貌」與「新常態」?: 第二,誇張驚天的「負油價」風暴,有沒有可能會更進一步直接引申演變成為新一波「世界市場大通縮deflation」的全球民生經濟大災難?抑或說是,這一次「負油價」風暴,將為全世界經濟開啟新一波歷史鮮見的「經濟大通縮新危機」?而此次通縮新危機之可能爆發率及其影響衝擊程度,又將可能如何? 第三,在不久未來,我們真會看到這麼樣可以「免費加油」的人間幸福機遇嗎?抑或是,民生用油價格,仍然一如既往,依舊跟其他民生物價一樣,持續既有快慢急緩期短期長都不變的「祇有上漲不會下跌」趨勢下去?

    從事件發生的本質看,這次「負油價」風暴,應該不至會是未來國際社會市場,已然進入另外一個「新常態」階段的啟始徵兆。 2020年4月20日美國原油期貨市場首見-37.63美元驚天價位的「倒貼油價」意外,純粹是因為「空頭逼倉」之「交割恐懼症」造成的「一日性」「一次性」更是「一人一筆性」「買方淨多頭平白坐收淨利益」的孤立意外事件,在可預見的未來,幾乎「絕無可能常態化」。 自2020年1月份以來,國際石油期貨的表現,一直都好過於實物石油市場;石油期貨乃被國際投資人普遍用來押注價格走向,產油廠商用來防制市場波動。從這次「負油價」風暴事件看,則是石油期貨已遭到實際原油需求下滑大打擊;同時更因為普遍缺乏存儲空間,以至解決價格下滑的既有市場機制,已然崩潰。

    首先應該指出的是,在全球能源交易市場上,多數原油投資的ETF或者基金,一向都會透過購買原油期貨,來滿足其投資政策目標。由於所購買的是原油期貨,這些包括基金在內的投資人,都會承擔原油價格下跌以外的額外風險;而交易員,在交易市場上購買石油期貨合約,一般作為押注前瞻油價走勢的一種工具方式,實質上並沒有「真正交割實物原油」的意圖;因此,經常會被價格大幅下跌套牢,最常面對的難題,就是這次「負油價」事件類似「尋找存儲空間」與「虧本出售」的抉擇困難。 但這一次前所未有的期貨油價大幅波動,在很大程度上足可映現出石油期貨操作方式本質的極端缺陷,也映現出新冠病毒時代和石油價格戰餘波下的市場現實:長期供過於求,近期全球石油需求銳減,此即2020年1月以來,新冠疫情高升所致「行動禁制」的封鎖令衝擊,導致國際原油市場...

    在四月下旬乍聆「負油價時代」這個全然新鮮的新詞新事件,立即引起臺灣社會民粹的一陣欣喜,錯覺以為2020年4月20日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WTI)的5月份合約,暴跌300%以上,而出現報收負值-37.63美元「倒貼油價」,可以分潤享受到每一天都有可以「免費加油」的這份人間幸福機遇。 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在2020年5月實物交割的期貨價,固然在2020年4月20日創下收盤價每桶遠低於零美元以下的-37.63美元「倒貼油價」紀錄;但這並不表示未來「民生消費者加油」可以不要花錢,因為就在同一天交易市場,WTI賣出的6月到期實物交割期貨價,為每桶20美元,而12月到期實物交割的期貨價,則更高到每桶32美元;而這在實物石油交易市場,無論是現貨市場或中長期的定制契約交易價格,固然都會或高或低...

    今天一般民粹所盲目謬認、錯覺、期待的「免費加油」之夢幻美事,則屬於是民生關聯油品段落的「終極價碼」,從期貨交易價到最終消費者買賣價二者之間,中間還有許許多多「產業加值技術應用」段落的存在,二者之間,所既定的每一段落,其所各自必須要投入、營運、產出,以及運輸倉儲成本,幾乎樣樣都祇會「隨時間的遞延而越來越發增高」,從最上游的極限低價,到最下游的極限高價,整條供應鏈每一段落成本/費用,除非折扣或商業減讓,否則不可能有所減少。 在可預見的未來,在臺灣乃至其他亞洲國家,民生用油價格即使再低,也絕不可能低於煉油成本+配送運輸+倉儲庫存成本在內的總合成本以下;再者,民生用油價格,終究還是依舊會跟其他民生物價一樣,祇有快慢急緩、期短或者期長都會一秉「祇上漲不下跌」慣性,持續往前邁步而行。 因此,可以肯定認為...

    對臺灣而言,面對四2020年4月20日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期貨暴跌300%以上而以負值-37.63美元「倒貼油價」報收,以致錯覺以為,真有「負油價時代」來臨的欣喜,甚至於更錯覺以為,真的有可能等到這麼一天,可以真實分潤享受到「免費加油」的人間幸福機遇,恐怕是一種天真欠學的愚妄癡想罷了。 比較務實理解現代經濟學理則的態度,是應該設法嚴正注視並能夠有效掌握:究竟「負油價」事件的發生,對於產油國家與油消費國家的「匯率」與「物價」會有如何影響?其效應會如何構成對今日臺灣之挑戰?更為實際而且有用。 「負油價」事件的發生,立即引申國際油價之繼續向下跌落,對全球能資源供給面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廠商,造成必然衝擊;這正足以有效解釋,為何今天能源生產供應商及大型平台交易商,無不積極尋求機構組織的「動態優化和調整」...

    此次「負油價」事件的發生,更加上實物能源交易市場的原油價格普遍趨低,甚至於回到1980年代水準之時,則今天不論是OPEC國家或者非OPEC產油國家,都將共同面對的是,其「匯率走貶」與「通縮」的可能率都會相當高;這當然包括主要產油大國美國、俄羅斯及其他所有高依存售油收入的產油國家在內。 而石油消費國家「匯率調升壓力」及「通貨膨脹壓力」的可能率,則當然較高。也就是說,包括臺灣及其他新興市場經濟亞洲國家,因為都係重大石油消費國家,自與美國及其他OPECs的匯率與物價映現狀況,前瞻走勢方向自然完全相左。 這一構面事態情境判斷,臺灣即將出現的「匯率調升壓力」及「通貨膨脹壓力」,應該與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的基本態勢,相當同趨一致;當新台幣必須向上調升而通貨膨脹壓力也向上挺起時,臺灣的貨幣政策與必要的財經...

  5. 2020年4月20日 · 石油供應過剩帶來的下一個麻煩負油價. 華爾街日報 Sarah Toy + 追蹤. 2020-04-20 11:10. 人氣. 國際原油。 (美聯社) 新冠病毒大流行令石油市場天翻地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今年以來已下跌過半,一些地方的現貨石油價格甚至跌得更慘。...

  6. 2020年5月7日 · 簡單來說,「負油價就是你買油我貼補你運費」,因為原油供過於求已無足夠倉儲空間大量沒有實際需求的投資人對沖基金等因無法以現貨交割領取實體原油),只能在到期日前貼錢拋售才會導致這種空前未有的價格出現。 而油價跌至史上新低,也讓不少有意逢低入場的投資人躍躍欲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