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三總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吳立偉指出,呼吸是少數能被人控制的自律神經節律。 吸氣時交感神經較活絡;呼氣時換副交感神經佔優勢。 藉呼吸來調節自律神經,容易做又不花一毛錢。 但一般的呼吸方式較短淺,達不到效果,建議練習腹式呼吸,幫助自律神經維持平衡..慢慢、深深地吸氣,讓氣往下走,直到腹部微微鼓起,然後慢慢吐氣。 這樣可以啟動副交感神經,讓心跳和緩下來,人得以放鬆。 一般來說,平躺時比較容易做腹式呼吸。 精神科醫師陳豐偉常建議患者早午晚和睡前各練10分鐘腹式呼吸,如果不方便躺下,坐著也可以,只要動作正確,持之以恆,就能享受放鬆感。 有些人因為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焦慮,晚上易失眠,多做幾次腹式呼吸,即可放鬆心情並改善睡眠障礙。

  2. 我回答他:「看你現在這麼生氣,肚子一定很餓,吃掉一個芳綺老師哪夠,嗯!我 們把 跟 ××也一起吃掉吧!再不夠,我們把 也吃掉。」當他聽我如此回應,生氣的脾氣轉移了,然後笑著說:「我飽了!我不要再吃了!」 大人切忌被孩子激怒。

  3. 的論點不夠信任,最後還是會向醫生投降,還是會將藥餵進孩子的肚子 裡,因為,藥 一吃,燒退了、鼻涕不流了、咳嗽也減緩了。但下一波的流行感冒一起,可能孩子又 要中獎了。 《病,是教養出來的》(這是一本很重要的育兒寶典,推薦家長必讀)作者 ...

  4. www2.csic.khc.edu.tw › 07 › 0705快樂的秘訣

    下事件人物外,還要寫出自己的感受和感動的原因 ,桑托斯相信這樣做能 讓人內心感到溫暖。 二、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有需要的人,內心也會發出溫暖的光芒。所謂「施比受更有福」,若然真心助人,不求回報,自己也會感到滿足 ...

  5. 原因往往來自於父母對孩子有著外在的標準和期望,如果孩子可以達到,父母當然不吝 於表現自己對孩子的愛。但當孩子沒有符合父母的標準和期望時,父母輕則變臉、對孩子不 理不睬,重則責罰孩子、對孩子冷嘲熱諷。

  6. 父母如何為孩子「描述」某事件的結果,將會大幅決定他的反應,也教會他以後 對此狀況應該怎麼解讀。讚賞孩子嘗試和做事方法而不僅是讚賞結果,有助於維 持孩子的信心和堅持。例如,假設孩子游泳比賽輸了,當然要承認他的沮喪或挫

  7. 小野:就算選錯,人生也不會毀了 • 2012-09 親子天下專特刊25期 作者:張瀞文 小野說,他的人生從小就沒有選擇,連去百貨公司買件襯衫都百般困難。但是當他成為父親,他細心呵護孩子的每個選擇,陪伴孩子做生命的大小決定。他相信,選擇沒有好壞,就算失敗、就算走錯路,也都有意義,都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