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積電指出,員工的薪酬包含按月發給的薪資、按季結算經營績效發給的業績獎金、根據年度獲利狀況所發放的酬勞(分紅),以及根據全球員工購股計畫所發給的補助金。 台積電依據營運成果並參考國內業界發放水平,決定業績獎金及酬勞(分紅)的總數,其金額與分配方式由薪酬暨人才發展委員會建請董事會核准;每位員工獲派的金額,依職務、貢獻、績效表現而定。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1月19日 · 製程工程師建立製造程式、管理製程,改善提高生產效率、生產良率,並提出節省耗材成本的方案。. 《 比薪水 》的員工分享,台積電的 PE 有大半時間在開會、面對快要滿出來的 hightlight(問題)和信件,再加上常需要在短時間內給出一份報告,Excel、PPT、溝通 ...

  3. 2015年10月14日 · A.總: 以我四年資歷, "全部"年薪 不扣勞健保有60萬 以上 ,其他看你績效職等 和當年台積電賺不賺錢。 (不含加班費,我的績效是普通,這是年薪喔, 包括你的分紅和獎金) 當然年資、績效比較高的聽過70-90萬的,甚至更高的,畢竟有人做20年 以上了。 甚至也聽過技術員百萬傳說。 B.加班費: 加班部分, 一個月最多只能加46小時 。 基本上加班一天都有2000以 上,以上到哪邊要看你是日夜班還有你的底薪。 C.夜班津貼: 夜班比日班多6500的輪班津貼。 D.颱風天、國定假日: 輪班技術員颱風假會當你來加班,會給你加班費,國定假日來上班也會給 你。 算法我就不詳細說了,不過颱風假是2000以上,國定假日是1000多。 但是國定假日要有上班才算喔。

  4. 2024年5月3日 · 根據台積電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的新進員工平均起薪資料,112年聘僱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金額為6萬3900元,111年增加1230元,增幅約1.96%;自109年以來,4年增加1萬5100元,增幅高達30.9%。 台積電112年大專院校學歷新進員工平均起薪為4萬2930元,較111年增加800元,增幅約1.9%;4年來增加9900元,增幅達29.97%。 台積電112年高中及以下學歷新進員工平均起薪為3萬7900元,較111年增加2850元,增幅8.13%;4年來增加6850元,增幅22.06%。 台積電薪酬結構:月薪、業績獎金、分紅、補助金. 隨著新聘博士、碩士及學士組成不同,可能影響台積電各年度新進員工的平均起薪金額。

  5. 2020年6月29日 · 台積電是求職者心中 10 大理想企業之一在這份 223 頁的公司報告書中揭露,今年台灣新進碩士畢業生全年全薪約達 31 個月(本薪),直接員工(工廠員工)總薪資為 26 個月(本薪),每月平均收入是台灣基本工資的 3 倍。

  6. 2019年7月2日 · 證交所曾在 5 月底公布上市公司薪資排名今天公告的平均薪資則是扣除主管職也就是平民版的非主管職員工平均薪資由於此次統計剔除具主管職的員工導致薪資排名重新洗牌平均年薪水準落差也頗大。 以鴻海集團為例,鴻準上月底以含主管平均年薪約 596 萬,稱霸上市公司,但如扣除主管職,員工平均年薪僅 245.7 萬幾乎腰斬;鴻海含主管職薪資平均約 323.5 萬元,比起包含主管職的平均年薪 225.5 萬,整整少了快 100 萬。 金融業年薪破百萬,老字號中華票券奪冠.

  7. 2020年6月24日 · 根據台積電最新出爐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全球員工總體薪酬不含退休金及福利中位數約新台幣163萬元比2018年的158萬元增加5萬元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去年的薪酬也提高估約2.93億元 ,較2018年增加約5800萬元。 此外,台積電同時揭露 去年新進碩士畢業工程師平均整體薪酬 ,除了有12個月本薪、2個月年終獎金外,還有約17個月的現金獎金及酬勞入袋,整體薪酬約為 31個月本薪 。 而在 直接員工部分, 平均整體薪酬則約為26個月本薪,每月平均收入為台灣基本工資3倍,以2018年台灣基本工資2.31萬元來計算, 每月薪資近7萬元 。 根據人力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台積電 台灣廠區整體薪酬在業界前10%水準 ,而其餘地區整體薪酬則位在業界前25%水準。

  8. 2020年12月11日 · 護國神山台積電於 11 月宣布,自 2021 年起調整員工薪酬結構將部分變動薪資轉為固定薪資員工底薪增幅達 20%創下歷年最高調整幅度! 紡織股王儒鴻日前也表示,繼今年 3 月調薪後,即使疫情使得全年營運成長趨緩,2021 年仍將持續調高員工薪資,其中以基層員工的固定薪資調幅最大,而這已是該公司連續第 3 年的調薪。 延伸閱讀: 如何留住優秀的人才? 這 3 件事主管平常就該做,見到辭呈才補救都太晚. 結構扭曲,固定薪資落後越南. 各產業龍頭釋出的薪資調整訊息,不只是為勞工帶來小確幸,更因為台灣多年來萬物齊漲,唯獨薪資不漲,造成人才外流的問題,已經不容迴避。 尤其台積電這類跨國業者,若有企圖心要保有國際性攬才競爭力,調整薪資結構已經是當前重要課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