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15日 · 常見藥品:沛麗婷、諾美婷、芬酚。 藥品機制: 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讓人體分泌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抑制腸胃蠕動、降低食慾。 風險: 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悸、心律不整、中風等風險。

  2. 2019年2月13日 · 自律神經功能檢查與生理年齡. 榮新診所主任康宏銘表示,自律神經分為交感、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就像是「油門」,副交感神經像是「煞車」,2條神經就像是太極圖一樣,陰、陽會互相平衡,維持人體的心跳、血壓、呼吸、消化道、膀胱還有內分泌的正常功能。 一般來說,年輕男性的交感神經活性較高,等於太極圖的「陽」比較大,年輕女性的副交感神經活性較高,等於太極圖的「陰」比較大,隨著年齡增加兩者逐漸接近;不過整體來說,20歲之後的自律神經活性會越來越小,等於一整個太極圖越來越小,在40歲之後會快速、明顯的下降,表示身體的正常功能運作也變得比較弱,生命力漸漸低落。 康宏銘說,自律神經的檢測目前是透過心律變異性分析(HRV)來檢測,透過心跳、心跳間距的變化,觀測呼吸、血管、內分泌活動的狀態,來了解身體的生命力。

  3. 2020年11月6日 · 新型乾眼症治療藥劑幫助復原! 顧好個人體質也很重要. 再針對每個人的嚴重程度進行不同的治療,如今在醫療進步下,新型乾眼症治療藥劑也越來越多種: 含有玻尿酸成分的人工淚液. 免疫抑制劑:可以針對中重度的患者,藉由免疫調控降低發炎反應,改善淚液品質. 含有水液及油脂,雙重成分的人工淚液:因為同時補充水分跟油脂,讓水分蒸發得比較慢,可以均勻分布、快速吸收,已經運用在一般眼科用藥。 右旋泛酼醇的眼用凝膠:適合角膜、結膜表皮受損的患者,因為凝膠會轉化成維他命B5 幫助上皮細胞的修復,達到保濕的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日常生活的維持、保養,因為乾眼症嚴重程度跟本身體質有關,像過敏患者可能多數都類似問題,再加上生活環境、工作形態,平日就應該讓眼睛充分休息。

  4. 2022年3月9日 · 台大醫院臨床心理師張麗滿表示,當孩子確診為特殊兒時,父母在全心投入照顧孩子狀況下,每天生活總是忙得團團轉的時候,家長往往會忘記照顧自己。

    • 女童的一小步,治療的一大步!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發生原因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可分為 4 型
    • 藥物治療對疾病的幫助有多大

    小瑜 1 歲多的時候,正要學走路時被媽媽發現步態與其他孩子不同,懷疑是否有長短腳而就醫;直至 2 歲時,確診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三型」,從此每週靠著復健運動來抵抗不斷惡化的肌肉無力症狀。 直到 7 歲時 (2020),因健保署開放第一次治療年齡,未滿 7 歲的患童就能申請藥物治療,主治醫師便積極協助申請,開始接受藥物治療。今年 10 月完成第六劑的藥物治療,小瑜的手腳變得更有力氣,生活自理方面有許多進步。 小瑜媽媽對於孩子可以墊腳尖、走路變得穩定、獨立行走較不會跌倒;能關車門、拉拉鍊,甚至切菜煮麵都可以自己完成,深感欣慰。媽媽說:「小瑜是勇敢的孩子,因為疾病而早熟懂事,希望疾病能帶給她正向面對環境的態度。」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 SMA) 是國內發生率第二高的罕見遺傳性神經肌肉退化疾病,是由父母雙方的隱性基因遺傳給孩子而發病。根據目前已發表之文獻,台灣新生兒的發生率約為每 17,181 人中有 1 人罹患此疾病。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教授周宜卿表示,該疾病是因為脊髓腔內的運動神經元退化,無法產生足夠且穩定有功能的 SMN 蛋白,影響到神經系統中控制自主肌肉運動的能力,造成肌肉無力。 她進一步說明,「孩子若在嬰幼兒階段就發病,會無法抬頭、翻身、獨立坐起或站立;越早發病者症狀越嚴重,甚至會影響呼吸,須長期仰賴呼吸器,隨時有生命危險。」

    依照發病年齡和動作功能,「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分為四型: ˙第一型:6 個月前發病,終身無法獨立穩坐。 ˙第二型:6~18 個月發病,可以獨立穩坐,但無法獨立行走。 ˙第三型:18 個月~30 歲發病,症狀出現前可獨立行走,但逐漸失去行動能力。 ˙第四型:30 歲後發病,不影響運動功能。 過去,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無藥可醫的罕見疾病,直至 2016 年才有治療藥物的誕生,為患者帶來無限希望。而在各界的努力爭取之下,衛福部終於在 2020 年 7 月 1 日宣布將 SMA 新藥納入健保,有條件給付。

    該藥品適用於所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在治療上效果顯著,能減少患者運動神經元壞死、改變病程。如果能及早治療,患者幾乎與正常人沒有分別;就算晚期才使用,也能阻止病情持續惡化。 周宜卿指出,台灣目前已經有 40 位個案申請到藥物治療,且看到成效,鼓勵未滿 7 歲的 SMA 患童,若無使用呼吸器,都可到兒童神經科詢問,及早用藥以維持運動功能,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 此外,周宜卿呼籲,若夫妻皆為帶因者,則每一胎都有 1/4 的罹患機率,唯有正確的篩檢流程與基因檢測,可降低此病的發生率。有家族史或是計畫生育的夫妻,可自費檢查是否帶有 SMA 基因,進一步接受遺傳諮詢。 文 / 黃慧玫、圖 / 胡家芸

  5. 2020年7月21日 · 你是否也曾有過吃完藥就出現昏昏欲睡的狀況呢? 這可能是因為藥物含有的成分所導致,像是有些感冒藥為了緩解流鼻水的症狀,含有抗組織胺的成分,而這個成分就會讓人想睡。 雖然不是所有的感冒藥都會讓人想睡覺,但如果不巧醫生開給你的藥物含有嗜睡成分,可能就會對工作或其他活動造成影響。 除了藥物本身作用就是要幫助睡眠的藥物,像是鎮定安眠藥。 也有一些藥物會產生嗜睡的副作用,以下就來簡單介紹,如需開車、騎車或操作危險機械,服用以下這些藥物,要格外小心。 4種藥物會讓人昏昏欲睡. 第一代抗組織胺: 主要治療鼻塞、流鼻水、緩解過敏相關症狀。 如: dexchlorpheniramine. diphenhydramine. cyprohepradine.

  6. 2023年4月28日 · 9種必吃的快樂食物. 1. 全穀類. 胰島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促進快樂荷爾蒙「血清素」合成的幫手。 全穀類的低 GI 食物,如:山藥、地瓜、燕麥等,能夠刺激胰島素分泌,豐富的纖維又不會讓血糖波動太大,而全穀類富含的菸鹼素、 維生素 B6、鎂也能幫助血清素製造。 2. 雞蛋. 補充蛋白質的最佳首選具有合成血清素的「色胺酸」,以及多巴胺的原料「酪胺酸」,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A、D、E、卵磷脂等養分,集滿滿營養於一身。 其中維生素 D 有助於調節血清素的平衡,撫平焦慮情緒。 3. 油性魚. 油脂含量豐富的鮭魚、秋刀魚、鯖魚,不僅提供了色胺酸,更是 Omega-3 脂肪酸的良好來源,可以抗發炎、調節血脂,而 Omega-3 是腦部神經細胞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每週應至少攝取 2 次以上魚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