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月1日 · 張楊乾說2012年估計全台漏水率20%,相當於流失5座石門水庫的水。 依氣候變遷觀點,暖化可能改變降雨型態,間接造成缺水。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紹臣曾指出,全球平均升溫攝氏1度,台灣可能增加20天無雨日。

  2. 2021年3月29日 · 瀏覽數 48,688. 水情拉緊報 停水、儲水安全措施10招. 台灣正面臨嚴重的旱象南部水庫已快見底台中苗栗更將實施限水。 那麼停水、儲水期間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2021-03-29. .文 / 陳蔚承.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范寶厚提供. 字級. 收藏. 分享. 台灣去 (2020)年沒有颱風登陸,水庫沒有雨水進帳,導致今年近來旱象不斷。 點開水利署的水庫水情網頁,可以發現中、南部的水庫蓄水量大都只剩下原本的10~30%,甚至供應台南市部分地區的白河水庫的水已經掛零、見底,中部最大的德基水庫儲水量更只剩原本的6%。

  3. 2017年3月31日 · 6關鍵讓家裡乾爽健康. 台灣氣候潮濕,各地相對濕度動輒超過70、80%,因此,若想排濕抗腫,除了從身體內部袪濕氣,也不可輕忽外在環境的潮濕。 2017-03-31. .文 / 曾慧雯.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字級. 收藏. 分享. 「我年輕時剛搬到台北,借住新店碧潭山上的房子,當時沒錢買床,就打地舖睡草席,結果睡到全身痠痛,」陳旺親身感受過濕氣對健康的影響,「我把草席拿起來一看,發現底下都潮濕發霉了! 這才知道我的頸部僵硬、四肢痠痛,都是因為濕氣太重引起的。 打地舖、赤腳踩地、淋雨、洗完頭髮不吹乾、衣服棉被沒曬到乾就使用⋯⋯這些都會讓濕氣由外而內滲透進身體。

  4. 2019年4月30日 · 台灣的水質,北部的水總硬度約在 80 – 160 mg,屬於軟水;中南部則屬於硬水、而且越往南部,硬度越高,有的甚至高達600 – 700 mg,遠遠超過好水標準;東部的宜蘭、花東也是屬於硬水。 在地水質不好,對追求生活品質的現代人來說,影響的不僅是水好喝與否,對健康的影響更不容忽視! 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淨水、軟水設備. 別以為把水煮開了就能安心飲用! 高硬度的水加熱煮沸時會產生白色沉澱的水垢,延長加熱時間並造成鍋爐的負擔; 日積月累下來,除了讓水產生更多雜質,造成水管阻塞,也容易讓熱水器無法散熱,損壞機器; 此外,硬水也會讓蔬菜流失營養價值,口感變差。

  5. 2021年5月1日 · 1. 情緒求助電話進線量持續上揚. 老字號的張老師專線,去年接到的求助電話,是5年前的1.66倍,從2016年的9萬5,462通增至15萬9,182通,平均每天有436通(見圖1);進線量最大的生命線,近5年平均每年接獲的求助電話在17萬通以上,每天平均接獲471通求助電話,民眾求助除了最大宗的夫妻及男女感情問題,近年來精神心理相關議題比率大幅提升,成長幅度高於其他項目。 推薦閱讀:脫口罩產生「容貌焦慮症」? 容貌焦慮症狀、原因一次看. (資料來源:張老師基金會、社團法人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 整理:羅真。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6. 1999年6月1日 · 翻開衛生署民國71∼80年的「台灣癌症死亡率分地圖集」,除了以原住民為主的東、花蓮山區,以及離島的澎湖之外,台灣本島西部平原幾乎每個癌症死亡率最高的鄉鎮(死亡率位居台灣地區前10%,而且明顯高於全台人口的地區),旁邊都有一條嚴重污染的

  7. 2009年6月1日 · 2009-06-01. .文 / 網路部編輯.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字級. 收藏. 分享. 什麼時候喝水? 身體要健康,就從多喝水開始。 但是喝水的時間也要事先規劃。 1.每天最少要喝4次水. 一天當中,第一次需要喝水是剛起床的時候,因為在大約八個小時的睡眠中,體內的水分因流汗、蒸發排出體外。 因此,起床時,血液會呈缺水狀態。 為了彌補這種現象,就必須先喝水。 林杰樑奉勸,清早起來運動的人先喝一杯500cc的冷開水後,再外出慢跑、打球,以免發生危險。 「尤其是有動脈硬化或高血壓的中老年人,因為嫌半夜起來上廁所麻煩,而不敢在睡前或半夜喝水,早起後更需要喝水,」林杰樑強調。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早上6~9點,最常引發心肌梗塞、栓塞型的腦中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