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治失眠科學中藥 相關

    廣告
  2. 來自日本三得利明星助眠商品「芝麻明」,幫助你解救睡眠困擾,有好的睡眠讓你內外兼顧、神清氣爽. 日本三得利30年研究,幫助入睡「芝麻明系列商品」,讓您睡得好精神佳,散發青春健康好氣色!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9年5月6日 · 中醫師改給予服用科學中藥,吃了2個月中藥,患者失眠症有效改善,不必再吃中、西藥能夜夜好眠。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曾碩平指出,造成睡眠障礙因素很多,從簡單的時差、易惡夢,到複雜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至較少聽聞的「不寧腿症候群」,其中還會因各種疾病、藥物、飲食、生活作息、環境而影響睡眠狀況,往往患者未必僅單一因素造成睡眠障礙,因此,可尋求中、西醫師做完整的睡眠評估,如安排睡眠檢查、找出病因,再給予適當建議或治療。 儘管許多病情較嚴重的病患仍需要中、西醫相互配合才能改善病況,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證實針灸和中藥調理能改善各種不同原因的睡眠障礙。

  3. 2016年11月23日 · 下面是失眠君收集很久的失眠中藥名單,記得收藏哦! 1、天王補心丹陰虛血少明顯的失眠適用。 因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僅失眠,健忘,心裡一陣陣發慌,且手腳心發熱、舌頭紅、舌尖生瘡,這個藥補的作用更大一些。

  4. 2024年5月15日 ·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失眠算是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的因素之一,失眠大致上能分為5種常見類型。 以下由好眠門診邱馨卉中醫師來分享中醫如何治療失眠類型!

    • 外感傷寒後遺症:陰氣旺盛陽不入陰、脾胃虛寒
    • 上虛下實:陽虛現象的延伸
    • 長期熬夜出現鐵三角經絡型態
    • 鐵三角變化型:肝胃不和、肝膽鬱熱、熱擾胸膈
    • 思慮過多心脾兩虛、胸部瘀阻
    • 心腎不交、心火旺盛
    • 改善上實下虛的失眠最難,其實也最簡單!

    中醫《傷寒論》是千古以來治療「外感傷寒」的專書,裡面有多處提到「不得眠」的症狀,這可以說是感冒所遺留下的後遺症。 果不出其然,從2019年開始全球新冠疫情之後,全球上億人感冒,最常見的後遺症就是失眠。許多人形容「明明就已經很累很累,可是就是睡不著」,這其實可以運用陰陽理論來解釋。 「陰陽」是中醫學裡最核心的理論,可以說整套中醫學都是運用陰陽學說所建構出來的。《黃帝內經》亦提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何氣使然?…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 當代名醫張賜興中醫師曾說:「白天屬陽,夜晚屬陰,陰陽氣通就可安然入眠。」陽氣只要一入陰經,人就想睡覺。出離陰經的一瞬間,人就會醒來,體內陰陽如果不協調,「陽不入陰」就是造成現代人...

    這種體內陽虛所造成的失眠,會出現這各種變化型,最常見的就是「寒性陽虛體質」的變化型,有一種看起來不是陽虛體質,本質上卻是它的變化型,那就是上虛下實經絡型態,有一定比例的失眠者就是出現這種經絡現象。 從下面「上虛下實」的組成可以清楚發現,這是由手三陽經虛證所組成,這就是典型陽虛的現象,從經絡的運行路線看來,可以說是整個腹部寒氣滿滿,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整個胸部也阻塞了,就會形成上虛下實經絡型態。 在2022年5月時,有一位長期失眠的會員,在經過數次經絡檢測之後,發現自己呈現「上虛下實」的經絡型態,由於這種型態在夏天出現的機率很低,因為夏天時陽經能量是強旺的,所以幾乎可以推斷她一年四季就是這種經絡現象,未來有待持續觀察。 雲端中醫有不少文章,就是專門探討現代人胸部氣血經常瘀阻,甚至導致「上虛下實」...

    以上探討的是單純因為感冒後遺症所造成的失眠,這只是其中一種機率較高的原因。另一種原因也是常見的,那就是因為長期熬夜晚睡,之後所產生的一系列體內「陰虛火熱」的現象。 在雲端中醫多數會員的長期觀察後發現,原來失眠是一種惡性循環的過程。在發生失眠以前總不喜歡睡覺,當夜貓子晚上熬夜工作、看電影或娛樂跑趴,為了讓自己在晚上可以看起來精神奕奕,愛喝咖啡、酒精…等等這類可以讓自己興奮的飲料。 這些人多年下來每天一定要把自己搞的很累,一定要撐到最後一刻感到不行了才會入睡。如果幫這樣的人檢測經絡,大多數都會出現像下圖的經絡圖,這種經絡圖就像是一種「作繭」的程序,一旦穩定出現這種「鐵三角經絡型態」,真的就別想睡了,因此也可以說是「自縛」。 雲端中醫某位女性會員約47歲,她之所以開始研究經絡,主因就是長期失眠,當...

    延續上一個案例,這位女性會員的失眠非常嚴重,從2021 年1月開始,已經整整四個月每天晚上都睡不著,這個狀況一直持續到2022年2月整整一年。真正屬於她的經絡型態,是以三條經絡為主的變化型,必須掌握4個重點: 1. 心經與心包經出現虛證,經常有胸痛、胸悶現象 2. 三焦經與大腸經實證,代表體內累積龐大的火氣,熱到睡不著。 3. 肝經實證、脾經與膀胱經虛證,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作繭自縛經絡型態。 4. 肝經與胃經實證,有肝胃不協調的現象,經常也會伴隨膽經實證的熱證。 除了她之外, 之前也有一些其他會員分享類似經絡現象,這種經絡型態的常見症狀是:很容易生氣、急躁不耐煩、夜間多夢、身體感到發熱難耐、常常感到口渴、嘴裡苦苦、酸酸的(胃酸)、肋痛、頭暈、耳鳴、頭脹、胸悶胸痛、肚子容易餓、肚子胃腸脹氣、消化...

    上面提到寒熱的問題,接下來探討「思慮」問題。中醫常說「思傷脾」,經常思慮過多的人脾會不好,造成脾虛。 傳統中醫認為,當一個人脾氣虛弱時,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血不養心,心血不足時容易出現心神不安,出現所謂的心脾兩虛。 常見症狀是:失眠、多夢易醒、面色蒼白、疲倦無力、氣短懶言、心悸、健忘,食慾不佳、大便溏瀉、舌淡苔薄、脈細而弱。 而今,運用經絡檢測可以清楚驗證這個現象,雲端中醫開發團隊就是一群整天用腦的人組成,其中某位軟體工程師每天用腦超過10個小時,當他累積一年半超過200次經絡數據之後,畫成一張圖,就是脾經虛證。 這種經絡型態如果再加上「久坐」且「思慮用腦過多」,就很容易出現類似於「心脾兩虛」的經絡現象。常用腦的工程師幾乎清一色都是屬於這種經絡型態,因此像下面這種的經絡圖可以輕易地從他們身上取...

    當代名醫陳潮宗曾經說:「失眠問題在於心」,因此中醫有許多診斷失眠證型都與心相關,例如:「心陰不足」、「心腎不交」、「心火亢盛」…等等,似乎都指出失眠與「心系臟腑」(心臟、心包、心經、心包經)有關係。 傳統中醫認為,當一個人體內心火旺盛時,心神不守,容易出現失眠多夢、胸中煩熱、心悸、面紅口苦、口渴口乾、口舌生瘡,舌尖紅,脈數有力。由於心火會移熱於小腸,所以小便短赤,疼痛滯澀。 這個心火旺盛,常常是因為體內的腎水不足所造成,腎陰不能上濟於心,心火獨亢於上,不能下交於腎,心腎水火不能相濟,因此又稱為「心腎不交」。 體內腎陰不足時,也會造成火旺就是基於同樣原理,症狀是:頭暈、耳鳴、潮熱盜汗、手心腳心煩熱、健忘多夢、腰膝痠軟、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 這種抽象的理論,其實可以透過經絡數據來加以證明,從...

    最後要提到的經絡型態是失眠的原因,也是結果,所以是最難改善的一種造成失眠的經絡型態,尤其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 現代醫學發現,年紀愈大愈容易出現失眠的困擾!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運用經絡檢測可以提出再清楚不過的數值與圖像,如果說最難治的失眠是哪一種?答案就是「上實下虛」的經絡型態。 這種經絡氣血狀態永遠存在上半身,晚上睡覺時,腦子就算要關門打烊也關不掉,整個晚上經常是數羊數到精疲力竭了,才會投降睡著!事實上,這種經絡型態就是從上面每一種經絡型態所逐漸演變而來的。 多數人的失眠,如果找不到原因時,多半是屬於這一種,而這一種失眠雖然最難治,其實也最好治。因為氣血過度集中在上半身,任何人只要有能力將氣血往下導引,瞬間就會睡著,所以其實也是最簡單的! 改善氣血往上集中的方法其實很多,有些會員也透過實驗發現...

  5. 2024年5月5日 · 本文 從君藥角度將古今臨床常用失眠方總計分為10大類, 涉方28首;同時歸納總結了每一類方劑的病機特點、使用指征、代表方劑及用方要點。 失眠是臨床常見病症。長期失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 可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精神神經系統異常及惡性腫瘤等多種嚴重疾病。西醫安眠藥種類多、見效快, 但易產生依賴性, 且有程度不同的不良反應。所以臨床求助於中醫藥療法的患者不少。中醫學對於失眠有較深入的認識, 早在東漢時期的《黃帝內經》便有相關論述, 歷代醫家 (自漢至清代) 總結出效驗方劑 (據不完全統計) 有300多首。臨床若選用得當, 確實療效顯著, 且其中所反映出的識病思想與治療思路更是值得後人好好借鑒學習。

  6. 2024年1月25日 · 帶心蓮子湯:專心火熾盛型失眠,可降心火改善睡眠. 桂圓茶:以龍眼乾煮成茶飲,適合氣虛和虛寒型之失眠. 失眠自我按摩法. 用十指彎曲成梳子狀,由前往後梳抹至頸椎. 入睡前適度按壓手神門穴或是耳神門穴,每次力道均以感到微脹痛為宜. 失眠中藥泡浴.

  7. 2020年10月23日 · 中醫治療失眠的特色在於辨證論治,也就是依照患者臨床表現區分不同失眠證型,明辨出主要失調臟腑,給予相對應的中藥治療,常見失眠類型為 (1) 心脾兩虛:症見眠淺易醒,多夢,醒後難入眠,神疲健忘,飲食減少,腹瀉便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