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土壤液化問與答. FAQ. 什麼是土壤液化土壤液化是因為砂質土壤結合高地下水位的狀況遇到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導致類似砂質顆粒浮在水中的現象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 更多問與答. More. 各縣市成果. Local survey Results. 滿意度調查. Satisfaction Survey. 對於地礦中心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的評價

  2. 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網站於110年12月30日提供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新版土壤液化潛勢圖資公開查詢服務。 本圖資可提供國土規劃及防災規劃或重大工程選址參考。

  3. 土壤液化 (英語: Soil liquefaction )是 地震工程 的一個術語,指 土壤 因 地震 的壓密作用,造成原本在深層 土壤 的水份被擠壓到表層,土壤顆粒間的有效 應力 下降為零,土壤失去 剪應力 強度,呈現如 液態 的狀況。 當地表承受不住 地下水 的 壓力 時就會破裂 [1] 。 土壤液化主要出現在分布深度較淺,充滿水的 砂質土壤 或 粘土 ,且其底部排水較差。 通常在外力反覆 震盪 下(如 地震 ),鬆散的土壤因受到壓縮,內部空隙減小,而擠壓孔隙水,導致空隙內 水壓 升高,砂粒間的 結合力 減少或消失。 當水壓升高至超過土壤內承受的外部壓力時,加上水分不能從地底排出,就會產生土壤液化。

  4. Q1. 什麼是土壤液化土壤液化是因為砂質土壤結合高地下水位的狀況遇到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導致類似砂質顆粒浮在水中的現象因而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 更多說明. Q2. 土壤液化通常會在什麼地點出現基於砂質土壤與地下水是構成土壤液化的其中兩項要件故土壤液化較容易出現在河川下游的沖積平原及砂質海岸。 更多說明. Q4.土壤液化潛勢圖是怎麼做出來的? 土壤液化潛勢圖的製作是透過蒐集過去國家重要工程建設的地質鑽探資料,並依據國家建築規範要求不同地區的建築設計地震 [註]震度,透過蒐集大量地質鑽探資料與地下水位資料,使用建築法相關規範演算方法,分析在發生約5到6級 (因地區而異)的設計地震時,可能發生土壤液化的輕重程度。 更多說明.

  5. 2016年3月11日 · 要知道發生土壤液化之前必須同時具有以下3大要素才會構成土壤液化的條件1.鬆散的細砂層 2.地下水位高於液化土層 3.強烈的地震. 但是就理論來說土跟水是分開的兩種物質為何會產生液化呢其主要原因在於液化前的砂粒結構」,讓原本的砂粒與地下水呈現穩定狀態但因為劇烈搖晃下而發生改變造成地下水壓上升水就冒上來了。 並非所有地區皆會產生「土壤液化」,其大多發生在下方圖表所示環境,像是:海邊、港灣、近代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等… 現在,你應該有比較了解什麼是土壤液化了吧! 但土壤液化真的會造成如前內政部長所說的四千棟房屋倒塌的不可收拾災害嗎? 在探討這議題前,首先要瞭解的是土壤液化最主要會造成三大災害現象,分別為房屋傾斜、噴砂及地下管線破裂。

  6. 土壤液化 (英語: Soil liquefaction )是 地震工程 的一个术语,指 土壤 因 地震 的壓密作用,造成原本在深層 土壤 的水份被擠壓到表層,土壤顆粒間的有效 應力 下降為零,土壤失去 剪應力 強度,呈現如 液態 的狀況。 當地表承受不住 地下水 的 壓力 時就會破裂 [1] 。 土壤液化主要出现在分布深度较浅,充滿水的 砂質土壤 或 粘土 ,且其底部排水较差。 通常在外力反复 震荡 下(如 地震 ),松散的土壤因受到压缩,内部空隙减小,而擠壓孔隙水,导致空隙内 水压 升高,砂粒間的 結合力 減少或消失。 当水压升高至超过土壤内承受的外部压力时,加上水分不能从地底排出,就会产生土壤液化。

  7. 土壤液化即土壤變成液態好像土壤湯一樣而土壤是如何變成湯狀的呢? 首先,我們先建立一個簡單的概念:土層大多是由砂土、黏土、地下水所組成,一般情況下,也就是當地下水位穩定時,土層有足夠的有效應力 (effective stress)去支撐地表建築物的載重,這是因為土壤顆粒之間產生作用力來承載建築物。 然而,若遇到強烈外力作用,例如:地震,則會造成地下水位急遽上升,地下水充滿於孔隙間,土壤顆粒之間的作用力降低,使得土壤的有效應力趨近於零,此時土壤會毫無承載能力,有如液體般的狀態,此現象稱為土壤液化。 理論上,土壤液化比較容易發生於砂質土壤,因為砂質土壤的孔隙較大,而實際上,各區域是否容易發生土壤液化,還須經過鑽探報告所顯示的土壤物理性質才能判定。

  8. dmap.ncdr.nat.gov.tw › 1109 › disaster-topics3D災害潛勢地圖

    土壤液化潛勢是推估地層容不容易發生液化的可能其做法可以透過蒐集大量地質鑽探資料(地下地質狀況)與地下水位資料進行評估在台灣依據建築法相關規範方法演算分析在發生設計地震(約5或6級因地而異)可能發生土壤液化的輕重程度圖2)。

  9. 土壤液化現象係指土壤因地震的擾動造成原本在砂質土壤內的孔隙水壓力升高土壤顆粒間的有效應力下降為零土壤失去剪力強度呈現如液態的狀況當然這個地震要夠大才會發生液化

  10. 2024年5月17日 · 土壤液化 」 與「 地層下陷 」 的成因有以下兩個要素: 1.鬆軟的砂質地層與高地下水位. 這種土壤和地下水位在一般狀態下,土壤間的孔隙充滿水分,會達到穩定的狀態,所以沒有劇烈的晃動時是看不出有什麼問題的! 2.碰到強烈地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