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央行:升息循環(2024年3月)
    • 央行: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2023年9月)
    • 財政部:房地合一2.0與重購退稅(2021年7月)
    • 打房!打房?打炒房成效到底如何?

    為配合打炒房政策,將熱錢從房市中引出,央行從去年(2022)第1季開始,罕見出現連5季共計3碼(0.75%)的升息,也讓房貸利率正式回歸2%年代。雖然為了避免市場過度緊縮,2023年9月及12月均未升息,存款準備率也未調升;但在2024年3月,央行卻重磅拋出升息半碼(0.125%)的決策,期能抑制國內通膨的預期心理。 目前(2023年9月)央行各項公告利率如下: 1. 重貼現率:2% 2. 擔保放款融通利率:2.375% 3. 短期融通利率:4.25% 4. 活期存款準備率:10.275% 5. 活期儲蓄存款準備率:6.000% 6. 定期儲蓄存款準備率:4.500% 7. 定期存款準備率:5.500%

    如同大眾所預期的,央行於2023年9月召開理監事會議後,二度宣布暫不升息,自2022年3月起啟動的打炒房升息循環,暫時劃下了休止符。但是同時間,央行卻出乎意料地祭出了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主要針對「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打出新的緊縮限制。第五波信用管制內容包括:

    我們可以將房地合一2.0和重購退稅新制,視為財政部的系列打炒房手段。房地合一2.0的主要目的,是以稅率制衡房屋短期買賣的自由度,並墊高投資客的炒房成本,讓房市的主要買盤,重回有剛性需求的自住客群身上。而重購退稅新制,則可視為避免錯殺自住客所提出的相應配套措施,期待能將自住客群的衝擊減到最低。

    打炒房,到底有沒有打對人?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為自住客習慣多方比較產品,猶豫期較長,結果被投資客搶先掃盤入袋而錯失先機,最終還要加價才能買到相對合適的房屋,來來往往就墊高了房價。但是影響房價的關鍵因素,實際上只有炒作這麼單純嗎?單靠打炒房,能夠扭轉現狀嗎? 以新建房屋來說,土地稀缺、勞工短缺、疫後建材成本飛漲、政策間接造成的行政虛耗,才是新成屋價格難降的根本原因;而以中古二手屋來說,基本上只有房地合一2.0能夠制衡買低賣高的行為、達成打炒房的效益,但是一般屋主多會續抱觀望態度,若非急缺資金絕不可能降價出售,買賣方的動態賽局結構是難以被打破的。 即便打炒房成功讓短期或成本較小的投資客退出市場,房市高房價、自住客剛需無法滿足的核心問題仍然沒有受到解決。透過重稅、政策限縮打炒房的結...

  2. 2022年5月25日 · 政府打房政策有哪些?對於打炒房有幫助的政府部門主要有5大單位:國發會內政部財政部中央銀行金管會。 近期出手最頻繁的央行打炒房政策如下: 1. 央行第1波打炒房(2020年12月) 2. 央行第2波打炒房(2021年3月) 3. 央行第3波打炒房(2021年9

  3. 2020年12月11日 · 今(2020)年以來,台灣市受惠防疫佳、台商回流、史上最低貸利率等三大因素,市景氣擴張力道亦趨強勁之際,央行卻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 台灣央行打房是真是假,市熱絡景氣難道曇花一現?

    • 打房政策內容1
    • 打房政策內容2
    • 打房政策內容3
    • 打房政策內容4
    • 打房政策內容5
  4. 2023年1月11日 · 先前政府跨部會連祭7大打房措施下,房巿已然冷卻,但這次通過的政策才真正嚴重,業者預估中小建商會倒一片,全台建商家數也將由目前的1萬多 ...

    • 2 分鐘
  5. 2021年12月16日 · 央行第4波打炒房 自然人第3戶以上限貸4成17日起實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6日電)儘管政府各部會齊力祭出打炒房措施,房地產市況依舊火熱 ...

  6. 2023年6月26日 · 內政部今日公布的6項即將上路的新政策或措施,包括,「平均地權條例」打擊投機炒作措施,自112年7月1日施行,具體內容包括限制換約轉售,管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