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位於 台灣 新北市 烏來區、三峽區及 桃園市 復興區,在地理上屬於 雪山山脈 北段,以 拉拉山 為中心,四周圍繞有 夫婦山 、 玫瑰西魔山 、 檜山 、 南插天山 、 北插天山 及 卡保山 等 [1] 。 具有豐富的植物景觀資源外,也是 石門水庫 和 翡翠水庫 的主要集水區。 民國81年(1992年)3月農委會為了保護插天山的稀有動、植物資源,於是成立「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本保留區的海拔高度從300公尺到2,129公尺不等。 受 東北季風 影響,全年降雨量達3,290公釐,為重溼型溫帶氣候。

  2.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位於 台灣 新北市 烏來區、三峽區及 桃園市 復興區,在地理上屬於 雪山山脈 北段,以 拉拉山 為中心,四周圍繞有 夫婦山 、 玫瑰西魔山 、 檜山 、 南插天山 、 北插天山 及 卡保山 等 [1] 。. 具有豐富的植物景觀資源外,也是 石門水庫 和 ...

  3. 南插天山 雪山山脈北段 [1] 八仙山 2,366公尺 谷關七雄 [2] 馬崙山 2,305公尺 屋我尾山 1,796公尺 波津加山 1,772公尺 東卯山 1,692公尺 白毛山 1,523公尺 唐麻丹山 1,305公尺 鳶嘴山 2,191.1公尺 雪山山脈 稍來山 2,319.3公尺 加里山 2,220公尺 加里山山脈 水社

    • 地理位置
    • 地質地貌
    • 氣候植被
    • 世界遺產
    • 文化

    天山東西橫亙2500餘公里,南北寬度250-350公里,在中國境內綿延1700千米,占地57萬多平方公里,占新疆全區面積約1/3,主脈西起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三國交界的汗騰格里峰、哈爾克他烏山(Halketawu Mountains)東至那拉提山(Narat Range)。整個天山山係由3列山脈組成,由北往南分別稱為北天山-東天山、西部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也有一說北天山-東天山為北天山,西部天山-中天山為中天山)。 北天山-東天山西起哈薩克塔爾迪庫爾干經中哈邊界的準噶爾阿拉套進入中國境內科古爾琴山、博羅科努山(英語:Borohoro_Mountains)東至薩阿爾明山,東天山西起博格達峰、巴里坤山(Barkol Mountains)、托木爾提峰(英語:Tomort)東至哈爾里克山(Ka...

    天山屬於比較年輕的山系,形成距今約二三百萬年前。距今約1200-200萬年前,天山在其演化中發生較為突出的變化,東西向分布,條狀隆起,形成今天的規模。同時吐魯番盆地也在此次演化中形成,並由於斷裂後的長期沉降,成為中國海拔最低的地方。天山山地現代地貌過程從山頂到山麓,依次為: 1. 常年積雪和現代冰川作用帶。位於海拔3800米—4200米以上的冰雪覆蓋的極高山帶。據統計,天山擁有現代冰川近7000條,面積達1萬平方千米。 2. 霜凍作用帶。位於海拔2600米—2700米以上的山區,堆積了大量古代冰川沉積物,並保留了多種冰川侵蝕地形——古冰斗、冰槽谷、冰坎等。負溫期長達半年,僅於盛夏解凍。 3. 流水侵蝕、堆積帶。位於海拔1500米—2700米(或2800米),河網密布,河谷階地發育。 4. 乾...

    天山是全球唯一由巨大沙漠夾持的大型山脈,以深居內陸的地理區位、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山盆相間的地貌格局、眾多的冰川河流、特殊的生物區系和生態過程等諸多自然特徵,成為全球溫帶乾旱區大型山地生態系統的最典型代表。天山擁有全球溫帶乾旱區最為典型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反映了溫帶乾旱區山地生物多樣性和生物生態過程受海拔、坡向與坡度的水熱空間變化影響的分布特徵和變化規律。 天山山地氣候年中明顯分成冷、暖兩季。冷季天氣多晴朗,3000米以下的山地、盆地和谷地積雪深厚,且多霧霜。暖季(夏季)海拔3000米以上多雨雪。3000米以下氣候涼爽。在天山山地,特別在天山西段,冬季往往形成明顯的逆溫層結。逆溫產生於10月,消失於翌年4月。以1月份的層結為最大,達3000米左右。天山山地的年降水量,同一山坡自西到東,逐...

    在2013年召開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新疆天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的自然遺產名錄。列入範圍包括阿克蘇的托木爾、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喀拉峻-庫德寧、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音布魯克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博格達四個區域。在2016年召開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位於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和哈薩克的西部天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的自然遺產名錄。

    此區域曾為古代游牧民族的活動場所,今天留下了許多草原石人雕像。還有大量岩畫、墓葬群。
    20世紀50年代,中國作家碧野曾多次來天山地區採風,並創作出《天山景物記》等作品。
  4. 南插天山登山步道 北天宮步道 大北坑茶園步道 觀音洞步道 大潭埤塘休閒步道 營盤坑古道 綠水溪生態步道 江申步道 親子峰森林步道 清水坑古道群 貓尾崎步道 大溪坪古道 復興三尖-復興尖山、夫婦山、那結山 湳仔溝古道 高遶溪古圳步道 齋明寺古道 ...

  5. 《 臺灣人三部曲 》是 客家裔 臺灣作家 鍾肇政 的 大河小說 ,於1964年執筆 三部曲 所構成分別為沉淪》、《滄溟行》、《插天山之歌》,故事描述 龍潭 望族陸家分別在 臺灣日治時代 初、中、晚期背景之下所發生的故事。 故事佈局宏偉,撰稿歷時十年,在臺灣文學發展過程中是一部重要的作品。 葉石濤 稱此書是「一部民族史詩的風格,一卷本省人民悲歡離合多采多姿的敘事詩;闡釋民族和土地絕對不得割裂的思想」。 彭瑞金 認為此書是鍾肇政一生中最重要的創作。 [1] 創作沿革 [ 編輯] 1964年, 鍾肇政 開始創作三部曲當中的第一部《沉淪》,1967年11月開始發表於《 臺灣日報 》副刊,至1968年6月連載完畢,隨後在當月由蘭開書局出版,共分上、下兩冊。

  6. 天山山脉 ( 维吾尔语 : تەڭرىتاغ‎ Tengri Tagh/Тәңри тағ ; 哈萨克语 : Тәңіртау/ٴتاڭىرتاۋ ; 吉尔吉斯语 : Ала-Тоо/تەڭىر-توو ; 东干文 : Тянсан , 小儿经 : تِيًا صًا ‎)古称 敦薨之山 [1] 。. 是 亚洲 中部最大的一条 山脉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