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6日 · 香港人通宵排隊買口罩,台灣人用手機app買口罩,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五月中台灣疫情大爆發,原本各公共場所自備一本紙本的所謂「實聯制」,用在疫調上已經名存實亡。 唐鳳一出馬,兩天便做了一個「簡訊實聯制」,「簡訊」即是SMS,既可保障個人資料,也方便快捷,以便疫情調查,成了疫情外出生活的一部分。 本周唐鳳又推出了「疫苗預約平台系統」,排到我打預約疫苗了,上平台登記,10秒鐘即完成,一貫的User Friendly,就算系統每小時有15萬人登記仍保持順暢,怪不得今年東京奧運開幕,代表台灣去東京的官員,又是唐鳳! 關於作家. 遊戲人生: 項明生. 作者簡介: 出身科技界,中年轉旅遊,出書拍節目,剛做YouTuber,疫情後旅居。 遊戲此人生,人生乃遊戲。 追蹤. 查看此作家更多文章.

  2. 2021年12月14日 ·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召開民主峰會台灣代表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上周五發言時一度被消失只有聲音沒有畫面

  3. 2023年6月30日 · 最近我朋友的一篇研究發現,儘管專業評論人對男女主導的電影評價相似,但是在群眾評分中,女性主導的電影會受到更多低分評價,特別是來自男性觀眾的低分評價。 這就好像一種無形的力量,驅使觀眾對女性主導的電影抱有偏見。 第二個根源可能是娛樂圈的「統計歧視」。 在面對才華橫溢的新晉女演員時,因為業內人士明白市場上女性主導的電影相對不賣座的事實,因此在投資與提拔方面可能會顯得躊躇不前。 這種以統計數據為理由的歧視行為,實際上限制了女性在娛樂圈的發展機會,並持續加深了性別歧視的問題。 然而,近年來,隨著女權主義的興起,觀眾的「品味歧視」和娛樂圈的「統計歧視」都有所減輕。 更多的觀眾開始欣賞女性主導的電影,並願意為之付費。 同時,娛樂圈內部也在重新評估女性在影視產業的價值,開始尋找和提拔更多有才華的女性。

  4. 2022年6月12日 · 2022-06-12 21:18:36. 薪酬性別歧視 Google賠逾1.5萬女員工9.2億. 分享: Google就同工不同酬官司同意和解向1.55萬名在職和已離職女員工賠償1.18億美元 (約9.2億港元)。 (資料圖片) Google被女員工指控性別歧視與男同事同工不同酬官司糾纏了5年終達成庭外和解。 入稟一方的律師稱,Google母公司Alphabet將向約1.55萬名在職和已離職女員工賠償1.18億美元 (約9.2億港元)。 這宗集體訴訟案的原告來自236個不同職位,包括經理、工程師、營業代表和學前老師。 她們指控Google對資歷超過工作要求的女員工所付薪酬與資歷不成正比、拒絕晉升她們,以及普遍女員工的年薪較同工的男員工平均少近1.7萬美元 (約13.26萬港元)。

  5. 2023年8月16日 · 當節目中播放週末在洛杉磯發生的搶劫事件時古特菲爾德大肆咆哮將女性描繪成對犯罪軟弱的人並且將此類犯罪歸咎於性別問題 。 他提到「如果所有女性都休假一周並前往金星,會發生什麼事? 還有多少這樣的問題仍然存在? 」古特菲爾德大聲問道。 古特菲爾德承認如果沒有女性也可能會出現新問題,但他自信地認為至少搶劫和累犯將會消失。 在討論過程中,古特菲爾德一度承認,他所說的話可能與珍妮·皮羅(Jeanine Pirro)的想法背道而馳。 珍妮·皮羅是《五人組》的另一位聯合主持人,曾擔任檢察官並擔任過紐約州法官。 「我知道這對法官來說是一種冒犯,因為她像個男人一樣思考。 」古菲爾德說。 《霍士新聞》發言人沒有針對此事回應。

  6. 2023年8月5日 · A:年齡是染色體異常較常見的因素之一,因為女性的卵子在年齡增長時會出現染色體問題。 其他因素可能包括家族病史、暴露於某些化學物質或輻射、某些藥物使用等。 據報道,香港女士患有染色體異常的比例約為1%至2%。 Q:有甚麼篩查及檢測可以做? A: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篩查和檢測方法包括超聲波檢查、羊水穿刺、絨毛膜活檢、經皮穿刺等。 此外,新興的非侵入性產前基因檢測 (NIPT)技術也已經開始應用,可以更精確地篩查出染色體異常。 非侵入性產前基因檢測 (NIPT)透過抽取孕婦的周邊血液,從中分析胎兒游離DNA,10周以上即可安全地篩檢胎兒是否具有染色體異常的狀況。 Q:日常生活可以怎樣預防? A: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露於有害物質、適當管理慢性疾病等,都可以降低染色體異常的風險。

  7. 2020年9月2日 · 現今講求男女平等香港的性別歧視條例保障市民不會因性別而受到歧視但是很多時候一些性別定型觀念仍然充斥於社會不同角落傳媒工作者有責任在發布信息或製作節目時避免製造性別定型的標籤效應有網民對此節目作出負面批評認為將女性角色標籤的手法令人生厭。 可能製作人員亦發覺有不妥當的地方,在隨後播出的集數已作出改善,沒有再提及這些充滿性別偏見的說話或宣傳口號。 性別定型的觀念在香港社會仍是非常普遍,甚至被媒體渲染,我亦相信這並不是個別的事件。 近日我看到傳媒報道,台灣藝人楊丞琳在參與一個網上烹飪節目時,表現了她對煮食一竅不通而被網民批評,說她已是人妻,要努力學好廚藝,又取笑她連蘋果也不會切。 其後楊丞琳在其個人社交平台反駁,叫網民反思是否女人就一定會下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