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27日 · 每年學測國文綜合測驗,最讓學生頭疼的莫過於文言文,然而此次的選文文言文與白話文各占一半左右,大大降低了文章理解難度,但同時文章的 ...

  2. 2 天前 · (文章2024年6月7日更新)2024年(113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將在6月7日寄送成績單,會考成績查詢系統網址將在當日8時開放,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布113年 ...

  3. 2023年2月27日 · 國家文學的意義是讓學生透過閱讀各領域作品吸收新知、自我探索乃至啟發思辨,因此九流十家等古典思想,應是以「思想」為角度教授,而非仍將儒家奉為正統、教條式的背誦;甚至可與西方哲學相互比較,刺激學生思辨各種可能性,也更符合多元素樣的內涵。 展望未來....

  4. 其他人也問了

    • 「混合題」意在銜接「素養能力」第二階段的「表達說明能力」
    • 國綜混合題的命題型態:從「選擇題」到「簡答題」的題組模式
    • 國綜混合題「非選手寫題」的作答策略:簡單、明確、完整

    因此,做為108課綱「素養能力」的期末考,111學測新設「混合題」的用意,無非是要強迫台灣的學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歷程中,盡量掌握這個「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說明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過去教育比較重視固定性的「知識」,認為學習的目標,就是升學考試範圍內的「專、精、熟」。影響所及,造成多數學生只想立刻得到一套「標準答案」的「結果」,無形中養成了思考的惰性,而不曾留意建構一套創新獨特的「思考過程」。然而,忽略了創新的「過程」,就不可能得到創新的「結果」,遑論發展台灣社會面對未來挑戰亟需的創新能量。

    而「混合題」的設計,便可視為台灣的高等教育學者,企圖用「考試方式」影響、再造「學習過程」的初步實踐。以學測國文科國綜試題的「混合題」為例,國綜混合題的題型設計,係以「題組」的概念呈現,形式上通常表現為:「『引文』+一題『選擇題』+兩~三題『非選手寫題』」。其中「非選手寫題」的部份,順序在「選擇題」之後,在題型設計概念上屬於「選擇題的進階延伸」,在作答內容上則可視為「簡答題」(詳後)。根據大考中心的資料,國綜混合題「非選手寫題」的設計目的,在於讓考生判斷「選擇題」正確答案之餘,進一步用「非選手寫題」的方式,引導考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以評量考生的「思考歷程」及「表達說明能力」。

    講了那麼多,到底108課綱的考生,該如何應對國綜混合題的「非選手寫題」?以下將分析國綜混合題和國寫作文題的差異,並提供混合題的作答策略。 很多同學搞不清楚國綜混合題的「非選手寫題」,與國寫「知性題的第一小題」,究竟有何不同?其實最根本的差異,來自於兩種題型的「規定字數」不同,連帶表現在兩者所要求的答題方向,彼此間也有所不同。 簡單說,國綜混合題的「非選手寫題」=「簡答」題,大致可分為兩種規定的字數:5~10字、20~30字。簡答題的重點,就是用「簡單」、「明確」的方式,「完整」寫出題意所要求的內容。只要能在規定的字數內,完成「簡單」、「明確」、「完整」的答題目標,就不用勉強寫好寫滿規定字數,因為多寫多錯,反而畫蛇添足。另一方面,國寫「知性題的第一小題」=「摘要」題,摘要題則務必寫好寫滿題目指...

  5. 2024年2月27日 · 大考中心副主任岳修平表示,113學年學測共計12萬172人報名,比111學年增加,其中應屆考生14412人是近3年最多;學測國文、英文、數A、自然等考科 ...

  6. 2017年2月4日 · 106大學學測國文、英文科非選擇題閱卷啟動,大考中心動員共389名教師,為12萬多名考生評分。. (資料照,顏麟宇攝). 106年學測國文、英文科非 ...

  7. 2022年2月21日 · 學測國文考題中的「古代紓困案」,引用《三國志》曹操在瘟疫流行後所頒布的法令。. (示意圖/取自imdb). 111學年度的大學學測已經結束,每年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