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平溪線 是由 臺灣鐵路公司 所經營的傳統鐵路支線,最初是為了運輸自沿線礦坑開採而得的 煤礦 而興建此路線,後來並兼辦客運。 路線資料 [ 編輯] 經營管轄: 臺灣鐵路公司 (原 臺灣鐵路管理局 ) 路線距離: 三貂嶺 = 菁桐 間12.9 公里 [1] 軌距 :1,067毫米. 車站數:7(含起訖車站) 開業時間:1921年7月全線開通. 雙線 區間:無,全線單線. 電化 區間:無. 閉塞 方式:電氣路牌閉塞. 雖然只有一座設在 市道106號 的公路 平交道 ,但仍有無數個行人穿越區,因其單線非 電氣化鐵路 ,眾多民眾也直接在鐵軌上步行。 DRC1025柴油客車 十分車站和大華車站之間. 平溪線的DR1000型彩繪列車. 台鐵工作人員在三貂嶺站領取列車通行權(路牌)到下一段十分站.

  2. 2017年2月15日 · 通車初期仍依循南部線及北部線各自獨立營運習慣,南北僅一班直通車(6點臺北出發,17:13分抵臺南,19:55分抵打狗)。基隆至臺北路段修築雙線於1912年完工,增加了北部鐵路的運能。臺北至竹南和臺南至高雄的路段雙線化也於1935年完工通車。

  3. 簡介. 平溪線 名片式車票 。 日治時期. 平溪線原稱 石底線 ,是為了開發平溪地區的煤礦所設置的鐵路。 為了開發此地區的煤礦, 顏雲年 和藤田組於1918年6月組成了「臺北炭礦株式會社」,但因此處地形多山導致交通困難,曾思考要以架設索道或是設置鐵路以連接宜蘭線的方式來運送煤炭,因考量鐵路對地方產業發展之影響,故決定投入巨額資金興建石底線。 石底線於1919年1月動工,後來因1920年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的世界經濟蕭條,導致藤田組退出,故顏雲年收購其全部資金,並和 賀田金三郎 、 木村久太郎 、 林熊徵 共同增資五百萬圓,使鐵路工程得以繼續。 而顏雲年亦將雲泉商會在瑞芳及金山經營的採礦事業合併,在1920年9月改稱「 臺陽礦業株式會社 」。

  4. 平溪線 是由 臺灣鐵路公司 所經營的傳統鐵路支線,最初是為了運輸自沿線礦坑開採而得的 煤礦 而興建此路線,後來並兼辦客運。 路線資料 [ 编辑] 經營管轄: 臺灣鐵路公司 (原 臺灣鐵路管理局 ) 路線距離: 三貂嶺 = 菁桐 間12.9 公里 [1] 軌距 :1,067毫米. 車站數:7(含起訖車站) 開業時間:1921年7月全線開通. 雙線 區間:無,全線單線. 電化 區間:無. 閉塞 方式:電氣路牌閉塞. 雖然只有一座設在 市道106號 的公路 平交道 ,但仍有無數個行人穿越區,因其單線非 電氣化鐵路 ,眾多民眾也直接在鐵軌上步行。 DRC1025柴油客車 十分車站和大華車站之間. 平溪線的DR1000型彩繪列車. 台鐵工作人員在三貂嶺站領取列車通行權(路牌)到下一段十分站.

  5. 此條目介紹的是 臺灣鐵路管理局 經營路線的列表。. 關於 臺灣 各地的鐵道系統路線,請見「 臺灣軌道運輸路線列表 」。. 臺灣鐵路路線列表 收錄了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略稱臺鐵或臺鐵局,現改制為 臺灣鐵路公司 )所經營的 台灣鐵路 各計畫中、營運中 ...

  6. 路線自 台北站 分歧後逐漸北轉,跨過 基隆河 後又逐漸轉向西北,至 關渡平原 西端再向北轉,最後大致沿 淡水河 右岸到達終點淡水站;另有一支線自北投站向東北分歧至新北投站,稱為 新北投線 。 全線(含新北投線)於1988年停止營運,改建為現今的 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 。 路線資料 [ 編輯] 經營管轄: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 臺灣鐵路管理局. 路線距離:台北=淡水間21.2km. 軌距 :1,067公釐. 車站數:11(含起訖車站;廢止時數目) 開業時間:1901年8月25日全線開通(1915年 大稻埕車站 改為貨運站,起點站改為 北門車站 ,1923年3月2日 北門車站 廢止,起點站改為 台北車站 ,1937年 大稻埕車站 = 台北車站 間正式廢止)

  7. 平溪車站位於新北市 平溪區,為臺灣鐵路公司 平溪線的鐵路車站,在平溪線搭火車的遊客數,平溪車站遊客量排行第二名的車站。 歷史 [ 編輯 ] 1929年10月1日:設「石底驛」 [1]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