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30日 · 1987年生於台北畢業於Visual Arts Osaka專門學校寫真學科現為自由攝影師創作以街拍靜物和地景為手段大部份取材自生活周遭。 工作內容則以活動、劇場、雜誌與商品攝影為主,為台北金馬影展長期合作攝影師。 2016年以〈V.F.行星系──蔬果之宇宙異想〉一系列蔬果靜物照獲得「TIVAC攝影獎」評審獎,同年《台北再會》街拍作品獲得「日本清里寫真美術館 Young Portfolio Acquisitions」(YP16)永久收藏。

    • 傳統攝影的回望
    • 紀實攝影的拓展:張乾琦
    • 美學遮蔽現實?

    當我們進入展場,還是會發現《微光闇影》仍有不少偏向攝影傳統的「歷史見證」或「個人美學表現」。比方說,沈昭良的經典紀實《玉蘭》、潘小俠喝茫在艋舺的晦暗街拍《艋舺—夜巡》、林柏樑在過去偶然拍攝到的人物肖像但在今天卻越看越有味道的《私人備忘》、金成財的《寂靜的槍聲》記錄了當時不能發表的布農族狩獵文化、劉振祥策劃的《歷史性暗影》則是呈現過去受意識形態控制,難以在主流媒體發表的街頭抗爭影像。

    在《微光闇影》的張乾琦展區,除了他在龍發堂拍攝精神患者《鍊》的巨型肖像外。他也呈現錄像剪輯《Side Chain》,以及他在坦尚尼亞關注當地問題(愛滋病與毒品濫用)的錄像《Bongo》。在此,攝影不再是一張或系列照片,而是透過多媒體(照片、實地錄音、訪談等等)交織而成的影片(當然我們知道他很早就有這方面的轉向)。 不過,最讓人感觸的還是巨幅照片《鍊》給人的效應。相較於何經泰《工殤顯影》對受傷勞工肖像的「直接表現」;《鍊》的鏡頭則如同鬼魅般冷冽地記錄這些龍發堂病患,這種文件般的紀錄更加讓人感受到某種隱晦又耐人尋味的不安。 如果說,何經泰是用他的熱血跟生命關心這些隱匿台灣社會的他者,更加「前進又煽動的」接近被攝者,在影像上呈現戲劇般的表現張力;張乾琦則是用冷調紀錄方式,將這些黑暗邊緣的他者如實拍...

    張乾琦這種去情緒、嚴肅的、近乎非人般不帶情感的關注,反而「政治地」挪移了我們既有的感性框架,打開了某種新可能(而不只是回到報導攝影的美學或人道關懷的窠臼裡)。我們不能只是用化約的美學形式欣賞這些照片,而是感受到某種詭異的矛盾與張力。換言之,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美學/現實的二元思維(把現實脈絡看得比美學看重要,或者把美學看得比現實重要),而是轉移考慮二元對立的瓦解,與某種新感知的啟動。 一直以來,紀實攝影都帶有個人美學遮蔽現實的「原罪」。

  2. 2018年6月17日 · 京都是個富含歷史、人文風情的城市,今年4月在此開跑的攝影節,雖然不免俗的帶有點觀光包裝意味,但當中仍然有些作品具有嚴肅的社會意識與批判觀點。 一年一度的京都國際攝影節是策展人仲西佑介與Lucille Reyboz從2013年開啟,2014年展開主題策展,歷年題目包括《我們的環境》、《部落:什麼是你的故事? 》、《Love》。 他們主要是為了回應 日本311海嘯事件 之後社會上普遍的低迷氣氛,希望透過攝影節連結災後碎裂的能量,所以大多偏向正能量的選題。 而今年的《UP》恰恰符合這種正能量的能動性,策展團隊期望藉由這次的策展題目,激發人們產生積極的行動,進而面對自己、連結他者,然後開拓更寬廣多樣的可能性。 相較一些地處偏遠的攝影節,京都國際攝影節不止於一場大型的攝影活動,也肩負了城市觀光的期許。

  3. 2024年1月11日 · 2024大選將在1月13日登場,競選活動來到最高潮的時刻。這一個月,《報導者》攝影團隊走遍全台各地,用鏡頭記錄候選人、支持者、競選團隊的熱情,每照片裡繽紛的色調,也代表著台灣民主的多元。

  4. 2017年11月15日 · 台灣年度電影盛事——金馬獎頒獎典禮將在11月25日舉行。 《報導者》推出系列報導,專訪此次導演獎項的入圍者。這一年來,《報導者》文化領域持續聚焦華語電影導演,挖掘他們創作的根源。 他們是,曾經腸枯思竭、內心焦慮、即使拍片拍到手頭拮据、自我推翻又再自我和好,也不放棄心中理想 ...

  5. 2022年10月29日 · 2022/10/29. 圖、文/沈昭良、黃郁修、彭一航、李妍;責任編輯/陳思樺. 台南. 藝術. 社會觀察. 攝影. 潛行攝影計畫為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 的「影計畫」,以「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為主題,透過長期蹲點的流域拍攝行動,扎根、關懷、省思土地和流域,以及人類社群關係,從鏡頭裡窺探曾文溪流域歷史轉折與時代變遷的多元樣貌。 以公路攝影類型延展與轉向, 沿著河流向上溯源、向下流動,帶領大家一起看見曾文溪沿岸的人文地景、河道流域、宗教祭典、以及人物肖像, 集體書寫出潛行於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沈昭良〈巷弄〉. 〈巷弄〉,鎮轅境周邊。 (攝影/沈昭良)

  6. 2018年3月21日 · 我試圖提出攝影「辯證的本質多元」想像,這種思考方式能讓我們脫離假性多元或本質守舊的框架。 或許我們該脫離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而重新考慮當代跟傳統之間辯證又相互依存的關係。 也就是說,他們不是新跟舊之間的單純對立,事實上新中有舊、舊中有新。 比方說2016年北美館典藏實驗展中朱盈樺策劃的寫真筆談就很有意思的在傳統攝影中重新詮釋新觀點除了激活過去經典攝影家的作品之外也加入年輕創作者誤讀的想像進而擾亂既有的詮釋秩序。 2016年北美館典藏實驗展中朱盈樺策劃的《寫真筆談》展覽現場。 (取自朱盈樺個人網站) 追問形成攝影的條件. 此外,美學體制的形塑往往是以排斥不入流的他者作為基本條件。 所以與其思考新舊的二元對立,比方說什麼是最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