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Rti央廣新聞]駐美代表處今天(21日)在雙橡園舉行總統就職慶祝酒會,「固定挺台班底」眾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期許,台灣不再受到「後院巨龍」威脅。駐美代表大㵢則盼北京能認知,對話對象是台灣領導人,兩岸關係不是兩政黨間的紛爭。

  2. 2020年1月22日 · 自言有倖存者負罪感的滕彪用他們三人的命運說明中國維權運動10餘年來的艱辛許志永俞江滕彪這三人的行動走進公眾視野要從2003年中國維權運動元年說起學者滕彪日前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回顧當初他們希冀改變中...

  3. 2024年5月14日 · 駐美代表俞大㵢13日在研討會指出中華民國已是主權獨立國家不需再宣布獨立台灣有能力貢獻國際社會需有國際空間。 與會學者指台灣應強化軍事力量,也有學者指美國已偏離其「一中政策」。 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印太計畫中心舉辦確保台灣韌性的未來之路研討會俞大㵢出席發表談話同時參與學者座談俞大㵢指出面對中國有可能侵台台灣除了強化防禦能力不對稱作戰能力也希望加入更多國際經濟整合,「有越多經濟整合台灣就會越安全

  4. 2024年4月10日 · 美國、日本、菲律賓領導人峰會即將登場,預料會重申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駐美代表大㵢今天(10日)在YahooTV「齊有此理」專訪中表示,近來許多雙邊、多邊會議都會提及台海議題,因為台灣不僅是自由民主國家,也是國際社會的良善力量。

  5. 2019年5月9日 · 開工典禮分別在東西端一起舉行由當時的行政院長俞鴻鈞主持此一工程動員了1萬多位榮民。 因應裁軍安置 開發中橫熱在必行. 中橫公路的開鑿人力會以榮民為主,原因當然還是政府經費不足,所以交由退輔會主導,並正式組織「橫貫公路興建開發委員會」。 至於政府為何要投入這麼大的「兵」力? 當時退輔會主委蔣經國坦承:一是國防需要,必須盡快打通中央山脈,建設一條橫貫台灣東西兩部的交通線。 二是配合國家經濟建設,便利山區資源開發。 但第三點也是真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台灣已能穩定徵兵後,盡快裁撤從大陸帶來的軍中冗員,但又必須安置他們就業。 藉由中橫的開鑿,沿線可供政府安置榮民的土地甚多。 另外當時沒有精密先進的工程設備,開路工人只能依賴十字鎬與炸藥,因為炸藥控制不當,加上工程意外及天災,死亡率相當高。

  6. 2023年10月4日 · 李登輝把選擇權力還給台灣人民. 李登輝基金會執行長鄭睦群指出,民主是一種集體的選擇,而李登輝把選擇的權力還給了台灣人民。 但倘若我們不重視民主的意義與真諦,民主也可能在集體的選擇下倒退甚至崩潰。 台灣內部有「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聲音,外部又有來自中國的認知作戰的威脅,我們在此刻回顧過往民主化的歷史進程,相信對當下的台灣會有更深刻的啟示。 Y’s Day「週三青年日」4日以「穿越時代的芒果乾:台灣青年的時代群像」為題,與青年朋友進行座談與交流。 (圖:台灣智庫提供) 鄭南榕用生命守護言論自由. 鄭南榕基金會專案研究員王韶君以1989年發行的《自由時代》第302期封面標題「中國會武力犯台嗎? 」為例,坦言歷史常以我們不知道的方式輪迴,挑戰和困難也可能重複出現。

  7. 代表臺灣向國際廣播的中央廣播電臺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與全球新媒體、影音浪潮一同並進,除推陳出新既有與新創的各類型廣播節目,也運用原本的廣播資源,結合全新製播的影音及改版新官網,以「加乘」概念,有聲有影地傳遞臺灣多元面貌給全球聽網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