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王戎介紹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temu.com

    Come and check 戎 at a low price, you'd never want to miss it. Browse thousands of brands and find deals on 戎 at Temu®, Shop Now.

搜尋結果

      • 王戎 (234年 - 305年),字 濬沖 ,小字 阿戎 ,琅邪臨沂(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北)人。 西晉 大臣,官至司徒,封安豐侯,人稱 王安豐 。 生於 魏 青龍二年(234年),卒於 晉 永興二年(305年),出自魏晉高門士族琅邪王氏,為幽州刺史王雄之孫,涼州刺史王渾之子,司徒王衍之堂兄,且與 太保 王祥 同宗。 王是「竹林七賢」中最年少的一位。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竹林七賢之王戎 本篇主人公是竹林七賢之中的王戎。他是一個優秀的文人,也是竹林七賢中少有的仕途有成之人。雖說今天要介紹他奇葩的一面,但未免偏頗,我們先從他的生平來了解一下王戎其人(以下絕大部分內容出自《晉書·王戎傳》)

  3. 景元四年(263年),鍾會、鄧艾等率軍伐蜀,鍾會在出師前過往與王戎道別,詢問王戎有什麼滅蜀的計策。王戎說:「道家有句話叫『為而不恃』,成功並不難,保持成果就難了。」次年,鍾會叛亂失敗被殺,大家都認為王戎有見識。

  4. 2020年3月24日 · 王戎,字濬沖,出身於琅琊王氏,長於清談和品鑑人物,是西晉時的名士和高官,享年72歲,是「竹林七賢」中壽命最長之人。 在筆者看來,王戎是一個把自己的人生格局越活越小的人,渺小如草木,都不會放棄對於光的追逐,人就更不應該輕棄自己,只想著與世浮沉,昏然一生。 1.同樣的李子,不一樣的王戎. 講王戎的故事,就離不開李子。 王戎小時候曾和夥伴們在路邊玩耍,見道旁有一顆結滿了李子的李子樹,其他人爭相去摘,只有王戎靜靜觀察,動也不動,旁人問他為何不去摘李子,答曰:「 此樹在道旁而多果實,果實必定是苦的 。 」旁人食之,果然如其所料。

  5. 王戎簡介 王戎(234 305),字濬沖,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西晉大臣,「竹林七賢」之一。幼穎悟,神采秀徹。善清談,與阮籍、嵇康等為竹林之遊,戎嘗後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他是「七賢」中最庸俗的一位。

    • 概览
    • 人物生平
    • 历史评价
    • 轶事典故
    • 人际关系

    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展开14个同名词条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祖父为三国魏幽州刺史王雄,曹魏凉州刺史王浑的儿子。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自少神采秀美,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以聪颖知名,为父辈好友、名士阮籍器重,后人视之为玄学名士。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大将军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参与晋灭吴之战。战后以功进封安丰县侯,故人称“王安丰”。治理荆州时,他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后历任侍中、光禄勋、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位列三公。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时,王戎被牵连免官。之后被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右将军张方劫持晋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郏县。

    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去世,时年七十二,谥号为“元”。

    早而夙慧

    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 王戎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世说新语·雅量》记载王戎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果实必定是苦的。”验证之后,果然如此。 此事刘孝标注引《高士传》即已记载,它源自佛经故事,比如《本生经·愿望品》中的《果子本生因缘》,后人将它附会在王戎身上,并被史家采信,从而完成了从故事传说到历史事实的转变。

    清识所赏

    王戎与王浑的朋友、年长其二十四岁的阮籍交好。时阮籍与王浑同任尚书郎,每造访王浑时,与王浑见一面就离去,和王戎交谈,很久才出来。便对王浑说:“濬冲清虚可赏,和你不是一类人。与你说话,不如与阿戎说。”王浑去世后,他的故吏赠钱百万助丧,王戎辞而不受,因此而显名。 王戎身材短小,性格坦率而不注重仪表,为人健谈,善于提出话题,并能抓住谈话的要领。一次,众名士一起到洛水边游玩,回来的时候,乐广问王济:“今天玩得高兴吗?”王济说:“裴仆射(裴頠)擅长谈论名理,滔滔不绝,志趣高雅;张茂先(张华)谈《史记》、《汉书》,娓娓动听;王安丰(王戎)谈论季子(季札)、张子房(张良),也议论高超而玄妙。”王戎就是这样受到鉴识者的欣赏。 王戎曾与阮籍饮酒,当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座,阮籍因为酒少,不给刘昶斟酒,刘昶没有表现出遗憾的样子。王戎感到奇怪,隔日问阮籍说:“他是怎么样的人?”阮籍回答道:“胜过公荣的人,不能不和他一起饮酒;如果不如公荣,就不敢不一同饮酒;惟独公荣可以不和他一起饮酒。”王戎常与阮籍作竹林之游,王戎有一次曾经后到。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的兴致。”王戎笑着说:“你的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

    初入仕途

    吏部郎之职空缺时,司马昭向钟会询问吏部郎的人选。钟会说:“裴楷清明通达,王戎简要省约,都是吏部郎的人选。” 王戎最初世袭其父的爵位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仕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咸宁二年(276年),出任荆州刺史,因为派遣下属私建院宅被论罪,应该被罢免,武帝下诏允许赎罪处理。 咸宁四年(278年),改任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

    裴楷:戎眼灿灿,如岩下电。

    阮籍: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钟会: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王济:王戎谈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著。

    王繇:濬冲谲诈多端。

    戴逵: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

    识鉴过人

    景元四年(263年),钟会、邓艾等率军伐蜀,钟会在出师前过往与王戎道别,询问王戎有什么灭蜀的计策。王戎说:“道家有句话叫‘为而不恃’,成功并不难,保持成果就难了。”次年,钟会叛乱失败被杀,大家都认为王戎有见识。 王衍曾拒绝品评当时在琅邪作郡吏的孙秀,而王戎却劝王衍给孙秀好的品级。到司马伦、孙秀掌权时,杀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幸免。王戎厌恶族弟王敦,经常托病避而不见,后来王敦果然起兵造反。他的有先见之明到了如此境界。

    王戎死孝

    王戎在晋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中书令裴楷前往凭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而尚书和峤在同时遭母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卖李贪财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 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 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但有人认为这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晋武帝也曾以“不欲为异”为王戎辩解。 东晋人戴逵评论道:“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今人余嘉锡则认为,王戎天性鄙吝,戴逵所言,乃是出于“名士相为护惜”,“阿私所好,非公论也。”

    祖父:王雄

    父亲:王浑,曹魏凉州刺史

    从弟:王愔、王衍、王澄

    长子:王万,一作王绥,有美名,肥胖,十九岁卒。

    次子:王兴,庶出,戎所不齿,以从弟阳平太守愔子为嗣。

    女儿:王氏,裴頠之妻

  6. 王戎 (234年—305年7月11日), 字 濬沖,小字 阿戎, 琅邪 臨沂 (在今 山東省 臨沂市 北)人。. 西晉 大臣,官至 司徒,封安豐侯,人稱 王安豐。. 生於 魏 青龍 二年(234年),卒於 晉 永興 二年(305年),出自魏晉高門 士族 琅邪王氏,為 幽州 刺史 ...

  7. 王戎 (234年—305年7月11日), 字 濬沖 ,小字 阿戎 , 琅邪 臨沂 (在今 山東省 臨沂市 北)人。. 西晉 大臣,官至 司徒 ,封安豐侯,人稱 王安豐 。. 生於 魏 青龍 二年(234年),卒於 晉 永興 二年(305年),出自魏晉高門 士族 琅邪王氏 ,為 幽州 刺史 王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