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8月2日 · 如果要在台灣買防蚊液,優先找 DEET(敵避)及Picaridin的產品,認明是環境用藥還是人用藥品(看是環保署的字號還是衛福部的字號)。 內文會講到法規,還有國內法產品列表,請花幾分鐘的時間看一看!

  2. 2021年4月15日 · 人體用的防蚊液,不同年齡還是有分可以耐受的DEET濃度,兩個月以下的寶寶,還是用穿淺色長袖衣褲來防蚊最安全! 1. 淺色衣物: 穿著淺色衣物較能減少蚊蟲叮咬。 2. 防蚊用藥: 防蚊液則建議選擇「衛部(署)藥製」或「內衛成製」標示的指示用藥,成分以含有DEET(diethyltoluamide)者的防蚊效果最佳。 須注意使用防蚊液後,建議將雙手洗乾淨,以減少藥物殘留。 3. 勤換衣物: 蚊子偏好叮咬體溫高、二氧化碳濃度高、有體味的人,因此,建議夏天流汗過後可沖沖澡,或勤換衣物,也有助減少蚊蟲叮咬。 而防蚊液該如何正確挑選、使用呢? 該如何正確使用防蚊液才能達到較好的驅蚊效果,避免滿身「紅豆冰」回家? 吳書毅醫師給予以下幾點建議: 1.

  3. 2020年8月7日 · 市面上的防蚊液百百種,有些廣告主打:不「敵避」(DEET)、不刺激皮膚,或是天然精油成份、不傷身。 難道,敵避真的很刺激皮膚嗎? 藥師秋千先說結論,目前經過實驗證實的有效成分,只有兩種:就是「敵避」及「...

  4. 防蚊液中所含有的成分眾多,最常見的有: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伊默寧 (IR3535)。 了解成分的特色和優劣,才能準確地購買到最符合個人需求的防蚊液產品,以下將分別對三種主要成分做詳細說明。 敵避(DEET) 敵避(diethyltoluamide,DEET),又可以稱為「待乙妥」、「敵避胺」或「避胺」,敵避最早在世界第二次大戰之間,被美國軍隊作為農藥用來驅除蚊蟲,而後經過改良,才逐漸於民間普及,能夠預防萊姆病、黃熱病、斑疹熱及西尼羅河病毒。 敵避(DEET)是歷史最悠久,也是目前被認證為最強效的防蚊液成分,因成分取得方便,價格也較便宜實惠。

  5. 2020年6月15日 · 值得注意的是,防蚊產品種類不少,除了普通的防蚊液防蚊外,還有防蚊貼片、防蚊手錶等,但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提醒,防蚊貼片、手環大多也是藉由精油萃取來達到防蚊效果,時效性其實很短,有效範圍也相當有限,用心安的效果居多。

  6. 2019年11月15日 · 此新聞一出,在社群中被大量轉貼分享,從此,台灣人選購防蚊,首要的工作就是確認防蚊液「不含敵避 (DEET)」! 甚至還有部落客把DEET說成是「殺蟲劑成分」!

  7. 2019年12月13日 · 目前在臺灣能購買到濃度較低(安全度較高)且經衛福部核準「衛署藥製號」的DEET防蚊液,例如濃度為12%,適用於兒童及成人,可以選擇有額外添加迷迭香、香茅、薰衣草等香芳精華的配方,提升使用時的清香感,12%DEET的防蚊液防蚊效力約4小時,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