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龍影大模型由天壇醫院放射科教授劉亞歐團隊聯合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葉初陽張美慧團隊合作研發它是基於天壇醫院放射科超過百萬的優質醫學影像圖像資料以及數十年專業影像診斷經驗建立起來的多名資深人工智慧專家訓練它超過3年。 如今,「龍影」大模型的實體代言人之一—「小君」已經可以針對腦部、頸部和胸部等十多個部位的腫瘤、感染等上百種疾病,給出診斷意見。 經過近千例病例驗證,「小君」的「一眼」診斷準確率超過95%,而他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全面的放射科醫生。 劉亞歐說:「我們將繼續訓練他掌握對CT和X線影像的報告解析和診斷,並且進一步通過圖像生成影像診斷,通過不斷學習和反覆運算,他的夢想一定可以實現。 不僅醫術好,「小君」的體力也絕非常人能比—可以「7×24小時」不間斷工作。

  2. 2009暨2010年我國網路通訊產品產銷分析 (2009) 2009年全球WLAN產業發展現況與展望 (2009) IEK產業情報網,為工研院 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產科國際所)所成立,藉網際網路之便及電子化服務平台,提供各界最豐富、精闢的產業情報與專業顧問 (IEK Consulting)服務。.

  3. 2024年3月19日 ·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2023年臺灣IC產業產值達新臺幣43,428億元(USD$139.2B),較2022年衰退10.2%。其中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10,965億 ...

  4. 產科國際所協助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向行政院科技會報提案並獲認可,形成2020年3月的科技會報規劃「 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 」科技戰略計畫,支持中小微型企業數位轉型,透過優化政府雲服務、發展產業雲平台等方式,驅動商業模式創新,達到擴大海外市場與帶動勞工薪資成長的目標。 此次紀念合輯的封面設計,是以在空中揚帆的飛船,引領臺灣各個城鄉往前邁進新藍海,成為全世界的領航者,來闡述《 揚帆2020,領航2030 》的主題。 透過這個意象,也是要表達產科國際所在歷經二十年的草創設立及茁壯發展後,要在未來十年,協助臺灣產業科技創新與價值提升,成為全世界的關鍵夥伴,幫助全世界達到2030年兼顧 經濟成長、社會包容、環境永續 的願景及目標。

  5. 前瞻視野,產業科技創新. 從2000年史欽泰前院長創立IEK開始,今年產科國際所已經滿20歲了。 為銜接工研院的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我們將2025年的願景設定為:「促進臺灣產業科技創新與價值提升(Inspire Science-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Value-up for Taiwan Industries)」,並負有四項重要任務:Technology Scouting—掃描前瞻科技與新興應用市場、Ecosystem Networking—連結全球創新生態網絡、Strategic Partnering—結盟科研策略夥伴共創未來、Capability Boosting—提升臺灣產學研整體的創新科技研發能量。

  6. 台灣自1976年在台灣政府大力支持下,由工研院從美國RCA引進CMOS技術後,開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培養眾多半導體產業領袖人才,許多台灣半導體公司不斷成立,成就今日台灣半導體產業二兆元產值規模。 台灣自從台積電從事晶圓代工起,便逐步發展成目前上下游垂直分工之產業結構。 上游至下游依序為IC設計、IC製造、IC封測,其中IC製造主要以晶圓代工與記憶體製造為主。 垂直分工與產業群聚使得台灣IC產業擁有彈性且速度快、客製服務、低成本之競爭優勢,加上產能規模之擴大,目前台灣晶圓代工產值市占率全球排名第一名。 台灣IC封測產值市占率全球排名第一名。 台灣IC設計產值市占率全球排名第二名,僅次於美國。 台灣記憶體產值市佔率全球排名第四名。

  7. 張慈映 (Tsz-Yin Chang),現任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生活與生醫組組長,擁有APIAA資深產業分析師認證。 具備多年醫療器材、健康照護服務、高齡社會議題及健康照護產業研究以及消費者研究之相關經驗,長期參與民間公司、政府部會、研究單位委託的各類研究計畫。 曾任院內前瞻計畫、鼓創計畫等先期技術研究主持人,引領技術前瞻、消費研究與產業議題,也擔任政府大型計畫主持人、民營客戶委託顧問案負責人,對於政府政策、產業與企業策略皆有深入而獨到的論述與見解,並常應邀國內外演講,發表文章,研究產出已經成為產官學研、新聞媒體各方引用與參考的依據。 並曾在經濟日報、工商時報等媒體定期發表專欄文章,也受邀至東森亞洲台、中天新聞台、民視新聞台等電視媒體與電台發表產業論點,成功引領產業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