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眾多農特產中,最為人所知的「二林四」:紅薏仁、蕎麥、葡萄及紅龍果扮演關鍵要角,新鮮的穀物和濃郁的果香帶動了小鎮農產業發展及品酒文化,也成為支撐起農民生活的主要收入來源。

  2. 萃取物的功效驗證決定了產品的目標市場。. 孫翕泰指出,全球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約占2,700億美元,除了心血管疾病以外,能量補充、體重管理、改善腸胃道消化皆是營養保健的熱門議題,而紅薏恰巧符合現今市場需求,其萃取物具多元用途,包含改善非酒精性 ...

    • 仁寶1
    • 仁寶2
    • 仁寶3
    • 仁寶4
  3. 農會與農民契作保障農民收入,也能確保產量,讓民眾更容易買到紅薏。為了增加紅薏仁的附加價值,農會開發紅薏雪花片即時飲、蕎麥薏仁養生粉、養生棒等產品,並將紅薏仁與蕎麥產品搭配成禮盒販售,成為農會的熱賣商品。

  4. 其他人也問了

    • 日本皇室的紅薏仁調理配方 回到臺灣發揚光大
    • 強化原料穩定性 國產農產品的拓銷關鍵
    • 臺灣中小企業策略聯盟 創造國產紅薏仁多贏局面
    • 研究成果應積極在海外發表 建立國際間的名氣與形象

    1988年,莊淑旂希望將在日本研究有成的薏仁食療配方移回臺灣發揚光大,便找了江文章協助將配方調整至符合臺灣規範,並進行加工。「原料的選擇,劑量的調配,都是學問」,江文章說道。當時莊淑旂甚至為了乳癌動物試驗,特地蒐集、篩選薏苡品種,回臺後移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延續品種栽培研究。江文章也提到當時與莊博士合作加工研究的品種是「台中選育4號」,不管產量多少,為了開發健康的加工品而堅持契作著。 延續莊淑旂的紅薏仁調理養生觀點,江文章強調「精準膳食」的重要性。精準膳食是在營養均衡的原則下,針對不同的健康狀態「吃對食物」。以健康族群及亞健康族群來說,透過精準膳食就能促進健康,避免生病。因此,莊淑旂與江文章希望透過加工方式,讓紅薏仁的好處變成民眾日常唾手可得的食品。

    江文章根據推動國產薏苡產業的多年經驗建議,臺灣若期望發展自己的農產原料產業,應先選擇已有豐富科學研究的作物。「以日本來說,日本的原料供應穩定。反觀臺灣,應該要加強原料在機能性成分的明確性與穩定性。而且要把原料素材的規格講清楚,不是說含有機能性成分就好了,含量不穩定怎麼會有用?」江文章更指出,原料規格的不明確、不穩定,在拓銷上將會成為一大阻礙。 要有好的原料, 就需要有好的作物品種。江文章多年前曾經建議農政單位應重視並建立健全的國產作物背景資料,「就以黃豆為例,黃豆品種在不同地區、不同期別的大豆異黃酮含量差別是多少?含量穩不穩定?這些資料應該由各農改場協助整理出來,才會有價值。」此外,農政單位還須掌握原料的「穩定供給」,讓供應價格平穩,同時維持國產原料品質,如此才能與進口原料共榮共存。

    臺灣產業是生命共同體,產業鏈供應體系中,也要考量生產農戶種了之後,加工業者適不適用、利潤是否合理的回饋給農民等各種面向。江文章說:「農民不可能去扮演大企業家的角色,不可能期待農民都要去做薏仁面膜。要讓身為生產者的農民加入產業鏈,就需要讓農民知道提供好的原料品質,能得到好一點的利潤。」過去江文章曾經參訪中國貴州的薏仁產業,當地政府主要透過邀請7、8家薏仁加工業者參與供應鏈,讓產銷班和農民對接這些加工業者,串起薏仁產業。 雖然這類由大企業來帶動產業發展的模式,對臺灣而言相對困難,但江文章認為臺灣可以試著與中小企業做策略聯盟。結盟過程須衡量產業鏈中的參與者如何分工,透過策略聯盟中各個產業階段參與者的長處,讓薏仁跳脫銷售薏仁顆粒的一級產業階段,轉型為二級和三級。不過在推動異業策略聯盟時,容易造成有多...

    以研究單位來說,江文章認為最核心的價值是開發素材的關鍵技術,其特性首重安全性和安定性,「開發的素材可以拿來賣,也可以自己公司使用,這與國外相比是有競爭力的。」至於產品開發,江文章認為是業者的執行範疇,研究單位不需執著於開發出終端產品,技術做得太完整,反而容易產生技轉金過高的問題,降低國內中小企業承接的意願。 要建構國產紅薏仁的健康產業,江文章認為有三大步驟:一是薏苡產地應有理貨與集貨中心的功能,穩定生產規格化的薏苡殼、麩皮或紅薏仁等原料;二是將國產薏苡原料朝向促進健康的保健加工品及美容產品發展;三則是透過行銷擴展國內外市場,並讓保健觀念融入一般家庭生活中。提到如何將國產素材向海外推展,江文章舉例南韓政府鼓勵研究單位將國產素材的成果到海外發表。如果有機會能讓國內各農業研究機構的研發素材成果,在...

  5. 好脫殼、易採收,薏仁新品種「台中5號」誕生. 為改善現有品種不利機械收穫的問題,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於 106年 12月育成薏苡新品種-「台中 5號」,該場表示該品種具有矮株、大粒、易機械脫殼及適應性廣等特性,可說是農民殷切盼望的新品種。. 臺中場指出 ...

  6. 一、烏頭翁與白頭翁. 特有種烏頭翁與其同為臺灣原生的近緣種白頭翁的雜交現象發生已久,一般認為烏頭翁與白頭翁開始出現於臺灣並建立族群的時間不同,分布在臺灣島的不同位置,兩者間藉由森林棲地隔離,而後隨著人為開發,公路開通,森林棲地破碎及消失,使得兩者再次互相接觸並開始雜交(劉小如 1990)。 依據不同年代的紀錄顯示,強勢的白頭翁逐步侵入烏頭翁的分布範圍,雜交區不斷擴大中。 如70年前的文獻指出,白頭翁出現於臺灣北部蘭陽平原以西,向南延伸至潮州、大武山區一帶;而烏頭翁分布在宜蘭縣蘇澳以南的東海岸,以及臺灣最南端,當年蘭陽平原沒有烏、白頭翁的分布,在南部也僅約2公里的雜交帶(Hachisuka and Udagawa 1950, 1951;劉小如 1990)。

  7. 臺灣農村再生的特質與實踐. 1980年代中期之後,農村環境改善的議題重新獲得重視。 從1989年的「現代化農村發展計畫」,到2000年的「農村新風貌計畫」,如何改善農村的環境景觀和提升農村發展能力,成為農業政策之外同樣重要的發展策略。 2008年所提出的「農村再生」,則是銜接改善農村發展和社區營造的雙重策略,強調動員農村居民共同參與,試圖結合生活機能改善和文化特色建設等工作,打造一個減緩人口外流的農村。 這其中涉及兩個很重要的辯證命題,該怎麼動員居民一起改善農村? 以及該怎麼引導居民找到適合的方向和行動策略? 分十年編列1,500億「農村再生基金」 「農村再生」是銜接「社區營造動能」與「邁向農村多元發展」的重要政策計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