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經濟效益評估. 依據以上作業規範臺灣金線連從組織培養苗移植出來栽培在84孔穴植盤放置在罩有紗網的籃框共16籃框栽培3個月選取5籃框各10株苗秤取鮮重1.4公克6個月增加至1.8公克11個月增加至5.0公克苗莖高從4.1公分成長至13.1公分多數苗都有花苞發育已達到收穫期。 以天然栽培市場價格的臺灣金線連鮮品每公克新臺幣10元計價,每籃框可栽植84株,可獲得4,183元-苗木成本420元=3,763元,0.01公頃放置100籃框,可獲得37萬6,300元。

  2. 農傳媒. 20180519. 攝影/黃志勳. 文/黃志勳. 30年前的5月20日一場許多老弱婦孺參與的農民請願活動最後卻演變成橫跨兩天的警民衝突共計130餘人被捕96人被移送法辦最後收押人數近400人成為臺灣戰後最大規模農民抗爭事件這場雲林縣農權會發起的群眾運動有10個縣市農民參與由林國華擔任總指揮蕭裕珍擔任副總指揮提出全面農保眷保肥料自由買賣增加稻米保證價格與收購面積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廢止農田水利會會長遴選成立農業部農地自由買賣等七項訴求由於多數是純樸的農民,雖有部分人曾參與社運,但激烈抗爭可能原本也不在設定劇本中,卻因為一個上廁所的生理需求,意外引爆立法院門口第一波衝突,造成警民對立激化,終至不可收拾。

  3. 開運竹原名青竹,屬龍舌蘭科龍血樹屬,原產於非洲西部,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在臺灣的主要產區為南投、彰化、屏東等地。 一般我們在市場看到的開運竹皆採水耕的形式販售,且枝幹光滑、頂端平整,僅一側有生長枝葉,其實這並非開運竹的原生型態,開運竹在產地通常是以土耕方式種植,每個莖節也都有枝葉生長,那開運竹又是如何變成我們在花市所看到的樣貌呢? 就由台北花市來細細說明。 在產地時,生產者會先將種植在土壤中的開運竹取適當的長度切齊,並將莖節上的枝葉去除,僅保留最頂端的生長芽點,最後將裁切好的開運竹放置到水中馴化,經過一段時間發根後,就是大家在花市常見的開運竹囉! 開運造型和名稱打中人心.

    • 香料:「看不到」卻是料理的靈魂
    • 臺灣每年進口1萬6,000噸香料 多樣化需求刺激新興香料的開發
    • 土肉桂——臺灣香料的明星樹種
    • 羅氏鹽膚木——是鹽分來源也是香料
    • 山胡椒——香茅與檸檬交織的好味道
    • 薑黃——醫療效果受注目

    香料是什麼?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對香料的定義,「香料是泛指不同形態,包括整體、破碎或粉末狀的芳香植物物質。香料在食品中所扮演的角色為調味劑,而其中所含的精油(volatile oil)或其他部分的芳香成分於使用前並不將其除去。」每一個地區、種族都有其獨特的料理,也是重要的文化之一。同樣的食材料理出不同的特色餐點,在其中畫龍點睛的靈魂角色就是「看不到」的香料。 對大部分的香料而言主要是來自於樹皮(如肉桂)、果實(如紅胡椒及黑胡椒)及種子(如肉荳蔻),當然有些亦是利用植物的葉部(如茴香)及莖部(如薑)等。就傳統香料使用量而言,歐洲每人每天的消耗量為0.5克,紐西蘭為1.0克;而據美洲香料貿易協會(The Ameri...

    在臺灣傳統的飲食文化中,我們在料理中也大量的使用香料,不只是在煎、煮、炸中的蔥、薑、蒜、辣椒等,另外胡椒、花椒、八角、肉桂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但現況而言,臺灣的香料來源還是以進口為主,僅有少數的薑類產品輸出,且以日本為主要的輸出國。根據財政部關務署2019年的統計,臺灣進口1萬6,000公噸的香料,進口價格為15億3,700萬元,以2,300萬的國人來換算,每人每天約消耗1.9克的香料。 其中以胡椒類所占比例最高,2019年共進口8,147,396公斤(價格7億7,222萬7,000元),約占進口總值的53.2%,以2,300萬的國人來換算,每人一年約消耗35.4克。接著依序為薑(包含番紅花、薑黃)4,064,270公斤(價格4億6,734萬6,000元)、肉桂類為2,016,038公斤(價格...

    我們熟悉的肉桂香味主要是來自於桂皮或桂枝中的肉桂醛,這個小分子化合物除具有多樣化的生物活性外,也賦予了肉桂迷人的風味。有趣的是臺灣特產「土肉桂」的葉子,就具有高含量的肉桂醛,因此土肉桂葉粉就具有如肉桂粉的特殊香味,可直接當作香料使用。此外,傳統上所使用的肉桂樹皮、樹枝含有具肝毒性的香豆素,其已成為使用肉桂粉的疑慮,相對地臺灣特有的土肉桂則無此問題,應該可藉此優勢推廣到國際香料市場。

    除了肉桂這樣廣泛使用的香料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大力推動的山村綠色經濟作物——羅氏鹽膚木,其實也是中亞地區重要的香料,它是餐廳桌上常見的調味料,可撒在燒烤的肉上,也可撒在洋蔥上當開胃菜。羅氏鹽膚木有其特殊的風味(香醇的蘋果酸),中亞地區的人會將羅氏鹽膚木漿果輕壓後泡水,製成的汁液可作為調味料使用,如做為沙拉醬或直接用來燉魚。一直以來,臺灣原住民把羅氏鹽膚木當做是野外鹽分的來源,也因為如此,在發展山村綠色經濟時,大家開發的角度都將注意力放在「鹽」的角度,而忽略了它的風味,這是相當值得推廣作為異國料理的重要調味料。

    另一個在部落裡極具盛名的香料作物就是山胡椒,其實山胡椒就是泰雅族俗稱的「馬告」,泰雅族語意為綿延繁衍、充滿生機之意,其果實具有香茅與檸檬綜合表現出來的味道,泰雅族與賽夏族也常用於消除宿醉所引起的頭疼、身體痠痛等症狀。筆者曾經探討山胡椒果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成果顯示山胡椒明顯延長小鼠的睡眠時間、減少強迫游泳試驗所產生的不動時間;在高腳十字迷宮試驗中,發現山胡椒果實揮發性成分具有抗焦慮的功用。我們也同時證明山胡椒果實精油具有極強的抗一氧化氮自由基生成的能力,其主要成分「橙花醛」具有顯著的抗發炎活性,顯示出山胡椒果實精油及橙花醛值得進一步研究與開發(Chen et al., 2012)。

    香料雖然對料理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但仍是烹飪過程中的配角,一直到最近,香料在醫療保健功能方面,才逐漸受到重視,其中又以香料植物成分運用於癌症化學預防的主題最受注意。除此之外,關於香料成分對於代謝調節、促進腸胃消化、抗氧化活性、抗發炎活性,以及最近相當熱門的腸道菌叢調節等方面的研究,亦引起研究人員的注意。例如薑黃及辣椒中的主要成分薑黃素和辣椒素,研究指出可影響脂質代謝,辣椒素的攝取可使肝臟快速地排出脂質,能防止脂肪肝的形成,兩者對高血糖和高血脂的老鼠皆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參考文獻請逕洽作者)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5月號 1. 標籤 2. 薑黃 3. 山胡椒 4. 土肉桂 5. 羅氏鹽膚木 6. 國產香料 1. facebook 2. line 3. twitter

  4. 回顧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2年3月公布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的四大目標願景: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與社會轉型,可發現就理想的韌性社會建構而言,除了技術面向的發展外,也被期待能夠透過系統性策略,辨識潛在衝突、降低各種方案策略會出現的矛盾,這攸關公正轉型的討論,恰恰也回應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不遺漏任何一人(leave no one behind)的核心精神。 有鑑於此,本文首先將介紹歐盟鄉村防護(Rural Proofing)的機制,進而透過淨零碳排策略路徑的檢視為例,盼他山之石能對當前國內類似情境的發展有所反饋。 鄉村防護的背景與概念. 過去歐盟的農業政策偏重於貿易,卻造成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失衡的問題。

  5. 其他人也問了

  6. 農傳媒. 20170714. 五顏六色的紅藜,近年席捲養生市場,也掀起搶種熱潮,很多人不知道,紅藜原是原民部落常見的作物,因為莫拉克風災而失去家園的佳暮部落,重新種植昔日門前院裡的紅藜,不僅形塑賴以維生的產業,也找回了一度失落的生活與文化。 「佳暮英雄」叫久了,屏東縣霧臺鄉特用作物產銷班第2班班長柯信雄對外界讚譽早已不以為意,也不願回首那一段搶救佳暮村人的傷心往事。 現在的他,除了擔任產銷班班長,也是霧臺鄉鄉民代表,不僅帶領班員發展在地產業──紅藜、辣椒,更希望有朝一日能與族人回到舊部落,找回昔日的生活與文化。 佳暮部落生產五顏六色的紅藜,並以「虹藜」作為品牌名稱。 超級暴風雨摧毀佳暮村.

  7. www.agriharvest.tw › archives › category農業技術 - 農傳媒

    義大利燉飯在國內餐廳菜單上已不少見,有些餐廳會以國內的一般稉米製作,但部分餐廳仍有製作道地義大利燉飯的需求。臺灣一直以來沒有以燉飯為利用目的育成的水稻品種,也造成國內持續進口「Arborio」和「Carnaroli」這兩個義大利知名的燉飯米,近年進口量穩定維持每年100噸以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