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2日 · 一家3口靠「股東優惠」免費生活7年!. 背後原來付出巨大代價?. 日本有一家三口靠710種股東優待權益,狂領優惠券,免費生活了7年!. 但原來代價一點也不低。. 股東會領紀念品大家並不陌生,而在日本,還存在一種 「股東優待制度」 :是日本上市公司為吸引 ...

  2. 2023年8月24日 · 分享:.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是每位打工仔女的目標和夢想,但大家數人以為這就是終極目標,因此往往沒有考慮再下一步,原來提早退休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來自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教授Bala Vissa和副教授Winnie Jiang最新發表一項研究 ...

  3. 2023年10月18日 ·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他指出,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忙碌,推遲腦退化的日子。 為何他會選擇「重出江湖」? 他分享退休前後的4轉變。

  4. 2024年2月20日 · 69歲的田昌司本擁有百萬資產,與妻子住在別墅裏. 因為體檢出患前列腺癌,田開始走火入魔揮霍儲蓄. 妻離子散給田巨大的經濟打擊,最後只能獨居在10呎租屋.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道,69歲的田昌司(化名)曾是一名銀行職員,退休後與妻子居住在工作時買下的獨棟別墅裏,田的兩個孩子也都經濟獨立事業有成,分別在東京與大阪工作。 田與妻子每月有26萬日圓(約1.35萬元)養老金,還坐擁3500萬日圓(約180萬元)的退休儲蓄,按理來説應該吃喝不愁,日子相當寬裕。 然而, 一次體檢 徹底改變了田的命運,讓他從豪宅主人跌落到只能在10呎公寓裏悔不當初。 退休患癌信網帖 過度恐慌癡迷偏方.

  5. 2024年5月15日 ·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研究 ,一個成年人的金融知識和素養 在53至54歲時登峰造極 ,理財狀態最成熟、最精明,在信用卡使用、利息和費用方面犯下的財務錯誤最少。. 50出頭正值壯年 ...

  6. 2024年4月1日 · 最後更新: 2024/04/01 09:21. 分享:. 財富自由|7年人工幾乎全作投資 前Google研究員29歲提早退休 分享財自5關鍵. 印度裔美國男子Daniel George在2018年取得博士學位後,曾於Google秘密實驗室Google X工作,及後又在摩根大通擔任副總裁。. 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 ...

  7. 2021年4月21日 · 未來永遠充滿不確定性. 正正因為未來是充滿不確定性,所以長期價值投資才有意義,巴菲特於1979年時,於美國商業雜誌《福布斯》中表示:「不確定性是長期價值投資者的朋友。 」很多時候,我們會擔心不確定性,然而若非短炒的心態,不確定性不是一個影響投資的決定因素。 當別人恐懼時貪婪,當別人貪婪時恐懼. 這句話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他於2008年向《紐約時報》表示,如果某件事看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便需要抱持懷疑態度。 因為太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貪婪,這時候巴菲特認為,一個有智慧的投資者需要恐懼,相反亦然。 一個人最好的資產就是他或她自己. 在2013年,巴菲特接受《Georgia Tech alumni》雜誌訪問,提及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