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8日 · 建造業及運輸業輸入外勞的特別計劃已開始接受申請,有立法會議員今日(18日)就外培訓機制,建議本地培訓機構與內地院校,以香港標準在內地建立

    • 譚金蓮指無必要另設機制
    • 本港旅遊、餐飲業等恢復速度不快 實質所需人手不如以往
    • 檳城立例禁止輸入廚師避免影響傳統飲食文化
    • 外勞僅兩年合約減業界競爭力

    譚金蓮表示,現時每年批准約3,000名外勞來港,主要為建造業及安老院舍服務,其他行業若有實際需要亦會批准,認為機制一直以來行之有效,政府無必要另設機制。她擔心若全面輸入外勞,或會帶來「黑中介」問題,聘請來港的外勞甚至不懂插喉、餵奶,恐影響市民的利益。

    她又指,經過三年疫情,部份從業員仍持觀望態度,考慮是否重操故業,加上本港旅遊、餐飲業等恢復速度不快,認為實質所需的人手,並不及全面復常的水平,同時從業員亦要接受培訓才可重投市場,建議政府應多管齊下釋放人手重返市場。

    談到澳門模式,譚金蓮表示澳門、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檳城等大量輸入外勞的城市,近年開始感受到苦果,例如檳城便立例禁止輸入廚師,避免影響當地的傳統飲食文化;新加坡亦以高科技及培訓為產業轉型升級。她指,外勞僅屬短期解決方法,並不長遠。

    至於跨境工作方面,她認為過去的外勞由僱主安排食宿,若實行澳門模式將改變性質,甚至引伸其他問題,例如影響本地人才留港發展意欲。她又指,香港作為購物及飲食天堂,提供服務講求質素,認為外勞僅兩年合約會減少業界競爭力,亦難以聘請及挽留人才。

  2. 2023年6月15日 · 閩勞(香港)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先生表示,內地不少人留意到香港有意輸入外勞的消息,每日均有40至50人致電到其公司查詢到港工作事宜,主要問及護理員、建造業工人、及司機等工種。

  3. 2023年4月11日 · 問到香港能否參考澳門做法,讓外勞即日往返香港與內地,譚金蓮則指,這做法帶來的影響會更大,除人員每日流動有機會影響關口運作,她認為在沒有設立限額及時限的情況下,內地人力資源豐富、選擇多,加上這種「跨境工作」的便利,不需要考慮 ...

  4. 2023年6月21日 · 提到政府將放寬補充勞工計劃,未來僱主也可以輸入外勞做侍應,阿珍直言覺得會對婦女求職有很大影響,擔心現時的工作將來也未必會考慮她:「本身都已經難搵,再加埋呢個外勞,僱主多咗選擇,我哋咪更加難。

  5. 2023年8月10日 · 印尼政府推出印傭「零收費政策」,即僱主須承擔原本印傭自付費用,香港僱主聘印傭成本將上升。. 福局局長孫玉菡今日(10日)與署理印尼駐香港總領事Slamet Noegroho會面,對方在會上澄清,安排印傭來港工作的「收費架構並無改變」,又指印尼人力 ...

  6. 2023年6月25日 · 政府宣布兩個行業計劃,並放寬現有補充勞工計劃,原訂計劃下一般不得輸入外勞的26個低技術或非技術職位,將可輸入勞工兩年。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