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直腸癌治療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9月14日 ·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CC)的一項小型免疫療法實驗,收治 12 名罹患第 2、3 期直腸癌並具微衛星不穩定性高表現的患者,在經過為期 6 個月的免疫治療後,全部患者體內的腫瘤都消失了,患者無須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癌症治療,包括手術、化

    • 放射線治療。對於中低位直腸癌的患者,若臨床評估有侵犯到腸壁漿膜層以上或局部淋巴結有轉移情況,會建議先安排術前放射治療並配合化學治療,以期降低術後局部復發的機會,更有大部份的患者可以達到縮小腫瘤體積的效果,而對於許多低位直腸癌的患者,更可藉由腫瘤體積縮小,增加手術安全距離,而做到肛門保留手術。
    • 化學治療。近20年來化療藥物以及標靶藥物的進步,臨床上許多第四期的病患經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後,轉移的病灶被治療控制穩定,而且如果腫瘤明顯縮小,更可進一步接受手術將原發及轉移病灶完整地切除。
    • 標靶藥物。會循著特有生物特徵直接進行攻擊癌細胞,具有高度的對象選擇性。
    • 微創手術。大腸直腸癌手術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手術器械的發展更新,已進入了內視鏡微創手術的時代,藉由高科技微創手術室設備器械,透過腹腔內視鏡高解析度的鏡頭,可以清楚的將大腸直腸腫瘤以及周圍局部的淋巴結定位並完整的切除,此外還可清楚的看到神經血管或其他重要器官(甚至是局部骨盆腔神經),可以在術中避免被傷害並予以保留。
  3. 2021年3月30日 · 一旦罹患大腸直腸癌,病人及家屬最想知道的是該怎麼治療? 手術、化療、放療該如何選擇、有何副作用? 何種情況能用標靶藥物治療? 復發率高嗎? 若已是末期,治療還有效嗎? 以下專訪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分享大腸直腸癌治療模式及醫療最新進展,以便積極地正確治療,提高存活率及生活品質。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許希賢表示,無論哪一期別的大腸直腸癌,手術都是治療首選,完全切除腫瘤細胞,才有根治機會,延續生命及生活品質,不過,不同期別的患者,除了手術外,還需視腫瘤位置、期別、病人身心現況,予以化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治療,同時要做基因檢測,提高藥物效用。 零期腸癌. 採大腸鏡切除.

    • 直腸癌治療1
    • 直腸癌治療2
    • 直腸癌治療3
    • 直腸癌治療4
    • 直腸癌治療5
    • 手術。不管病人處於大腸癌的哪一階段和分期,手術都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而依照癌細胞擴散的程度,施行的 手術也會有所不同,以下一一介紹。早期癌細胞(小)
    • 化學治療。使用藥物殺死癌細胞,或停止其分裂過程,通常大腸癌的藥物會由不同的配方組成,使用方式可分為以下兩種,或也可能 混合使用。全身性化學治療: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藥物可藉由血管觸及全身的癌細胞。
    • 放射治療。一種使用高能量輻射殺死癌細胞,或抑制其成長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兩種:體內放射治療:透過將放射性物質放入針、線、導管、種子等,然後置於癌細胞中,或靠近癌細胞之處。
    • 緩和療護。屬特別的醫療照護,著重在舒緩重病和癌症患者疼痛及症狀,它需要搭配其他治療策略。緩和療護 團隊包括醫師和護理師、專業照護人員、病人及家庭成員,若 施行得當,患者的病況 可能 逐漸好轉且活得更久。
  4.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於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治療,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副作用和Cetuximab類似。 Bevacizumab (Avastin癌思停):健保給付於第一線合併化學藥物使用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

  5.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除了以手術切除為主,還有輔助性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與放射治療。 醫師會依據每位患者的腫瘤大小、發生部位與期別,甚至是個人身體狀況,給予不同的治療建議。

  6. 2023年12月15日 · 大腸癌檢查方式與治療介紹. 目前常見的大腸癌檢查. 肛門指診:可檢查出肛門以上部分直腸的腫瘤. 大便潛血反應檢查:可將肉眼看不出來的出血篩檢出來. 大腸鏡檢查:以內視鏡經肛門直接檢查大腸是否有瘜肉或腫瘤等病變。 若有異常發現,可進一步組織切片,確認診斷. 腹部電腦斷層檢查:透過 X 光做橫斷層面影像,幫助釐清癌細胞擴散或轉移的程度. 腫瘤標記指數(CEA):無法作為早期診斷工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