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目前中國等國家使用的禽流感疫苗是死毒疫苗連一洋說死毒疫苗存在病毒全組基因為病毒基因重組變異提供很大的機會但目前動物疫苗的製作技術已提升很多動物用載體疫苗已相當商業化例如雞隻有一種傳染性華氏囊炎IBD),其疫苗就是載體疫苗以馬立克病的疱疹病毒當載體把可使雞隻產生保護性免疫反應的抗原帶入即可使雞隻獲得對抗IBD的保護力這支疫苗已商業化生產廣泛用於養雞場。 連一洋表示,如果要打禽流感疫苗,現有的死毒疫苗造成病毒基因重組的風險較高,確實有疑慮,且效果似乎有限,因為中國、越南等有打疫苗的國家,還是照樣有禽流感疫情,目前,禽流感的載體疫苗尚未商業化上市,但載體疫苗在動物用疫苗市場已是成熟的技術及商品,研發禽流感的載體疫苗不是難事。

  2. 原來光是製造流感疫苗全球就有上千萬顆的胚胎蛋市場。 這些胚胎蛋必須由無菌科技農場中飼養的雞隻孵化,門檻高、售價也水漲船高。 臺灣生醫業者國光生技近年來逐步拉高在地採購比例,而保富潔淨農場就是去年剛加入的胚胎蛋供應商。

  3. 巴斯德在實驗室裡製造實驗疾病後他立即尋找方法削弱微生物來製造動物用疫苗並在法國所有畜牧界推廣巴斯德的第一件作品是家禽霍亂fowl cholera疫苗。 他發現雞隻接觸弱化的細菌後,會對疾病有抵抗性。 隨後於1885年開發狂犬病rabies疫苗並於1887年創立了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成功從動物醫學過渡到人類醫學領域。 不僅衛生學家對巴斯德深信不疑,「巴斯德」一詞在法國人的文化中,已代表現代安全社會的象徵。 而臺灣動物用疫苗研究起因於早期牛瘟疫情,當時牛隻死亡慘重,有關單位於1904年在屏東各地實施牛瘟血清注射試驗,成果頗佳。 1905年於阿猴廳(今為屏東)設立牛瘟血清作業所,是臺灣動物用生物藥品研發、製造機構的開始。

  4. 中興大學名譽教授謝快樂指出禽流感強病毒株每年有變化不是進口疫苗就可適用國內疫情且禽流感疫苗只能用死毒疫苗製作疫苗有效性劑量要達10的8次方強毒株培養困難製造疫苗難度高使用疫苗或許可維持蛋雞生產具有經濟效益但蛋雞會排

  5. 立委蘇巧慧質詢農業部以中國施打禽流感疫苗為由拒絕中國雞蛋進口容易造成民眾會認為有打疫苗才是做得好的誤會但國際標準是不以疫苗防治禽流感中國不照著國際標準防治禽流感故從來不是國際認可的非疫牧場區因此臺灣從未自中國進口雞蛋

  6. 其中,全球雞肉最大出口巴西,至今從未有過家禽感染禽流感的案例,關鍵在於政府和企業從上到下都嚴格要求生物安全,除了基本的硬體建設,落實建立隔離帶,人員動線管理、消毒,以及政府未雨綢繆的野鳥監測計畫,都巴西能維持完美非疫區紀錄的 ...

  7. 禽流感疫情在臺灣已持續多年農方政策是不施打疫苗同時撲殺受感染的家禽且一直以來臺灣的禽流感都是H5N2亞型病毒的天下長期監測國內禽場雞鴨鵝血液中抗體種類的防檢局一直到去年底才在部分監測點的家禽血液中陸續發現H5N5抗體至於抗體是怎麼來的? 是偷打疫苗? 還是偷打免疫血清? 防檢局也還在了解中。 海巡署指出,這次查獲10桶5公升,以及容量250至2000毫升不等的29瓶非法禽流感疫苗,是否與H5N5抗體來源疑雲有關,防檢局坦言現在還沒看過那些被查扣的物品,需要進一步確認。 防檢局統計,108年禽流感疫情以H5N2及H5N5亞型為主,總共有84個禽場發生;今年至6月2日止,疫情仍以H5N2及H5N5亞型為主,有38個禽場發生,主要感染陸禽(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