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月30日 · Facebook宣布成立台灣辦公室! 還不快來看看他們需要那些人才? 來源:marcopako@flickr, CC BY-SA 2.0. 撰文者:Editor_Wy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2015.01.30. 沒機會到 Facebook 總部上班 ,現在在台灣就能成為 Facebook 的一分子! 1月29日正式宣布在台灣設立辦公室,落腳台北信義區。 其實早在去年 11 月 Facebook 就曾張貼尋找台灣 Agency Partner 的徵才訊息,我們訪問了亞太區總裁 Dan Neary 與大中華區總經理梁幼莓,他們表示,Facebook 將在台灣成立小型團隊,主要招募廣告行銷人才,直接面對廣告主與廣告代理商。

  2. 2021年11月2日 · 商周. 國際. 全球話題. 台灣最常用FB的人已經「這年紀」! 臉書Q3報告還透露什麼? 臉書Q3報告。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Chanon. 獨立觀點 2021.11.02. 摘要. 1.第三季臉書使用者調查指出,有48%的受訪者表示大多是為了要連繫家人及朋友,第二名原因有36.4%的受放者表示為打發時間,第三名則是看新聞,達到了35%。 2.從第三季臉書的受眾年齡分析中可以發現,以全球的趨勢來說,FB/IG的受眾年齡依然有著明顯的不同,其中臉書使用者最多集中在35到44歲,佔27.2%。 即將進入數位宣傳最忙的時候,從11月一直到過年前,應該是每個數位人的主戰場,希望大家最近都能過得非常順利,同時也來回顧一下今年第三季的社群數據,審視一下目前的社群概況。

    • Chanon
  3. 2022年1月17日 · 創新策略. 還在用人力銀行找人? 新世代「徵才通路」,有12個! 人資過去所學的「選用育留」,今日可能已經不夠用了。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佳慶、鍾文雄、李魁林. 管理好書解讀 2022.01.17. 摘要. 1.人資以往所學的「選、用、育、留」,現在必須轉變為業務和行銷:推銷公司理念與職位;為公司成為傳教士,推廣公司文化與機會給潛在人才。 2.職能轉變,工作技能也隨之變化。 當徵才活動拓展到數位通路,人資要思考:如何做數位行銷? 如何找到對的受眾? 文案怎麼寫? 需不需要做SEO? 3.本文由3位104主管撰寫,同時整理了12個徵才通路:人力銀行、社群網站、網路廣告、影音網站、獵才公司、派遣公司、網路論壇、校徵、實體招募會、內推、報紙、門市。

  4. 2021年9月28日 · 台股簡訊詐騙案近期倍增。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經濟日報/邱金蘭. 經濟日報 2021.09.28. 摘要. 1.今年上半年,飆股詐騙這類非法投資檢舉案,金管會就接獲了96件,到9月17日止,更攀升至203件。 2.而這些詐騙方式,多半不離以下這三種,一種事假借知名人士,誘騙你加入LINE群組。 第二種是放長線釣大魚。 推薦一些業績不佳、成交量低的小股。 還有一種強調精準投資,剛開始讓你賺個5成,接下來引誘你投資更好的標的,匯款進去後,LINE群組或網站就直接關掉,讓你找不到人。 小最近收到一封「推薦飆股」簡訊,點了連結後加入一個LINE群組,群組裡有位老師能言善道,專門分析國內外股市,小心動跟著老師推薦買股票,不料,飆股跌停害他損失10幾萬元。

  5. 2013年11月28日 · 產業動態. 別被臉書騙了!. 朋友列表設「只限本人」,還是會被看到?. 來源:Dimitris Kalogeropoylos@flickr,CC BY-SA 2.0. 撰文者:Pan. 科技報橘 2013.11.28. 本文獲科技報橘 授權刊登, 原文出處. 大家都知道,Facebook宣稱他們將使用者的權利放在第一優先,因此你 ...

  6. 2022年1月6日 · 撰文者:麗卿. 好形象卿鬆學 2022.01.06. 摘要. 1.「我來! 」是排球隊的特別文化,每逢球來,球員在上前接球時,總會喊出這句,其他隊員聽到後,就會全然信賴隊友,提前卡位,迎接下一個動作。 2.這一句簡單的喊聲,意味著發話者願意承接挑戰,其他人也可以放心把球交付給他。 團隊中人人互相支援、彼此承擔,向心力更強。 3.對團隊而言,「我來」也是一句中性的話,比起「我幫你」,它不帶預設立場,沒有上對下、誰對誰的對價關係。 4.對個人而言,「我來」則是一種宣告,能將積極主動的心態變成實質影響力。 我高中時很喜歡打排球,那時班上有位同學是排球校隊成員,每逢校際比賽,我和其他同學都會到場加油。 一次次比賽中,我觀察到校隊很特別的文化——每逢球來,球員們要上前接球時,總會大喊「我來!

  7. 2022年3月30日 · 1.身為領導者,一定會有需要公開評論的時刻。 評論,比的是「觀察力」,能力要夠深,才有辦法觀察至深;專業的鑽研要夠精,才有辦法看得精。 2.能夠在評論時得到尊敬的主管,不能只講好聽的場面話,更要觀察入微、直指核心,讓表現不好者向目標邁進,表現優異者繼續挑戰自己。 3.要做好公開評論,可以由以下3個步驟著手:提煉亮點,建立信心;指出痛點,給予建議;擘畫期待,劃出未來。 想像一下:在公司大會上,兩位職級相當的副總,分別給予同一位同仁評論。 第一位副總的評論,大部分都是肯定與鼓勵,雖然讓人聽了心情很好,但是結束後不痛不癢。 而第二位副總的評論中,比起鼓勵,更大的比例是指出可以更好的地方,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你認為,哪一位副總會得到比較多的「喜愛」? 哪一位副總會得到更多「尊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