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文章2024年6月7日更新)2024年(113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將在6月7日寄送成績單,會考成績查詢系統網址將在當日8時開放,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布113年 ...

  2. 2024年2月27日 · 大考中心副主任岳修平表示,113學年學測共計12萬172人報名,比111學年增加,其中應屆考生14412人是近3年最多;學測國文、英文、數A、自然等考科 ...

  3. 2023年2月27日 · 本次的學測國文綜合測驗,文白比例的調整、題型的改變、文的多元性等方面,相較於過往的迂腐守舊,都有十分大的進步,惟少數出題者應跳脫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2月23日 · 一鍵快速查詢考試結果. 大考中心指出,今天上午9時起, 考生可到大考中心網站的學測專區、或以電話語音查詢成績,紙本成績單將由集體報名單位(例如高中)轉發,個別報名者則直接寄到通訊地址。 考生報名時如果有填寫行動電話號碼,今天上午就會接到成績簡訊。 申請補發成績通知單時間為2月24日到3月2日止,有須要的考生請留意時間。 112學測五標對照表。 (圖/取自大考中心官網)...

    • 「混合題」意在銜接「素養能力」第二階段的「表達說明能力」
    • 國綜混合題的命題型態:從「選擇題」到「簡答題」的題組模式
    • 國綜混合題「非選手寫題」的作答策略:簡單、明確、完整

    因此,做為108課綱「素養能力」的期末考,111學測新設「混合題」的用意,無非是要強迫台灣的學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歷程中,盡量掌握這個「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說明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過去教育比較重視固定性的「知識」,認為學習的目標,就是升學考試範圍內的「專、精、熟」。影響所及,造成多數學生只想立刻得到一套「標準答案」的「結果」,無形中養成了思考的惰性,而不曾留意建構一套創新獨特的「思考過程」。然而,忽略了創新的「過程」,就不可能得到創新的「結果」,遑論發展台灣社會面對未來挑戰亟需的創新能量。

    而「混合題」的設計,便可視為台灣的高等教育學者,企圖用「考試方式」影響、再造「學習過程」的初步實踐。以學測國文科國綜試題的「混合題」為例,國綜混合題的題型設計,係以「題組」的概念呈現,形式上通常表現為:「『引文』+一題『選擇題』+兩~三題『非選手寫題』」。其中「非選手寫題」的部份,順序在「選擇題」之後,在題型設計概念上屬於「選擇題的進階延伸」,在作答內容上則可視為「簡答題」(詳後)。根據大考中心的資料,國綜混合題「非選手寫題」的設計目的,在於讓考生判斷「選擇題」正確答案之餘,進一步用「非選手寫題」的方式,引導考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以評量考生的「思考歷程」及「表達說明能力」。

    講了那麼多,到底108課綱的考生,該如何應對國綜混合題的「非選手寫題」?以下將分析國綜混合題和國寫作文題的差異,並提供混合題的作答策略。 很多同學搞不清楚國綜混合題的「非選手寫題」,與國寫「知性題的第一小題」,究竟有何不同?其實最根本的差異,來自於兩種題型的「規定字數」不同,連帶表現在兩者所要求的答題方向,彼此間也有所不同。 簡單說,國綜混合題的「非選手寫題」=「簡答」題,大致可分為兩種規定的字數:5~10字、20~30字。簡答題的重點,就是用「簡單」、「明確」的方式,「完整」寫出題意所要求的內容。只要能在規定的字數內,完成「簡單」、「明確」、「完整」的答題目標,就不用勉強寫好寫滿規定字數,因為多寫多錯,反而畫蛇添足。另一方面,國寫「知性題的第一小題」=「摘要」題,摘要題則務必寫好寫滿題目指...

  6. 2017年2月4日 · 106大學學測國文、英文科選擇題閱卷啟動,大考中心動員共389名教師,為12萬多名考生評分。. (資料照,顏麟宇攝). 106年學測國文、英文科 ...

  7. 2024年1月19日 · 今年度學測1月20日至22日登場,報名人數總計12萬195人,是歷年第3低;第1天考數學A、自然,第2天考英文、國綜、國寫,第3天考數學B、社會,考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