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8日 · 運動員身上的彩色貼布大有功效! 認識肌能系貼布應用範圍. 日期:2021 年 8 月 18 日 by Heho編輯部. 在奧運賽事上,各國選手身上的肌能系貼紮,再度吸引許多民眾的目光。 肌能系貼布為不含藥性的彈性貼布,運用各種不同的拉力、貼布的剪裁形狀、貼紮方式等,可對人體生理產生不同的作用。 肌能系貼紮 為日本的加瀨建造博士(Dr. Kenzo Kase)所研發,他在美國攻讀脊骨醫師,而後在從事臨床治療時,想要發明一種能延續治療效果的輔助用品,來提供患者更多的幫助。 他深入的研究,最終在1979年,發明了 肌能系貼紮技術(Kinesio Taping Method) 。 肌能系貼紮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輕薄透氣的貼布貼在皮膚上,能對人體產生刺激,進而影響並調節生理功能。

  2. 2018年9月30日 · 因為跟腱炎難以治療,因此預防是免於跟腱炎所苦的最佳解決之道,以下就提供4種預防跟腱炎的方法,讓運動者作參考。 1.熱身運動: 熱身運動可以幫助跟腱「開機」,讓跟腱從靜止的冷狀態下,逐漸變成動態的熱狀態避免肌腱炎磨損的狀態發生;而跑步時逐步加速,也可以避免跟腱瞬時摩擦過度,導致損傷。 2.適度安排運動時間: 安排運動的時間不可過度頻繁和密集,若有疼痛或損傷必須適度休息。 此外,有些民眾會在肌肉疼痛時進行拉伸運動來舒緩疼痛,這樣反而會使狀況惡化,應要避免。 3.扁平足需要慎選跑鞋: 扁平足因為接觸地面的反作用力的關係,容易使跟腱受傷,在跑鞋選擇上,應該要準備特殊足弓的鞋墊或跑鞋,預防跟腱炎發生。

    • 身體面向的健康
    • 心理面向的健康
    • 靈性面向的健康
    • 結論

    先不說環境物質,我們吃進來的東西,可想而知會直接對我們體內會造成影響。不是只有在營養方面的不均衡可能導致肥胖,進而造成胰島素抗性、產生三高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之外。飲食的料理方式?人工合成調味劑?油炸物次數?用什麼方式製作的醃製物?都有研究指出這些都可能與體內自由基的生成、進而影響到基因變異或者我們人體免疫方面的分子調控有關。 雅得麗生活診所陳彥伯醫師指出,他自己在醫院工作的時候才熬夜值班或者壓力太大,都會感受到腸胃還有右上腹的不舒服。就是一種說不上來的奇怪感覺,做了健康檢查,都正常。腸胃科醫師的朋友建議他這可能是有形無形的壓力,建議他可以紓壓或者找中醫調理一下。而他確實在調整作息跟服用中藥一段時間後症狀有改善。中醫師也提醒陳醫師在日常作息跟飲食的注意事項。以中醫師觀點,一些功能症狀的出現如果...

    在我們周遭心理方面疾病的患者比例似乎也有所增加。除了大家知道憂鬱症、強迫症等等需要身心科醫師藥物介入治療之外,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來自內在跟外在的壓力。面對這些壓力,有沒有自己一個人可以做到的、讓自己心理壓力消除的充電方式?像是早起自我的對話跟正向鼓勵、聆聽令人產生好能量的音樂、讓自己開心的一些活動。當然跟親朋好友一起聚會可以讓自己充電,只是碰到沮喪挫折時、親朋好友不一定都在身邊或有空,所以自己的「療癒、鼓勵」也是很重要的,要先懂得照顧自己。 另外有時候我們不見得做錯或做不好什麼,但是外來的一些刺激或反應也會影響到自己。這些「卡住」的點,時間久了,可能會造成壓力或日後的「憂鬱」,進而造成身體免疫方面的影響或癌症 。在台灣目前身心科診所相當普及,有些診所有合作的心理諮商師;坊間也有芳香療法、藝...

    這部分除了直覺聯想到的「信仰」之外,陳醫師個人認為還有「感知」:包含對自己內在跟對外在。我們能不能「察覺」自己目前的身體跟心理狀態,做出必要調整?能不能感受到某位我們日常相處的人的身心狀態?面對我們不能改變的事情,我們可以怎麼調適來面對?我們的信仰是什麼?我們周圍有沒有其他有智慧的長輩或支持,可以幫助我們體認到這部分?讓自己在心理平靜的狀態下、讓身體有力量在一些情況下依然做我們該做的。

    健康不是單一面向,「身心靈」彼此會互相影響,在沒有症狀或「亞健康」的狀態,我們還是可以確認一些項目來維持自己的「健康」。 文/陳彥伯醫師,本文授權自陳彥伯醫師。 延伸閱讀 心理健康跟生物時鐘有關係!早起1小時患憂鬱風險降低27% 女性30歲之後的「健康4階段」!劉博仁醫師提醒:要注意不同的身體健康 《週末心理話》了解冰山理論,挖掘 6 個你沒察覺過的心理層面!Part 2

  3. 2023年10月3日 · 運動前熱身的 4 大好處. 熱身運動可以幫助你的身體做好準備,以應對更劇烈的活動,並使運動變得更輕鬆。 熱身的一些好處包括: 增加靈活度 :擴大關節活動範圍,有助於更輕鬆、正確地運動。 降低受傷風險 :幫助身體放鬆,進而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增加血液流動和氧氣供應 :讓肌肉在進行更高強度運動之前獲得所需的營養。 減少肌肉緊張和疼痛 :熱身使肌肉變得溫暖和放鬆,有助於在運動時減少疼痛或僵硬感。 藉由運動前的熱身達到暖機的效果,也改變早期靜態伸展作熱身的觀念,用新穎觀念與實際的行動,讓運動能更加順利,有更好的運動體驗。 參考資料:1. 運動前應該做「靜態伸展」而不是「動態熱身」?

  4. 2020年1月14日 · 圖片來源pexels 「間歇式健走」的優點在於讓身體承受適當負荷,藉此提升肌力強度,尤其讓各種年齡層都適合,健走完明顯更有活力,超過5200人實際參與,成功率超過九成以上!不但兼具瘦身和美肌效果,還能改善血壓和血糖值,每天30分鐘,比慢跑更

  5. 2021年5月14日 · 圖片來源:經《膝關節修復全書》,采實文化出版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先天性風險因素 骨頭的形狀:每個人的脛骨和大腿骨的輪廓(或說曲線)都不太一樣。

  6. 2020年10月24日 · 如果難以保持平衡,可以將折疊在上面的腿輕輕點在地板或是瑜伽磚,也可以先練習背對著牆站立,用牆壁支撐著你的軀幹。 保持站立腿膝蓋彎,避免鎖死膝蓋。 雙手捲在一起之後,如果差一點點無法合掌,請嘗試讓交疊在下面的手抓握上面手的大拇指,也可以選擇讓雙手互抱在胸前。 腳捲在一起之後,如果腳趾無法勾住小腿,請將上腿交疊在下腿的大腿上面即可,請將注意力放在保持平穩站立,平時可以多加強髖與臀腿的靈活鍛鍊。 進階: 吐氣時慢慢傾斜,身體向前彎曲,將小手臂靠在大腿上,保持幾次穩定呼吸,再於吸氣時輕輕帶回後鬆開手腳。 圖片來源:經《當中醫遇上瑜珈》,常常生活文創出版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 內容授權自《當中醫遇上瑜珈》,作者為何雨涵 (Katie)、何穎盈,常常生活文創出版。 文/江宏倫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