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夏至 ,是 二十四節氣 之一。 每年6月21日前後(20日~22日),斗指 午 , 太陽 到達 黃經 90°時開始。 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 節氣 。 西元前7世紀,古人用 土圭 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五月中……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漢學堂經解》( ISBN 9787806940235 )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 故謂之至。 夏至日太陽直射點.

  2. 狂歡節,又譯作嘉年華(英語: Carnival ),是為期數星期至數月的重要節期,人們打扮一番後巡遊慶祝,略有街頭派對氣氛。 天主教和東正教教會並不以禮儀慶祝,而是屬於信徒的民間活動;基督新教則無論教會或信徒,一般並不慶祝這個節日。 舉辦細節(如:時間)視乎各國風俗而異,主要慶祝 ...

  3. 夏至 ,是 二十四节气 之一。 每年6月21日前后(20日~22日),斗指 午 , 太阳 到达 黄经 90°时开始。 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 節氣 。 西元前7世紀,古人用 土圭 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汉学堂经解》( ISBN 9787806940235 )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 故谓之至。 夏至日太陽直射點. 夏至日太阳几乎直射 北回归线 , 北半球 白昼最长, 北极圈 及其以北的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形成面积最大的 极昼 区。

    • 仲夏節的別稱:聖約翰節
    • 習俗
    • 聖約翰草

    聖約翰節與仲夏節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名稱,但可視為同一個日子,日期是6月24日,只在夏至後的兩、三天,也就是6月21日或6月22日後的兩、三天,幾乎可將其視為同一個節日。而此節日在基督教文明之前早已存在,而基督教就將其定為聖徒–施洗者約翰的節日,將異教原本就有的仲夏民俗與基督教義互相連結。

    在古代,歐洲的一些人們相信如果在仲夏夜前夕摘取側金盞花等草藥,將具有神奇的治癒效果;當地居民於外出時便點起火炬或篝火,以驅逐野外的孤魂或精靈。直到今日,在英國巨石陣(古代遺址)等地,人們仍會按當地古老的儀式慶祝仲夏節,亦會在慶祝期間點起巨型的篝火。

    仲夏節使用的聖約翰草,在《廈門歲時記》所引文獻中的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中文翻譯為金絲桃、貫葉連翹,學名Hypericum perforatum L. ,而此草對人類有舒緩焦慮和抑制食慾療效的效用。

  4. 夏至 1 後第三個庚日 2 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第三個庚日為入伏,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 3 後第一個庚日前。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由於第五庚日可以出現在立秋日的前或後,故中伏可能為10天或20天。

  5.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稱八位是區分公轉運動對於地球影響的八個關鍵節點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個則反映了四季中更細微的氣候

  6.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冬至節、亞歲,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二個節氣、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 冬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之日,冬至一般都在西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北斗的斗柄指向子,太陽位於黃經270 ,農曆用冬至所在月來定義十一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