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逐一檢視各大醫學系在「個人申請」、「繁星推薦」的學測級分在甄選成績比重的占比,最多僅40%,台大醫學系個人申請錄取的學測級分比例甚至為「0」。如此訂定入學標準的背後思維,即是學測級分代表高中學力達標的基本門檻。 學測只是資格考

  2. 關鍵字: 台大五冠王 、 城鄉差距 、 放榜 、 終結放榜新聞 、 學測. 賴彥丞. 這次的學測放榜報導很不一樣,大批滿級分學生的「造神」洗版新聞少了許多。

  3. 今年指考放榜,招生有缺額的大學高達23所、總人數有2933人。. 少子化的衝擊,已經從中小學減班、減校,向上提升到大學招生不足。. 未來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們,不僅擔心大學學歷貶值,更憂心選到可能倒閉退場的大學校系該怎麼辦?. 根據教育部預估 ...

  4. 相較過去習以「分數」論高低的大學招生方式,繁星錄取的首要條件,比的是高中三年的「全校排名」,其次才是「學測級分」,於是繁星成了「鄉下狀元」考上名牌大學

  5. 一般來說,美國的大學申請分兩階段,一個是在十一月初截止的提早申請(Early Decision/Early Action),其結果於十二月中旬放榜;另一個則是在十二月底、一月初截止的正常申請(Regular Decision),其結果於三月底發布。 大家可能好奇,美國高中生若透過提早申請,順利被錄取後,那其後不也是有大半年的時間打混? 這樣的質疑,算對但也不太對。 確實,「偷懶高三生」(Senioritis)的現象常在同儕間被揶揄。 不過,大學會要求這群被提早錄取的學生們,最終的學期成績不得低於某項標準,意即若「偷懶」到太離譜,大學可是有權撤銷錄取。 設下類似「防護機制」,稍具威嚇作用,是台灣的大學可針對持學測申請管道錄取的學生們,所採取的措施。

  6. 頂尖大學們想要的是全球或區域大學評比的排行,於是商業評鑑機構為了滿足大學展現頂尖排名的需求,除了綜合的學校排名外,同時也增加了諸如最佳亞洲大學排名、理工大學排名等五花八門的排行榜,因應不同類型大學爭取排名往前上升的迫切感。

  7. 教育文化. 魏佳卉. 發佈於 6 月 9, 2016. 大學推甄1994年開辦,那年應屆考上大學日間部的台灣18歲少年,僅佔同齡人口13%左右;2016年大學多元入學制度推動22年,這年全台大學提供的日間部四年制學制招生名額,可以滿足超過78%的18歲少年,成為大學新鮮人的目標。 少子化和大學擴張,是造成台灣大學新鮮人爆炸性成長的兩大推力。 1994年高中應屆畢業生,出生於1976龍年,那年台灣新生兒超過42.5萬人;2016年考大學的虎寶寶出生於1998年,當年只有27萬名小嬰兒出生,育齡婦女平均只有1.465個小孩,台灣確定被列入低生育率國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