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覺得每日飲一杯飲料無所謂。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飲咖啡、奶茶等手搖飲料,其實現在很多手搖飲料價錢都很高,甚至相當於食一餐飯的價錢。例如熱門之選星巴克,平均每杯飲料都四五十,如果每日都要飲一杯,一個月或一年後,那將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 不清楚自己每日用多少錢。很多人都沒有記賬的習慣,或者大概用腦記住。隨著消費項目增多,就會難以記清楚,甚至出現記憶錯誤。最好的做法是用記帳本或App將具體數字記錄,這樣就能清楚自己的使用和餘額,做好個人財務規劃,有助避免盲目消費。
    • 覺得理財與自己無緣。很多人都覺得理財是有錢人的專利,普通人都無必要或很難做到理財,而自己也很難變有錢,從而覺得理財與自己無緣。這樣的心態是錯誤的,也是很多人的思維誤區。
    • 從來不看理財相關書。很多人從來不看理財書,覺得書中内容過於複雜,自己無法理解。要做好個人理財,就要先學習理財相關知識,從他人身上獲取經驗。其實理財書籍也有難易之分,可以先從理財雜誌開始,並慢慢養成閲讀理財相關書籍的習慣。
  1. 2021年1月15日 · 他最近從電視廣告中得知有保險公司推出了一種嶄新的人壽保險計劃計劃內置了保單逆轉按揭功能可選擇把保單內的保障套現為退休年金。 他認為一份保單可以同時滿足自己兩個需要,萬一不幸身故,不但為家庭之財務負擔風險作出了保障,同時又可以於退休後有生活保障。 他想了解這計劃和傳統新年金計劃有甚麼分別,是否適合自己。 首先,陳先生需要理解到這個新的保險計劃的年金部分,和傳統的年金計劃是絕對兩個不同的概念。 傳統年金計劃有如養一隻會生金蛋的鵝。 於最初供款的時段裏,每月所投入資金去累積及增長一定的金額,為將來的年金計劃裏產生的被動現金流作準備。 情況有如給飼料去養大那隻會生金蛋的鵝。 當投入的資金累積及增長到某一個數目或指定某年期之後,年金計劃便開始產生被動現金流。

  2. 2019年4月26日 · 張頌昇指有馬來西亞人喜歡儲印有英女皇肖像的香港物品甚至會收集來自馬來西亞和香港同一個年代發行及同一幣值的錢幣湊成一對錢幣收藏品。 張頌昇補充,湊成一對英女皇肖像的收藏品較常見。 但若市民單純因為該樣物件印有英女皇頭像,就相信儲起可致富的話,他則認為不太現實:「英女皇硬幣的發行量實在太多,而且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有。 欄名 : 品味投資. 更多. 每隔一段日子,鄰里之間的對談都會傳出「英女皇硬幣十分值錢,要好好收藏起來」。 有人深信不疑,每當收到英女皇硬幣,都會小心翼翼地保存起來。 90後錢幣收藏家反指,如果從投資角度看,想靠儲英女皇硬幣賺回一筆,

  3. 2019年5月30日 · 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推出的保單逆按計劃昨日正式接受申請長者可將已供完的人壽保險的保單抵押經香港按證公司向銀行貸款提取保單逆按貸款,「自製長糧作為年金退休之用

  4. 2024年1月11日 · 匯豐銀行首席多元資產策略師Max Kettner在彭博電視台訪問中表示,隨著美國對2024年上半年的寬鬆預期開始被消化,可能引發「反向金髮女孩」現象(Reverse Goldilocks),這種發展將加劇「整個資產類別的痛苦」。 他認爲,寬鬆押注的回落可能會引發風險資產拋售,並在未來幾個月導致美元進一步上漲。 他預計美聯儲將於6月開始寬鬆周期,晚於市場預期的5月甚至3月。 相關文章︰ 策略師大膽預測︰美國今年不減息 稱通脹必定會反彈 ︰「問題絕不會很快解決」 降息押注太激進 逆轉風險增加. Kettner表示,儘管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出「真正堅實的基本面」,但過去一個月降息押注有所增加,並補充說,本周的通脹數據可能顯示出揮之不去的物價壓力,這可能會冷卻對2024年初降息的猜測。

  5. 2023年11月28日 · 發布時間: 2023/11/28 13:30. 最後更新: 2023/11/30 22:21. 分享:. 【財富自由】24歲美國少年股神Jack Kellogg高中畢業即全職炒股,由本金不足6萬港元,兩年內勁賺至逾6,200萬!. 高中畢業可以做甚麼?. 長輩也許勸你繼續進修,為入大學做準備,不然學一門手藝,有助 ...

  6. 2024年3月29日 · 晨星公司分析發現,長期來看,這款股票和債券的經典配置表現優於更廣泛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尤其強調美股和美債仍跑贏其他地方的資產。 傳統60/40配置策略戰勝歸來. 2023年升近2成一洗污名. 《彭博》報導,股票和債券之間的「六四分割」是經典投資策略,只是其聲譽在2022年受到沉重打擊:2022年美國聯儲居開啟加息周期,也為「股債雙殺」揭開序幕,股市下跌,債券亦表現欠佳。 然而,根據晨星公司最新報告,去年普通版的60/40配置(即美國股票+美國投資等級債券的組合)反彈了, 走高約18% 。 分散/多元化/廣泛市場配置. 某些情況下回報反較低. 該報告分析了不同資產類別表現之間的相關性質,同時研究持有比簡單的60/40分割更廣泛的資產組合對風險調整回報有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