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28日 · 「直覺」是一種「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知道,但是,我就是知道」的主觀信念。 「理性人」假設遭受挑戰,直覺如何造成決策誤判? 但有趣的是,「直覺」這個概念卻在1980年代開始大反攻,更在過去20年成為熱門的學術關鍵字,引起哲學、心理學與經濟學等學科的關注,因為研究者們發現,「直覺」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決策與判斷,其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人類在做決策與判斷的時候,不總是理性的,反而常常被「直覺」的偏見所左右。 研究「直覺」對決策的影響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是相關領域的先驅 (註) 。 他在大學裡做了許多有趣的測驗,例如,他請學生回答以下推論是否有效: 所有玫瑰都是花。 有些花凋謝得快。 所以,有些玫瑰凋謝得快。 但有些時候,「直覺」比理性更有用.

  2. 《拾月》在台灣解嚴後的第一個10月推出,街頭剩無可抗拒的強颱琳恩,演員與觀眾一起承受暴雨狂風,走在已由戒嚴管制區解禁的海邊,衝撞的再不是看得見的國家機器,而是觸碰看不見的意識邊界,讓社會與劇場同步辯證:冷戰造成的兩岸分斷體制得到解決

    • 四海遊龍1
    • 四海遊龍2
    • 四海遊龍3
    • 四海遊龍4
    • 美國:「居住優先」策略有顯著成效
    • 台灣:3大原因讓政府和社會不去正視無家者居住需求
    • 關注無家者權益的公民團體角色

    事實上,已有眾多證據顯示,積極且優先解決無家者住宿需求的居住優先(Housing First)策略,能十分有效且節省開支地緩解無家可居的問題,尤其是針對長期無家可居者更為有效。在此僅舉兩例:美國猶他州自2005年起,運用居住優先原則推動的相關措施,到了2015年已使長期無家可居的人數從2,000人變成不到200人。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市在2012年推行此策略為主的方案,參與方案者不但相較於沒有穩定住所前有更多收入、更多社會支持、較少被逮捕,而且一年就共省下180萬美元的大筆醫療支出(每位參與者約省下2.9萬美元),其中包括醫院與急診室使用狀況減少70%。 這種始於美國紐約的方案,不以處遇或工作等條件為前提,先提供獨立生活住居,尊重無家者意願,以社區為基礎提供可及性高的支持性服務。在隨機控制設...

    無家者居住需求得不到回應,問題主要出在台灣遊民政策始終被界定為社會救助問題,而非居住問題。政府雖構建一套相對完整、涵蓋廣泛的社福體制,保障極端缺乏維生能力無家者的生命權,但卻無法有效回應所有無家者最迫切的居住需求,而主掌國家居住相關政策的中央營建署與地方都發局,在遊民政策上並未扮演任何角色,甚至也未意識到有此需要。這與國外處理無家可居問題時以「住宅」與「經濟安全」雙軌並重的狀況相去甚遠。學者雖以跨國比較為例提醒政府,但卻不見改善。 現行體制對無家者被剝奪適足住房的基本權利的現象,是消極以對的。個別地方政府雖積極協助租屋並申請補助,但這種協助的前提是穩定就業或具備老人、身障之福利資格,也常限於量能不足與制度排除的問題,而使成效備受質疑。接觸無家者的遊民工作者絕非未體察到此住宿需求,然而,他們努...

    以往,協助無家者的民間力量主要是具宗教色彩或素樸助人觀的慈善團體,團體運作的主力放在提供無家者實質服務或物資,以及驅使他們找工作、住屋以脫離街頭。在過程中,「助人—受助」連帶如本書第五至七章的描繪,不但危殆且對無家者自我形象、尊嚴、彼此信任,產生明顯負面後果。這並不是說外界不需要協助這群身處社會邊緣且經濟極弱勢的群體,但確實應思考如何讓打造的「助人—受助」連帶更為平等、正向且穩定,而你我皆可參與的公民團體在此過程中即扮演關鍵的角色。藉由關注或參與這些公民團體,將能凝聚民眾的進步力量,帶領台灣在無家者權益改善上進入下一階段。公民團體將在以下3個具體面向上起到實質作用: 第一,督促政府採取積極作為,保障無家者權益。 台灣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之所以無法採取積極且適切的作為,究其因在於迎合整體社會保守...

  3. 車站一站一站過去啦 風景一幕一幕親像電影 把自己當作是男主角來扮 雲遊四海可比是小飛俠 ──〈向前走〉,1990. (攝影/林韶安) 林強家鄉在彰化,從小愛玩,卻討厭成群結黨,總一個人跑來跑去。 蹺課是常有的,寧可餓著肚子,把媽媽給的午餐錢拿去坐火車,一個小學生就這樣從彰化跑去台中的百貨公司裡搭電梯玩,晃啊晃的東看西看,開心的不得了。 玩歸玩,也知道要算準放學時間搭火車回彰化,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坐到電話旁,等老師的告狀電話,爸爸那時專注在金工的手藝活,媽媽忙於顧雜貨店,電話總順利被他攔截,天衣無縫。 小學時林強愛看電影,尤其喜歡李小龍的武打片與金髮碧眼的西洋片。

  4. 2021年4月29日 · 許震唐/游牧在溪流的人. 在車上等待工作的王讚成。. 「我們開砂石原料車的,就是在溪底討生活,把砂石當飯吃的人,」靠著方向盤吃便當的王讚成吞了一口飯後說著,他來自宜蘭、有27~28年開砂石車的經驗。. 反射式的動作邊轉著方向盤邊吃飯,還 ...

  5. 2022年11月11日 · 陳子軒/房子不等於家──台灣職業運動與城市的距離. 職棒發展33年,如今六隊除了味全隊之外都有鮮明的主場旗幟,但從球團的行銷策略觀察,職業運動的屬地主義仍未見穩固。. 圖為球迷於味全隊天母主場開賽前在場外留影。. (攝影/黃品維 ...

  6. 2018年12月16日 · 文學. 2005年,雲門舞集第一屆「流浪者計畫」成果發表後,有人問計畫發起人林懷民感想如何,他回答:「重點不是 presentation(發表),我們要看10年後,這些人變成什麼。. 2018年,第一屆流浪者謝旺霖繼《轉山》後出版第二本書《走河》,書寫他從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