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2日 · 昨日為9月21日,也是「國家防災日」。. 在「九二一」大地震發生21年後的這一天,內政部主導「地震與海嘯防災演練」,經由多種傳媒,發送地震及海嘯來襲警訊;各電視台亦統一推播災害預防訊息,使國人了解政府災防通報管道與類型,並藉此演練各項防護 ...

  2. 近年來,中共肆意破壞臺海兩岸和平與區域穩定。. 中華民國國軍始終抱持「不求戰、但不畏戰」的理念,透過更嚴格的訓練,增強整體國防實力,展現我們具備「能戰、敢戰、勝戰」的堅實戰力,更證明絕對有自信、有決心、有能力因應複雜的區域情勢,貫徹 ...

  3. 2024年4月5日 · 本月3日上午7時58分,花蓮外海發生規模7.2強烈地震,全臺各地民眾都感受到劇烈搖晃,並造成震央周邊地區極大災情。.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立即啟動一級開設,總統蔡英文也偕同行政院長陳建仁,前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視察,了解各地災情及救援應變情形,並 ...

  4. 2024年4月4日 · 記者陳詣涵/綜合報導. 花蓮外海昨(3)日發生規模7.2地震,多處山區道路因落石坍方封閉,雖今(4)日已多處搶通且適逢清明連續假期,引許多民眾在群媒體討論震後是否可上山,國家公園署也回應表示近日非必要因避免上山,若必須進入山區也應特別注意環境安全。 針對社群平臺民眾熱烈討論震後是否可上山,國家公園署對此發佈公告表示,強震造成地貌改變及地質更加脆弱,山區環境極度不穩定,呼籲若還未上山民眾應取消行程,已在山上者則應多架注意自身安全,評估縮短行程或找尋安全路段下山;也強調目前人力優先投入緊急搶修及執行山屋、步道及設施盤查,請民眾非必要避免入山以免發生危險。

  5. 2021年8月10日 · 今天,國家的處境較建軍初期更為艱困,社會風氣更為複雜,國軍的責任,也更為沉重。. 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提到,軍人武德是戰爭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亦是軍隊的無形統帥,將領指揮不到的地方,就必須靠軍人武德來補足。. 在我國傳統兵學 ...

  6. 2022年7月15日 · 105年2月6日凌晨發生的「美濃地震」,造成臺南市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倒塌等災情。 儘管時值小年夜,多位記者即刻停止休假,分從各居住地趕赴災區,與臺北總社記者會合,共同投入採訪任務,並自該大樓周遭平面道路、民房鐵皮屋頂高處取景,以獲得全面完整的影像與資訊。 從發生震災當天至2月14日復原工作結束,記者於春節連假期間未曾稍怠,從早到晚守在現場,掌握最新救援動態,也穿梭地區周邊,拍攝災害收容中心醫療作業、道路巷弄消毒防疫工作,全面見證國軍戮力執行搜救與復原工作,並發布即時新聞及後續深入報導。 國軍即刻救援 忠實呈現. 107年2月6日的「花蓮地震」,讓原本該是國人闔家團圓的節慶氛圍,在天搖地動瞬間崩解,花蓮統帥大飯店、雲門翠堤大樓倒塌、傾斜,造成人員死傷與社會輿情高度關注。

  7. 2023年9月23日 · 經由振動臺模擬地震搖晃情形,進行模型耐震測試,每次「地震」有一分鐘多,震力一關比一關強。 (國研院國震中心提供) 高中組第1名,由新加坡紅山中學團隊作品獲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