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5日 · 本文分享10大節稅方法你整理省稅祕笈。 申報綜合所得稅時,納稅義務人在意的是如何有效地合法節稅,省下更多錢。 單身小資族、退休族、高所得者如何節稅?

  3. 2023年5月6日 · 可以怎麼節稅? 我們就來深入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2023年所得稅 免稅額扣除額一次看. 今年的所得稅計稅基礎,首先在扣除項目,必須先認識一個名詞叫做「所得總額」,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年收入多少,以一般上班族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最基本的12個月,再加上所有獎金,包含了年終和三節。 但一樣的所得,每個人的收入來源都不太一樣,生活負擔和個人條件也不一樣,課稅的基礎當然就不一樣,所以在報稅的時候,就有各種可以扣除的項目,讓我們把這些成本扣掉之後,最後得到一個所得淨額,才是課徵所得稅的依據。 也就是說當我們報稅的時候,可以適用的扣除項目越多、金額越高,最後要課稅的金額也就越少。 所得總額-扣除項目=所得淨額.

  4. 2023年4月23日 · 由於物價上漲,今年報稅所得稅免稅額及各項扣除額再加上稅率級距都有調高,讓全民減稅更有感省! 到底有哪些新制方案呢?報稅需要注意的細節是什麼? 報稅一定要看! 2023年報新措施全攻略. 小資女帶你快速了解2023報稅新制、改制之後所得稅怎麼算?基本生活費是什麼?差額算法? 最新所得稅級距、一次搞懂免稅額及標準/列舉/特別扣除額,報稅試算方法、2023報稅ptt和dcard心得. 扶養親屬的條件、扶養親屬的報稅優惠、年收入多少不用繳稅? 以及如何節稅的小技巧,這篇2023報稅懶人包讓你輕鬆掌握報稅的要點!! 最後更新日期:2023/4/23. 【2023報稅新制7大重點懶人包】綜合所得稅怎麼算與節稅小技巧. [lwptoc toggle=”0″] 文章快速導覽.

    • 善用夫妻各類所得分開計稅
    • 薪資所得擇優選擇定額或核實減除
    • 調整收入實現時點
    • 自提勞工退休金
    • 轉換所得類別
    • 善用盈虧互抵

    過去,因為綜合所得稅申報要求將夫妻所得合併計稅或薪資所得分開計稅,這樣一來結婚後雙方合計的所得額因為被另一半加總後墊高,不得不適用更高的稅率級距。103年起綜合所得稅允許夫妻各類所得分開計稅,對納稅義務人來說又多了一個節稅的空間。 在計算各類所得「分開計稅者」之應納稅額時,應減除該各類所得「分開計稅者」的免稅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其他符合規定的免稅額和扣除額一律由「未分開計稅者」申報減除。 另外,和薪資所得分開計算時相同,未成年子女的所得額、免稅額、扣除額也要算在未分開計稅者的部分。 在各類所得分開計算時,須注意兩點: 1. 個人財產交易損失扣除額只能減除個人的所得,不得減除他人的財產交易所得。 例如:丈夫當年度有財產交易所得...

    納稅義務人於申報綜合所得稅時,薪資所得者不分行業類別,均可選擇減除定額之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或核實減除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上工具支出等三項必要費用。那麼薪資所得者該如何選擇較有利呢? 原則上,年度薪資收入總額在222萬元以下者,建議直接選擇定額20萬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由於三項必要費用均有限額3%,222萬的9%(3%×3)為19.98萬仍小於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且選擇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不必檢附憑證供國稅局查核認定,故年度薪資收入總額在222萬元者應選擇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較有利。 至於年度薪資收入總額在223萬元以上者,是否選擇核實減除較有利呢?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三項必要費用的適用規定較嚴格,以與提供勞務直接相關且由所得人實際負擔之必要費用為限(與職務上或工作上取得薪...

    個人綜合所得稅是採「現金收付制」,即按照現金收支的時點來判定所得及費用歸屬年度。同時,綜合所得稅是採累進稅率,可以透過調整收入實現的時間點,讓所得實現在稅率較低的年度來節稅。 例如:房東可以提早或延後收租金的時點。此外,財產交易損失扣除額有一定的時效,當年度無財產交易所得可扣除或扣除不足者,只能在以後3年度之財產交易所得扣除,如果時效即將屆滿,也可以選擇提前出售財產,實現財產交易所得。

    很多人只記得雇主必須提撥6%勞工退休金,但卻忘了或根本不知道,其實勞工自己也能自願提撥最高6%薪資至勞工退休金帳戶。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有幾個節稅的效益: 第一,勞退自提的部分,當年度不用課稅,可以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直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需併入退職所得課稅。 第二,分年領取退職所得每年在81.4萬以下免稅,遠高於薪資所得扣除額,遞延課稅其實有可能根本課不到稅;最後,若是退職所得仍須課稅,退休後收入往往較在職時低,可能適用較低的綜合所得稅率。 愈是高所得的高薪白領,適用的綜所稅率愈高,選擇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的節稅效益愈大。

    儘管目前薪資所得者除選擇薪資所得扣除額定額減除外,亦可選擇特定費用核實自薪資收入中減除,但特定費用僅限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上工具支出等三項支出且均有限額。 此外,多數受薪階級的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上工具支出金額通常都不高,可能三項金額加總仍低於薪資所得扣除額。 執行業務者或公司的收入,均可減除成本及必要費用後計算所得額,或採定率減除的方式計算所得額。 當你在業界累積一定名聲,收入較高時,就可以考慮轉換跑道自己接案子賺取執行業務所得或者開公司賺取營利所得。 此外,投資股票的股利所得為應稅所得,也可以考慮透過除權息前賣出,除權息後買回,將應稅的股利所得轉換為免稅的證券交易所得。

    談到綜合所得稅的「盈虧互抵」,多數人第一個會聯想到「財產交易所得」。 在綜合所得稅或最低稅負制規定中,財產交易若有損失都可以在當年度申報的財產交易所得中扣除。只是前者的財產交易損失若當年度沒用完,還可以扣除未來3年的財產交易所得;但後者的海外財產交易損失,就僅限於扣除當年度的海外財產交易所得。 除了財產交易所得之外,如果一個申報戶中的夫妻都是具有專門職業,其中一人當年度有虧損,也可以用來扣除同一年度另一人的所得。 不過有些條件限制,用以下案例來說明: 總結而言,兩人所得類別必須相同。而且適用盈虧互抵的情況對帳務的要求較高,皆應依規定設帳,詳細記載業務收支項目,業務支出應取得確實憑證,帳簿及憑證最少應保存5年,以供稽徵機關查核認定。

  5. 2022年3月27日 · 高所得者如何節稅? 8.延伸閱讀. 1.綜所稅的結構. 我們先看一下下圖的綜所稅結構,從綜合所得總額開始,扣掉免稅額、扣除額,得出所得淨額。 再對應不同級距,課以不同的稅率。 不知道大家覺得該從哪邊下手? 所得總額? 免稅額? 稅率? 2.綜所稅節稅方法. 從上面綜所稅計算公式觀察,其實節稅策略方向很簡單,但是就是因為太簡單、太樸素了,大家反而忽略了它,其實高所得者的綜所稅節稅方法,可以總結成三句話: 請大家跟我念一遍: 1.降低所得總額. 2.善用海外所得額度. 3.盡量提高扣除額. 綜合所得總額係由十大類所得組成,我們先來看一下有哪些: 3.常見帶來重稅之所得. 十大類所得當中,常見造成大家沉重稅負的兇手可能是 高額的股利所得、租賃所得或利息所得 。

  6. 以綜合所得稅為例,最常見的節稅方式不外乎降低課稅所得提高免稅額和扣除額等。 那究竟節稅是什麼? 要怎麼節稅? 以下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 節稅是什麼? 節稅(Tax Mitigation)指的是在合乎稅法的前提下,透過不同業為的選擇,來達到減輕稅負或不必納稅的目的。 不同於逃稅與避稅,節稅是稅法本來就規定的選擇途徑,因此也是最安全的一種方式,換句話說,節稅其實是法律所保障、允許的行為,甚至國家的稅捐機關還會主動向民眾宣導如何節稅。 稅的種類? 每年要繳哪些稅? 在看到實際的節稅方法前,當然要先對「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下根據徵收機關的不同,可以將台灣的稅務分成兩類: 台灣人民一般每年要繳的稅捐依序有: 4 月份要繳自用車輛的 使用牌照稅. 5 月份要申報繳納 綜合所得稅及 繳 房屋稅.

  7. Money101. 在繳稅的時候,除了基本的免稅額、特別列舉扣除額之外,還有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報稅人可以選較有利的一般扣除額,但你知道列舉扣除額有什麼「列舉項目」嗎?. 列舉扣除額看起來很複雜,選擇這個扣除額申報似乎也很麻煩,但其實比想像中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