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3日 · 2011 年 3 月 11 大海嘯摧毀福島核電廠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洩。 10 年後的今天(4 月 13 ),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內閣會議上正式宣布決定將福島核電廠的放射性廢水排入太平洋直到 2041 至 2051 年核電廠拆除為止雖然日本政府表示廢水處理過後符合排放標準」,但早在 2020 年 8 月,《Science》的一篇 文章 就已指出,就算處理過,這些廢水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依然過高,會對環境與人類帶來不利的影響。 文章 傳送門. 放射性廢水是怎麼產生的? 2011 年,規模 9.0 的地震將電網破壞,隨後的海嘯摧毀福島電廠的柴油緊急發電機,導致核反應爐降溫程序中斷,進而爐心熔毀,並接連產生氫爆。 為了避免更嚴重的核爆,日本政府下令引用海水冷卻爐心。

  2. 2021年4月13日 · 根據日本媒體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 13 日早上舉行內閣會議宣布正式決定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廢水排入海中根據目前的計畫是先將核廢水進行稀釋, 將氚濃度降低到日本國家標準的十分之一,並預計在 2023 年排出。 日本同時也將與國際原子能總署發布相關資訊,澄清外界疑慮。 日本環保團體聯署用不同方式處理核廢水. 同一日,日本 FoE Japan 等多個環保團體向經濟產業省提交簽名聯署,要求採取不同處理方式,例如 保管在儲存罐中或者用水泥固化 ,總計提交了 6.4 萬份簽名。 FoE Japan 事務局長滿田夏花抨擊日本政府「這是未經充分討論粗暴的決定方式」,環保團體指控處理水含有放射性物質,形容把核汙水丟棄到大海當中。

  3. 2021年3月11日 · 福島核廢水要排入海洋稀釋? 比起輻射汙染,更窘迫的問題為核廢水。 據《 中央社 》報導,為讓反應爐內熔融核燃料保持在穩定狀態,必須持續注水冷卻,這些冷卻水加上流進反應爐的地下水及雨水等,形成含有超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污水,每天以 140 公噸的速度持續增加。 這種含有氚的核廢水日積月累,被貯藏在核電廠腹地內,到目前已有 1061 座儲存槽,預料 2022 年秋天就將全滿。 日本政府認為,正常運轉的核電廠也會排放一定數量的氚,所以目前傾向以核廢水排放入海作為主軸進行協調。 據《 BBC 》報導,許多科學家認為海洋能夠稀釋核廢水,對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影響不會太大。 但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表示含有汙染源的水會破壞人類 DNA。 日媒在去年(2020) 報導 將會在 2022 年上半年開始排放入太平洋。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9月12日 · 目前福島已經有超過 100 萬噸的輻射水問題是地下水源不斷補充輻射水以每天 100 噸的速度持續增加,儲水槽預計在 2022 年的夏天裝滿。 日本環境部長正在考慮將輻射水排入海洋. 日本政府試圖減緩地下水源的補充速度,早在多年前就斥資 345 億日元(約新台幣 81 億)建立地下擋水牆,阻止新進來的地下水接觸到福島電廠底下的輻射水。 地下擋水牆奏效,將受汙染的地下水量從每日 500 噸減少到 100 噸,減幅 80%。 此外,東京電力也試圖去除輻射水中的輻射物質,然而有些輻射物(例如重水)卻無法移除。 雖然日本政府做出努力,但輻射水還是持續增加,到了 2022 年,儲水槽空間將不敷使用。 因此,日本環境部長 Yoshiaki Harada 正在考慮將這些輻射水排入海洋中。

  6. 2018年3月12日 · 福島第一核電廠因為3座機組爐心熔毀被視為世界上最嚴重等級的核子事故正朝研究如何取出被視為廢爐最大難關的核燃料碎片。 東京電力公司去年7月透過機器人在水中調查3號機組,在包覆反應爐的容器底部,發現像岩石的黑色塊狀物,初步研判很可能就是核燃料碎片。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正在研究取出核燃料碎片的具體方法,預計2019年先決定從哪一座機組著手,2021年開始進行相關作業。 災區再發生地震的可能性? 日本岩手縣到千葉縣東北部的沿岸及海域,這個南北長度約500公里、東西寬度約200公里的區域,被稱為餘震區域,而這個區域從去年3月11日到昨天晚間7時止,一年來被觀測到震度一以上的地震共有517次。

  7. 2017年11月9日 · 2017-11-09.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台灣人爭執廢不廢核的問題已久但卻一直沒有結論。 最大問題一直都是:「廢核對環境當然好,但然後呢? 替代能源方案在哪? 這篇文章述說了日本福島核災後是如何重建綠能發電? 如何使綠色電力自給率達到 2000%? 又是如何讓農田與太陽能發電共存? 替台灣找出一條可行的綠色發電之路! (責任編輯:劉庭瑋) 這裡是會津最大的雄國太陽能發電廠,容量是 1千瓩,可以供給 3 百戶家庭用電。 位於山中的這座發電廠,占地 2 萬 6 千多平方公尺,整片太陽能板幾乎鋪到山的另一頭。 2011 年,311 大地震重創日本,核電廠的意外,對福島這塊土地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然而,6 年過去了。

  8. 2021年2月17日 · 福島 311 核災即將步入 10 週年,當地卻仍在重建之路,根據日本官方近期報告,核電廠反應爐附近至今仍殘留的大量的輻射汙染,人員靠近數小時內就會死亡。 反核聲浪、採用綠能的趨勢正席捲全球之際,為何一向注重環保、氣候變遷議題的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竟會決定繼續支持核電,而且把大筆資金投入了一間專做「核融合」的新創公司? 核電將不再危險,關鍵在「核融合」乾淨發電法. 傳統的核電廠運轉時,都是以「核分裂」反應進行發電,會產生具有放射性的分裂產物,經長時間累積,反應器內的放射性強度高達幾百億居里。 相比之下, 採用「核融合」的創新發電方式,可以用更安全、低成本的方式,幫助克服全球脫碳的嚴峻挑戰,甚至未來能夠建置在人口密集的大都會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