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6日 ·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文後簡稱「桃空職工」)從6月20日下午4點發動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歷經17天。 此次協商官方代表包括勞動部長許銘春、桃園市長鄭文燦、資方代表為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勞方代表為桃空職工理事長趙剛、理事廖以勤6人列席。 最新發展: 長榮機師取得罷工權不排除春節罷工,回顧台灣3次國籍航空罷工,影響旅客逾47萬人次 4月前. 長榮機師為何醞釀春節罷工? 出國行程受影響的旅客怎麼辦? 4月前. Tags: 工會常務理事李瀅指出,工會是空服員的後盾,這場勞資爭議成功把民主帶進工會和產業中,也成功打破長榮的威權專制,「我們爭取的不只是勞動條件,是要爭取勞工基本人權。

  2. 2024年1月25日 · (中央社)長榮航空與機師工會昨(24)日協商,工會表示未看到公司具體方案,勞動局要求長榮航空須提供具體對案為前提於31日再召開會議。 工會今(25)日將召開理監事會,討論罷工規劃與執行細節。 最新發展: 長榮航空:機師一旦罷工,旅客退改票可免費,業界:要觀光產業鏈消費者付代價 4月前. 長榮機師預告春節、清明連假可能罷工,行動前24小時公布,民航局要求資方應變 4月前. Tags: 長榮航空. 機師工會. 罷工. 外籍機師. 協商會議. 李信燕. 勞動局. 民航局.

    • 原標題:長榮告工會「罷工違法」一天求償3400萬,到底「勞工董事」可否協商?
    • 長榮告工會:一天要賠3400萬
    • 「勞工董事」到底可不可以協商?

    長榮空服員和公司勞資協商長達兩年多都未能有共識,工會成員於6月7日高票通過同意罷工,昨(20)日下午協商再度破裂後啟動罷工至今超過24小時,影響長榮破百航班,工會下午表示已超過1400人繳交護照、公司員工證和台胞證「罷工三寶」(長榮約有4600名空服員,加入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長榮分會的有3276人,有2949人在罷工投票中投下同意。),而長榮公司則對工會提告,指罷工為「非法」並求償一日3400萬元。 1. 長榮罷工第2日:空服員徹夜靜坐欲長期抗戰,週末108航班取消

    《中央社》報導,長榮今天委託律師到台北地院遞狀,向工會非法罷工提出損害賠償。律師表示,長榮以工會理事長及全體理監事作為被告,求償每天新台幣3400萬元。 雖然雙方昨天協商主要是卡在「日支費(外站津貼)」和「禁搭便車條款」,不過長榮公司今天提告理由則為空服員提出的「增設勞工/工會董事」訴求,《經濟日報》報導,長榮航空公司總經理孫嘉明今天表示,工會提出勞工董事的訴求,依法並不屬於調解事項,因此公司將對此提出非法罷工告訴。 《中央社》報導,長榮航空委任律師鍾郡表示,是否增設勞工董事本來就是股東會的職權,不是公司單方面可以決定,這樣的訴求在團體協約中從來沒有聽過工會提出,到調解後期才出現。 他指出,長榮航空主張工會違反《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立法意旨,雙方無法事前達成共識,也無法達成有效協商,這樣...

    長榮航空公司認為工會提出勞工董事的訴求,依法不屬於調解事項,因此對此提出「非法罷工」告訴。 不過在5月底時,立委鍾孔炤曾在立法院質詢勞動部長許銘春,當時就針對「勞工董事」到底算不算「調解事項」提出討論,而根據質詢影片,許銘春的回答是「應該算」,鍾孔炤事後也在臉書上貼文進一步說明,強調勞資爭議時雙方有所攻防乃是必然,然而惡意扭曲法令的言論則不應任其氾濫,主管機關應在第一時間澄清,也謝謝許銘春明確表態。 《經濟日報》報導,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則分析,《團體協約法》本來就沒有清楚區分哪些可以談、哪些不能談,當然與法律牴觸或禁止的事項不能列入協商,但其他沒那麼嚴格規定。例如法定每週正常工作時數是40小時,勞資雙方協商把工作時間變成42或48小時,就算協商有結果,與法律規定牴觸,協商基本上...

  3. 2019年6月27日 · 長榮空服員要求比照華航每小時150元台幣,但華航的飛行津貼只從「起飛算到降落」,長榮是從「報到算到報退」,每趟的時數,長榮比華航多2~3小時。

  4. 2024年1月23日 · 機師工會18日表示,不排除春節期間罷工,並在24小時前預告,倘若罷工啟動,搭乘長榮航空往返美國、加拿大與歐洲主要城市的旅客,受影響可能性將更大。

  5. 2019年5月9日 · 勞動部今(9)日指出,長榮航空公司於空服員工會宣布罷工投票前夕,對員工表達「停年終、不調薪及取消優惠機票」,可能有違反《工會法》不當勞動行為規定之疑慮. 勞動部今(9)日指出,長榮航空公司於空服員工會宣布罷工投票前夕,對員工表達 ...

  6. 2019年5月9日 · 本次的長榮空服員罷工是誰發起?. 會不會造成華航空服員決定長榮罷工的狀況?. 長榮公告表示將「停發年終」、「停止調薪」、「取消優惠機票」合法嗎?. 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文: 蔡晴羽律師(圓矩法律事務所、哈佛法學院碩士). 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