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已導致2人死亡、4重傷的台北「寶林茶室中毒案」,令全台人民過去一個多星期陷入食安恐慌。. 上週四3月28日晚上8點半,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緊急 召開記者會 ,宣布從第一名死者體內首度驗出劇毒「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原譯「米酵菌酸」)後,迄今不僅已 ...

    • 器官配對不相容也能移植?
    • 技術不是問題,醫療費用才傷腦筋
    • 洗腎vs.換腎 在台灣孰優孰劣?
    • 沒有人想要一輩子洗腎
    • 台灣現況:當洗腎、屍腎移植存活率比美國高許多⋯⋯
    • 附註

    目前實證可行的方法,就是在進行移植手術前,透過「血漿分離術」(Plasmapheresis),分離出體內會攻擊新器官的抗體──像是把會產生攻擊性的漿細胞,替換為能夠抑制感染的白蛋白(Albumin),讓身體不會對新器官產生排斥反應。 這種移植前的作法稱為「去敏化」(desensitization),視患者情況,可能需要幾天到數週時間,腦死後捐贈的器官不能等這麼久,所以適合運用在活體捐贈。 臨床實務顯示,病患移植後重新生成的抗體,比較不會排斥新器官,若手術後病患仍有排斥反應,可以持續一段時間的去敏治療,服用抗排斥藥物(免疫抑制劑),同樣能改變身體對新腎臟的防禦機轉。 參與研究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賽格夫(Dorry Segev)強調,研究資料清楚說明,腎衰竭患者除了苦等(不到)腦死者的器捐,如...

    不相容的腎臟移植,在美國技術上已十分成熟,而且美國的活體器官捐贈觀念開放,法律也不同於台灣,並沒有限制五親等才能捐贈器官,不過,醫療費用負擔仍令人卻步。 在美國,若無醫療保險,腎臟移植手術約10萬美元(約新台幣323萬元),術前去敏治療──血漿置換術(Plasma Exchange)另需1~3萬美元,術後每年抗排斥藥物約需1萬美元。移植一個不相容的腎,至少花費400萬新台幣。 不過,就長期來看,換腎的醫療費用,仍比洗腎划算許多,因為洗腎一年的費用,就等於一次換腎手術。 腎臟病普及率全球第一的台灣,在不相容腎臟的移植技術上,表現如何呢? 去敏治療在台灣其實並不陌生,台大、成大、榮總、長庚等研究型教學醫院,都多次成功完成「血型不相容」的腎臟移植,李伯璋估計,應有100個左右成功案例。至於「組織型...

    台灣人會選擇洗腎的患者,多半是等不到腎。腎源不足外,多數人會擔心手術失敗、或抗拒服用排斥藥物;加上傳統觀念影響,台灣每年腦死器捐人數約100~200左右,比例遠低於歐美國家,等待換腎時間平均 4~5 年。而病人、親屬、醫生間往往不願多談活體移植(親屬捐贈)的問題,也讓台灣腎臟移植率僅有美國的六分之一。 多數腎友為了「活下去」,寧可選擇洗腎度日,不管是每週3到4次的血液透析(HD)、或是每天4次的腹膜透析(PD),作息與飲食都需小心控制,相當程度失去行動自由。 即便如此,美國資料顯示,40歲以上腎衰竭患者,兩年存活率約8成,洗腎對高齡病患的負擔更大,60歲以上洗腎病人平均餘命不到5年。腎臟移植後的壽命,卻能延長10~15年。

    從科學統計來看,對於不幸遭遇腎衰竭的病友來說,比起繼續洗腎,接受移植除了確保更長的存活率,也有機會恢復生病前的生活品質。 罹患慢性腎疾多年的紐奧良的律師史密斯(Clint Smith),腎臟疤痕組織讓他的腎臟完全失去功能,2004年他先接受弟妹捐贈的一顆腎臟,但6年半後那顆腎臟再次失去功能,他被迫洗腎度日──每週4次、每次費時好幾個小時,終結了他的正常生活。 得知實驗性的「不相容之活體腎臟移植手術」後,他想接受手術一時間卻沒有捐贈者,直到久未聯繫的大學同學得知他的病情,主動接受醫院評估,符合資格後捐出自己的腎臟。 捐腎的大學同學花了6個月時間才完全復原,但挽救史密斯脫離洗腎生涯,恢復昔日活躍生活,術後至今4年新腎臟功能正常。且另有相關研究顯示,捐腎者的健康情況不受影響,恢復後體能狀況與其他人...

    對於不相容活體移植的長期存活率,優於屍腎移植、洗腎病患,美國這份統計結果,能否在台灣帶來改變性的影響? 同時擔任台南醫院院長的李伯璋認為,台灣應該在活體腎臟移植上加緊努力。但台灣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林口長庚副教授主治醫師江仰仁則強調,台灣接受屍腎的患者與洗腎患者的存活率,都比美國的活體捐贈存活率高出不少;洗腎的高存活率讓台灣的病患與親屬考慮活體移植的時候,態度更加保守,畢竟捐腎雖然無礙健康、卻也沒有什麼幫助,患者積極不起來。 針對台美兩地的腎臟移植存活率的落差,江仰仁認為,原因在於台灣的醫療環境比美國好很多,對於移植病患的病情變化,醫生比較能即時掌握、醫治,推估台灣患者的存活率因而領先美國許多。在活體捐贈觀念未能推廣的現階段,江仰仁提醒,無需對洗腎、屍腎移植感到悲觀。 台灣腎源不足,...

    1. 器官捐贈者、受贈者之間,可能會因為血型、組織型態(tissue typing)不相容,在移植之後產生排斥反應。不同血型之間的排斥問題無需多言,而組織型態則是指「人類白血球組織符合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s)」所造成的免疫排斥反應。 HLAs由細胞核第六對染色體所決定,在免疫系統中負責分辨敵我。HLAs分為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前兩者會影響T細胞、B細胞的作用,第三型與免疫辨識無關。 舉例來說,捐贈者的組織符合抗原鑑定為HLA-A2、A11、B60、B61、DR2和DR3;而受贈者的組織符合抗原為HLA-A2、A24、B46、B57、DR3和DR8,那麼彼此有4個不相符合。 若捐贈與受贈者的三對(6種)HLA都相符,就是最適合的配對(簡稱無錯配)...

  2. 2018年1月24日 · 我覺得環檢所應該要一個品管品保的機制去查核,政府要花錢,照他(第三方檢驗)的方法實際去做一次,再比較看看沒有落差。 負責監督第三方檢驗機構的是位於中壢的環檢所。

    • 尿尿液有泡泡1
    • 尿尿液有泡泡2
    • 尿尿液有泡泡3
    • 尿尿液有泡泡4
    • 尿尿液有泡泡5
  3. 2023年6月19日 · 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一般報告上另有一檢驗項目「肌酸酐」(Creatinine),那是用來看尿液是否太濃或太稀,因為尿液不像血液是屬於生理恆定成分,易受喝水量影響成分之濃度,所以此一項目雖非主要項目,卻是尿液報告必須呈現與對照判斷的重要解讀 ...

  4. 2020年9月9日 · 然而,血清中物質龐雜,好的抗體、但也帶有不好的抗體,一定安全風險,打到另一人體內時,可能引發不好的過敏反應;此次COVID-19,國內尚未使用康復者的血清作為救治使用。

  5. 2020年3月10日 · 小柔說,她和朋友聚會時,會先鎖定幾間笑氣純度較高的賣家,確認時價後,再打電話下訂。. 使用時每個人輪流將笑氣灌進氣球裡,一人抱著一顆大氣球吸食,不時人尖叫、人把氣球灌爆,人叼著氣球睡著,場面總是脫序又失控。. 更大的誘因是,笑氣既 ...

  6. 2020年10月16日 · 張元植/茅廁頓開. 2019年,政府宣示山林開放的政策基調,但當民眾來到荒野,首先得滿足的是吃、喝、拉、撒的基本需求。. 如何將人類生存基本需求所產生成本,與親近山林之間取得平衡,考驗每個登山客對山林永續的理解與公德心。. 圖為嘉明湖稜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