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3日 · 氣象局表示,反聖嬰現象對台灣最明顯的影響為「夏季降雨減少秋季東部降雨增多隔年春雨減少」,2022年至2023年情況正式如此。 此外西北太平洋生成的颱風會減少,但夏秋季生成的颱風會較靠近台灣,而今年反聖嬰結束,也是1973年至1975年、1998年至2000年以來,第三個持續3年的反聖嬰事件。 反聖嬰現象對台灣影響。 (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2. 2021年10月21日 ·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指出,今年全球有87%機率將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將出現寒冬以及嚴重乾旱情形,氣象專家李富城也說 ...

  3. 2023年1月31日 · 聖嬰和反聖嬰現象引起的極端天氣對世界的基礎設施,食品和能源系統造成影響。 聯合國食品和糧農組織的資料顯示,2014-16年的聖嬰現象造成加拿大和亞洲的乾旱,破壞了作物收成,引起影響到6000萬人口的食品安全問題。

  4. 2024年4月22日 · 針對反聖嬰現象對台灣天氣的可能影響,林得恩說,根據過去歷史事件的統計分析,反聖嬰現象肇生時,當年台灣夏天及隔年春雨的降雨量都會減少 ...

  5. 氣象局表示,反聖嬰現象對台灣最明顯的影響為「夏季降雨減少秋季東部降雨增多隔年春雨減少」,2022年至2023年情況正式如此。 此外西北太平洋生成的颱風會減少,但夏秋季生成的颱風會較靠近台灣,而今年反聖嬰結束,也是1973年至1975年、1998年至2000年 ...

  6. 反聖嬰現象(西班牙語: La Niña ),又稱拉尼娜現象,是一種和聖嬰現象相反的現象,即「東太平洋降溫階段」;因此用西班牙語中與聖嬰現象「厄爾尼諾」(El Niño)相對應的陰性名詞拉尼娜(La Niña)來代表。

  7. 2023年4月3日 · 氣象局表示,反聖嬰現象對台灣最明顯的影響為「夏季降雨減少秋季東部降雨增多隔年春雨減少」,2022年至2023年情況正式如此。 此外西北太平洋生成的颱風會減少,但夏秋季生成的颱風會較靠近台灣,而今年反聖嬰結束,也是1973年至1975年、1998年至2000年以來,第三個持續3年的反聖嬰事件。 反聖嬰現象對台灣影響。 (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8. 探討( )聖嬰現象對臺灣周遭海洋狀態的影響. (正式報告) 主辦單位:本院海洋產業及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人員: 陳沛宏、廖建明 研究期程:中華民國111 年1 月至111 年12月.

  9. 探討(聖嬰現象對臺灣周遭海洋狀態的影響. 自行研究. 發布日期: 111-07-05. 發布單位: 海洋產業及工程研究中心. 一、計畫緣起、目的. 發源於東太平洋的聖嬰現象 (El Niño,簡稱EN)為海氣相互交互作用下的產物,是大尺度的自然年際變化,頻率約2~7年,太平洋海域的海表面溫度、湧升流及生物生產力皆受到聖嬰現象而產生顯著的變化。 臺灣位於西北太平洋邊陲,臺灣附近海域受到南海、黑潮及其支流與大陸沿岸流的影響,再加上季風與地形的影響,使得臺灣附近海域的水文特性呈現不同的季節變化。 但在聖嬰與反聖嬰事件時期,臺灣周遭海域的水文特性及海洋生態系統則產生不規則的劇烈變化。 本研究將以三維海洋數值模式分析及探討西北太平洋與臺灣附近海域於聖嬰與反聖嬰現象條件下之海洋變動特性。

  10. 2024年2月16日 · 去年才剛結束連續3年的反聖嬰現象,隨即又有聖嬰影響全球氣候!.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博士林得恩今(16)日就示警,「下半年反聖嬰有再反撲的 ...

  1. 相關搜尋

    反聖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