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8月2日 · 葉中川四處奔走向國民黨政府提出申訴曾送件到國民黨總部現為張榮發基金會),黨部內人士卻不讓他去見時任行管會主委張哲琛每當土地要變更地目時葉中川皆親赴參與公聽會當年幾位議員像徐佳青都曾為他召開記者會。 葉頌仁認為,記者會轟動一時,元利建設明明知道有問題仍買下這塊土地,不是善意第三者,葉頌仁的妻子廖燕惠也在節目中痛陳 當時的司法並非那麼公正 ! 文件證物多如山,一字一句都象徵自責與辛酸. 廖燕惠提及兩人發現土地資料的過程,在葉頌仁利用重慶北路舊家設立小型建設公司時期,自己則利用空檔幫公公葉金塗整理文件,意外發現公公留存眾多存證信函,兩人蒐集觀看這些文件後,才發現葉家原來有這麼多土地遭國民黨政府徵收!

  2. 2015年5月28日 · 2003 年 4 月 27 日: 前台北市衛生局長葉金川與時任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穿太空裝進入和平醫院負責分棟分層的動線管制以防止院內感染再度發生並開始移出院內 SARS 病患。

    • 蔣中正早就說過了,台灣不是中國的
    • 拆穿外交部的謊言
    • 外交部,踹共啊!

    國史館說明蔣檔時,也附上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二日的「關於蔣中正電責陳誠記者會中『台灣為剿共堡壘』發言失當,以中央政策為主張免為人誤解」資料,蔣中正在信中對陳誠表示 : 這份密件釐清了台灣的主權定位,直接顯示國民黨政府多年來的主張完全是瞎扯的。那簡單的翻譯一下蔣中正的話:

    於是,我就以時任中國總統蔣中正的解密檔案為根據,找上了外交部。為什麼要找外交部?因為中華民國政府目前聲稱擁有台灣主權的依據,是來自國民黨執政時期,外交部所擬訂的一份「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說帖。 這份說帖主張了什麼? 但以上其實都只是胡扯的,以下就來一一推翻這些說法: 1、 1945年10月25日起中國擁有了台灣主權。 再透過複習一次前情提要的密件,當時的中國總統蔣中正說「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還笑「稍有常識者之輕笑其為狂囈乎」。 中國國家元首蔣中正1949年1月12日說在簽完中日和約前,台灣都只是同盟國託管地, 1945年10月25日的假數字不攻自破,顯然是被後人掰出來的。 2、依據開羅宣言及波茲坦公告,日本歸還了台灣給中國,且開羅宣言、波茲坦公告...

    於是,我找上了外交部,引經據典的告訴了外交部以上事實。要求把馬政府執政時穿鑿附會製造出的說帖撤除。沒想到,只能說我傻、我毅力太驚人,跟外交部的交涉,整整浪費了我三個月的時間… 收到第一封公文的時間是2017年1月13日,外交部回信: 我不滿這種無所作為的說明,於是馬上著手再寄,這次似乎是簽辦的層級拉高了,花了2個月,2017年3月16日才收到回音。這次外交部回應的更令人不滿了: 我決定跟外交部耗到底,沒想到3月21日外交部再次回應了: 這次我怒了,當日再寫,到了大前天,也就是24日收到了回覆。對於時任總統蔣中正說的話,對於時任外交部長葉公超說的話,外交部不惜打臉兩人,也要捍衛馬政府製造出的說帖。 外交部說: 翻譯:那只是…只是你的個人意見。 然後直到今天,詐騙式的說帖依然被外交部奉為聖旨,一...

  3. 2015年11月10日 · 遺憾的是,永鋕沒躲過無所不在的歧視。那天漫長的 5 分鐘下課時間,對媽媽來說,是永遠的傷痛記憶。當時的學校,還在案發後第一時間,擅自洗去案發現場的血泊。沒有人、也沒有機會知道,永鋕是為什麼而死去。

  4. 2019年1月3日 · VO 精選好書 2019-01-03. 圖片來源: pexels. 《VO》導讀: b意見分歧時代,更需要精確表達與被理解。 《 說理I+II 》整理2500年歷久不衰的說服修辭法則,教你如何看清情境,靈活運用不同的說服工具,以找到兩方都覺得最佳的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鄭閔文) 文/美國知名修辭學者 Jay Heinrichs. 所有的論辯都可歸納為三個核心議題探討:責難(過去誰錯)、價值(現在什麼是對)、選擇(未來該怎麼做), 亞里斯多德認為,若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著眼於未來選擇,才能找到共識,並解決問題。 控制言語的時間狀態. 修辭的三大基本議題皆涉及時態(tense)。 現在,我們已經有個人目標(你期望透過爭論得到什麼)和對方的目標(情緒、想法和行動)。

  5. 2017年3月1日 · 人之所以會勃然大怒,就是因為有所期待,或對你信任的緣故,所以若發現你沒做到或不符合期待時,就會覺得惱怒,因此要化解對方的怒氣關鍵在於鍥而不捨,努力聆聽出對方話中最令他憤怒的部分,以及最希望你了解的事。 該怎麼說讓對方不但原諒你,還反過來幫助你? 1.讓生氣者說出希望的解決辦法. 處理對方的憤怒時,最重要的是儘量讓對方說出他的要求,也就是需要明確問出生氣一方的要求。

  6. 2018年12月4日 · 倒數數字的技巧具體來說,是透過 在腦中倒數數字 的行為,把注意力從憤怒情緒上轉移,避免自己口不擇言或不假思索做出反射動作。 運用這個技巧,讓注意力瞬間跑到另一個地方,就能避免一時衝動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方法很簡單, 只要先選一個大一點的數字,再以等距間隔的方式陸續減掉固定數字即可。 比方說,選擇從一百開始,逐步減去三(一百、九十七、九十四、九十一. ……),或是從九十開始,逐步減去二;從八十開始,逐步減去六等等,隨自. 己高興怎麼做。 如果不喜歡數字,也可以從自己支持的棒球隊中按順序舉出上場打擊的球員。 第一棒 、第二棒 、第三棒 ⋯⋯愈麻煩效果愈好。 總而言之,只要能撐過這六秒,就能避免陷入最糟糕的事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