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地震發生時要先打開大門?正確觀念:若發生會讓家中大門變形的地震,這時為了要去開門,反而可能會因劇烈搖晃而讓自己容易受傷;因此,應等地震搖晃停止後,再來檢查家中水管、瓦斯管線、電線、房屋是否受損。
    • 地震發生時關閉火源及瓦斯?正確觀念:地震時,除非是恰好在爐火旁亨煮食物,可隨手關閉爐火,否則是不建議在地震當下,前往關閉火源和瓦斯。
    • 地震發生時,注意頭頂上方有無掉落物可能,環顧所處空間牆壁、天花板、樑柱,檢查有無龜裂?正確觀念:日本建築學會「阪神淡路大震災-住宅內部被害調查報告書」指出,阪神淡路大地震受傷人數中,有46%受到家具翻倒、掉落或移動而受傷;故平時應該和家人一起檢查居家空間是否安全,家具是否妥適固定,等地震來臨時,才能有效減少受傷的機會。
    • 地震發生時,千萬別往外跑(除非你身處一樓),若你所處位置在透天住家,應往頂樓跑?正確觀念:在地震發生搖晃時,無論在任何樓層,都不建議往外奔跑之避難行為,因為有可能因劇烈晃動而跌倒、或遭掉落物品擊中而受傷。
  1. 2024年4月3日 · 台灣發生強烈地震,截至3日傍晚,造成至少9死、近千人受傷。重災區花蓮,有大樓嚴重傾斜,民眾失蹤,人員搶救中。英美等外媒關注台灣今次的地震,大多以「台灣25年來最強地震」作主要標題,除傷亡破壞外,外媒還關注台灣社會對救災的反應速度。

  2. 2024年4月3日 · 今(3)早7時58分花蓮近海發生規模7.2地震,全台包含離島皆有感搖晃。 各地陸續傳出災情,其中以花蓮縣災情較多,如花蓮市區中山路重慶路口的一棟房屋傾斜、濱街與康樂街口也見一棟房屋傾斜;台北市則有立法院濟南路康園餐廳出入口周邊建築磁磚碎裂掉 ...

    • 地震逐年變化的週期關係
    • 大規模地震可能影響地球自轉速率
    • 關於地震研究的實質意義

    的確,綜觀全球歷史強震(規模7.0以上)的逐年變化統計,可發現某些年分區間地震確實較為密集,如圖一為1900~1989年發生規模7.0以上地震的統計圖,圖中顯示平均每年約有17個規模大於7.0的地震,而其分佈的位置大略顯示其有某種週期關係。 與地球地震活動的時間尺度相比,統計時間還是相當短,難以論斷週期性行為,而筆者進一步將地震的分析統計推衍至2017年,如圖二,可見此規律到了近期趨勢似乎稍有變化,故筆者認為相關文章描述的地震活動與地球自轉變化之關係,從直觀的數據來看尚難以論斷,或許需以更精確的方式分析。 本研究者受訪時也指出,造成地球自轉速度變化的原因,或許是自轉變化與地震活動的影響機制,有待後續研究。不過,比起許多漫無目的與缺乏科學方法的地震預測而言,此篇研究立基於科學觀測與推論,不失為...

    在地球自轉的變化裡,這則報導中所謂的「地球自轉速度變化」改變十分微小,一年僅累積數毫秒(1毫秒=0.001秒)的變化,儘管如此、隨著時間累積,或許這些微小變化會讓板塊運動的速率產生些微增減。然相較於每年移動數公分的板塊,兩種運動的尺度相比,自轉速度的微小變化在板塊運動上的貢獻程度似乎很小。換個度思考,是不是只要有這麼微小的變化,就能撼動某些位於臨界點上的孕震構造? 當然,此想法目前仍難以證明。另外,目前科學家也已經發現,大規模地震確實也會影響地球自轉的速率,並且讓自轉軸偏移,以最近一次2011年日本311地震為例,震後「加速」了自轉,讓一天的長度減慢了1.6微秒(1微秒=0.001毫秒)。雖從數值可見其影響之小,然一旦考量經年累月的地震活動,會讓事情變得複雜:或許地震行為可能受地球自轉影響,...

    地震本身就是對人類生命威脅甚大的自然現象,正所謂人命關天、這項研究的目的也並非要指出未來地震的確切位置,而是告訴我們,若依研究者的觀察與理論,明年的強震在某些地方將可能變得更頻繁。就如相關地震預測的研究,以科學角度來看,此相關議題皆值得持續分析研究。 但我們真正面臨的挑戰不是地震預測、而是應對方式,因為就算成功預測地震,若無相關的防災意識、地震還是會帶來災害。因此,地震防災研究與推廣是比地震預測更迫切且實際的一項工作,像是如何將科學數據,轉換成應用的成果。若地震預測無法具有效性,筆者認為以相關數據分析短、中、長期地震活動機率及其衝擊,會是更有效且重要的作法。試想,假如沒有這個研究報導,我們就不用擔心地震了嗎?實際上地震的風險時時刻刻都存在。秉持趨吉避凶的人性本能,既然地震威脅一直存在,無論這...

  3. 2018年2月27日 · 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王怡仁說,雲門翠堤大樓(簡稱:雲翠大樓)在地震發生8秒就潰散性破壞,讓「漂亮生活旅店」員工及投宿旅客14人毫無逃生機會,劉英麟建造過程有疏失,今天依涉嫌業務過失致死等罪嫌向法院聲押,法官裁定羈押禁見。

  4. 2016年3月3日 · 央廣報導,台灣位處地震帶,經常遭受地震襲擊,科技部收集921大地震後的所有地震資訊與斷層探測結果,推估台灣未來50年不同地區的烈震機率。 根據結果顯示,花東地區和西半部斷層帶,如桃園、苗栗、台中、雲林、嘉義和台南,未來50年有機會發生 ...

  5. 2016年2月15日 · 聯合報導,氣象局指出,目前與民間廠商共同開發出「地震防災救援」、「EEW地震速報」、「台灣地震預警系統」、「KNY台灣天氣.地震速報」等四款App,供民眾免費下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