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4日 · 環保團體表示,2020年製造業前十大碳排企業排碳量,就占了全台灣的百分之38%。其中,最大排碳源台石化,就排放了全國9.7%的溫室氣體,加上同為石化業的台、南亞、台化、中油、長春石化,六間石化業排碳大戶就占了全台灣21.8%的排碳量。

  2. 2017年1月30日 · 環保 環保署 空汙. 字級. 分享.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昀璇綜合報導.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日前揭露「台塑六輕25,000筆超標紀錄消失」事件,引起社會討論。 綠盟於2016年開始執行 「透明足跡計畫」 ,結果發現台塑六輕2016年度的排放數據,竟有超過25,000筆的超標紀錄,並累積至少262個必須開罰的違法事件。 但是,經核對後發現台塑六輕並未遭到開罰,甚至用不合常理的註記否定明確超標數據的有效性,凸顯政府對六輕的管制嚴重失靈。 對此,台塑回應,綠盟所提之「超標」數據是依法定期校正、定期維護所產生的數據,台塑依法標註為無效,且絕大部分低於管制標準。 綠盟則批評,每一次的「超標」都是對地方居民造成危害,無論是汙染源暫停運轉、設備故障或維修,都不應該是超標排放的「藉口」,而且也不該因此逃避罰則。

  3. 2022年7月28日 ·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彰化縣醫療界聯盟今28日召開記者會質疑台塑集團旗下台化彰化廠台塑石化三廠汽電共生等地下金雞母是否涉違法套利且指控台塑台電雙雙被環團抓包還在進口俄羅斯血煤另外還有燃料價格高漲汽電共生業者要求台電調漲收購價格經濟部長王美花表態將調整契約等問題環團表示已陳情監察院立法院盼雙院調查與持續監督。 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陳椒華、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蔡壁如、國民黨北市立委林奕華皆出席聲援。 陳椒華指出,台化紡織本業蕭條,靠燃煤汽電共生賣電,靠污染環境發大財,實不可取。 在環保減碳的國際趨勢下,我國產業應努力謀求升級,發展再生能源,增加屋頂光電、加強節電、降低電力需求、減少燃煤發電,降低碳排與污染。

  4. 2024年3月28日 · 李 映萱. 台塑生醫 回收 綠色循環經濟生態圈.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盛雯/台北報導. 台塑生醫近年積極延伸觸角,將對環境與社會的企業責任落實到轉投資的事業體上,多元佈局涵蓋水資源的高效再利用、煉油廢料處理、新能源回收、塑膠循環使用等,秉持著「會生產也要會回收」的理念,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堅持有效地保護環境、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為實踐循環經濟的價值,台塑生醫2007年轉投資虹京資源公司,看中麥寮煉油廠廢觸媒中蘊含的金屬價值。 廢觸媒經過回收處理後,其中的貴金屬可作為煉鋼源頭之原料使用,不僅免除了麥寮龐大廢觸媒的去化問題,也體現了循環經濟的價值,將以前需掩埋處理的廢觸媒做最大化的利用,並帶動全台廢觸媒的回收風氣。

  5. 2023年6月5日 · 分享.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李盛雯/台北報導. 6月5日是聯合國世界環境日,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50淨零碳排若沒有「行為改變」的公民參與,將難以達成。 呼應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beatplasticpollution,立法委員吳欣盈邀請了近20名跨黨派立委,還有台北市內湖南港議員陳宥丞及民間團體等,在立法院舉辦「低碳蔬食市集」,秉持「由公而私」精神,共同倡議「低碳蔬食愛地球」、「循環容器用起來」等。 立法院院長游錫堃指出,台灣是個海島國家,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氣候變遷挑戰,立法院今年1月10日三讀通過了《氣候變遷因應法》,與眾人一起為淨零生活及永續社會努力。

  6. 分享. 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獨家報導 記者翁雪婧/台北報導. 臺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以下稱中心)於113年2月2日舉辦「海龜守護者與大海共存」學生冬令營,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14項指標「永續海洋與保育」為主要議題,透過桌遊、海龜知識解說、海洋垃圾與環境影響討論、海廢回收物彩繪手作活動,引導學生體認減少海洋汙染、保護和恢復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實踐減行動,成為保護地球環境的未來公民。 中心邀請海湧工作室陳人平執行長帶領學生進行海洋保育減永續的概念建構,營隊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從桌遊體驗切入,使用《海洋拍拍》桌遊,以簡單的規則與海洋生物圖卡,讓學生在遊戲反應的過程中快速認識海洋生物的特徵與形態,建立學生與海洋生物與海洋環境的連結。

  7. 2017年1月31日 · 紐西蘭環境部長Nick Smith表示,紐西蘭的新政策只不過是國際社會為減少海洋中塑膠微粒所努力的一小部分,目前全世界每年使用的塑膠微粒已經逾1萬噸,塑膠微粒的污染是每個國家都要面對的問題。 反觀台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去年底也曾預告「限制含塑膠微粒(柔珠)之化粧品及個人清潔用品(含牙膏)製造、輸入及販賣」草案,表示將提前全面禁用塑膠柔珠政策時程,從原先訂出的2020年, 提早至2018年1月1日起國內不得製造及輸入、同年7月1日起不得販賣含塑膠柔珠的美妝及清潔用品,如臉部磨砂膏、去角質沐浴乳和牙膏等。 專家指出,個人護理產品中無法生物分解的塑膠微粒,可以使用天然的、可生物分解的材料取代,像是杏仁、椰子和核桃等堅果的穀物等,這些對環境和人類的健康都有好處,呼籲民眾能不用這類產品就盡量不要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