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2日 · 我住進精神病房,看見了人類的痛苦、溫柔與孤獨 | PTT新聞. 公開日: 2018-07-02. 在芸芸眾生之間, 我們只是精神上得了一場感冒。 “唉你聽說了嗎? 那誰誰誰抑鬱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關於精神類疾病的消息。 漸漸地,好像每個人的生活都與精神有了交集。 但是,大部分人對它的認知卻依然充滿陌生和恐懼。 人類最擅長的就是區分出正常和異類,仿佛劃清界限就可以遠離疾病,卻往往忽視了,那些不被理解的孤獨,或無法入睡的痛苦,也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體驗。 2017年,22歲的女孩崔柴柴被診斷為躁鬱症。 隨著症狀起伏,她兩次住進醫院精神,開始接受人生中第一次系統治療。 在住院的日子裡,她拍攝下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其他發生在病房裡的故事。

  2. 公開日: 2019-02-26. 作為醫生,特別是重症醫生,說說我們科室的情況,其中就有拒絕收患者的時候。 按理說重症患者,來到醫院後,如果拒絕很容易有風險,但是就是這樣的情況我們也拒絕過。 我們醫院有四個ICU病房,有的時候所有的病房都滿床了,但是院內的各的患者出現危險我們就得加床,人員不過還能克服,但是設備問題解決不了,比如沒有呼吸機的情況,患者可能就會搶救不過來。 這時候我們就會和急診打電話,告訴如果患者病情太重就不要收了,讓患者轉其他醫院。 你說拒絕收治這樣的患者能犯法嗎? 當然不會犯法,在沒有能力的情況下,收治患者搶救不過來才會犯法。

  3. 2021年10月24日 · | PTT新聞. 你真的“社恐”嗎? 公開日: 2021-10-24. 原題丨你,真的“社恐”嗎. 來源丨光明日報. 記者丨鄒曉菁. 小組討論時不敢與不熟悉的同學交談,更不敢提出反對意見;當眾演講時,不管準備得多充分,上台後還是緊張到大腦一片空白;路上遇到同事總想回避,不敢大方打招呼;聽到手機鈴響就恐懼,不敢接聽……當“社恐”人把自己的日常分享到網絡,迅速就能找到一群“病友”,社交恐懼,似乎已經成為年輕人中的流行病。 戴好帽子、塞上耳機、看著手機,最好再戴一副遮住半張臉的墨鏡才敢出門……生活中,你是否見過這樣的“社恐”青年,又或許,你也是“社恐”人群中的一員?

  4. 2019年3月18日 · 2019年3月18日,是台灣地區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患腦癌去世一周年。 去年3月18日上午10點59分,這位以下筆雄健、特立獨行、罵人尖酸狠辣的行文風格,顯得無比狂狷,也讓他的作品不管正版還是盜版,都在兩岸廣為流傳而使他享有盛名的當代著名華文大師,因罹患腦乾腫瘤在台灣地區榮總醫院安然離世,享壽83 歲,他的離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落幕。 李敖大師的離去不但是華語文化的一個巨大損失,出人意料的是,他也曾在在醫學史上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印記:曾先後於2015年與2003年罹患腦乾腫瘤與攝護腺癌(英文:Prostate cancer)兩種癌症,兩次在台灣地區進行腫瘤大手術,晚年還被各種疾病困擾,他雖逃過了第一種攝護腺癌的侵襲,最終倒在了腦瘤這個不治之症上。

  5. 2018年12月2日 · 關注. 引起體內硫氰酸含量過高,進而導致甲狀腺腫大的4個前提如下—— 1、短時間內大量食用富含硫氰酸的十字花科食物。 2、處於低碘地區或吃不到海鮮、碘鹽的碘攝入量不足的人群。 3、同時食用十字花科和富含類黃酮的水果。 4、大量吸煙。 一般起碼要同時滿足以上3個條件的人,才需要注意體內硫氰酸含量過高,進而導致甲狀腺腫大的問題。 因此,甲狀腺患者可以食用天然十字蔬菜,但是要 少食 ! 近些年,隨著大眾體檢的普及,醫學檢驗、檢查技術的進步,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提高。 甲狀腺疾病也慢慢被大家熟知並引起重視。 近日有一位患者顧問自己能否吃蘿蔔?她體檢時查出有甲狀腺結節, 後聽說不能食用十字花科.

  6. 2019年8月11日 · 醫療糾紛:肺良性腫瘤誤診為肺癌行手術切除,醫院需承擔賠償責任. 公開日: 2019-08-11. 【摘要二醫院於2017年2月8日對張某某行右肺中葉楔形切除胸粘連烙斷手術術中行冰凍切片病理檢查顯示為惡性腫瘤。. 隨後,A醫院對二醫院提取的樣本做 ...

  7. 2018年8月17日 · 食管胃黏膜異位症 (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esophagus)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胚胎殘餘病變,可發生於食管的任何部位, 以食管上1/3 段多見,近環咽肌水準。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大多認為與先天發育異常有關。 在胚芽時,食管表面被覆柱狀上皮由復層鱗狀上皮替換,如果此替換過程不完全可造成胚胎性胃黏膜殘留於食管,而發生食管胃黏膜異位。 本病患者常同時合併有胃酸過度分泌的疾病,且Barrett 食管的患病率明顯增高,因此,食管胃黏膜異位可能是一種雙重病因的疾病在潛在的先天胚胎髮育異常的基礎上由合併後天酸反流刺激等因素所造成。 近年來,隨著電子胃鏡廣泛普及及檢查和治療技術的提高,發現本病病例有所增加,國內外報導內鏡檢出率4.9%~1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