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功效: 五勞(肝勞、心勞、脾勞、肺勞、腎勞),七傷(喜傷心、怒傷肝、悲傷. 肺、憂思傷脾、驚恐傷腎) ,練此段錦,強化頸部及腰部功能,可調理五勞、 七傷等精神、情緒問題,調和陰陽,培養精氣,提升免疫力,適於病後. 健身運動. 本文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547. 本文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7-08-13 |瀏覽4007|回覆0 |.

  2. 十二、收澀藥.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收澀藥】: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藥物稱之收澀藥.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 ...

  3. 1.風池. 【穴道名稱】:風池。 【身體部位】:頭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少陽膽經。 【治療效果】:疏風解熱,聰耳明目,宣暢經絡功效。 主治頸項、耳部、眼部、側頭部、腦部疾病:如感冒、項強、頭痛、眼病、鼻炎、耳鳴、高血壓、偏癱。 【穴位找法】:脖子後大筋(斜方肌)兩旁,頭髮邊內凹窩中。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按揉法。 2.(力道節奏):雙手放耳後以大拇指指腹,由下而上按揉穴道10秒鐘,休息5 秒鐘。 3.(反覆進行時間):左、右各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2.肩井. 【穴道名稱】:肩井。 【身體部位】:肩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少陽膽經。 【治療效果】:調理氣血,舒經、通絡、除痹功效。 主治頭痛、落枕、頸痛、肩背痛、乳腺炎。

  4.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薰臍療法,是將藥物製成膏狀,填充於肚臍上,上面放置艾條,利用艾火燃燒熱氣將藥物經由肚臍傳導至人體內,促進神經、體液調節作用,增強免疫力,而達到預防、保健、治病功效。 【薰臍療法原理】: 薰臍療法是中醫『灸療』和『藥療』結合,臍又叫臍中穴(神闕穴)屬任脈,神闕穴與胃、脾、腎關係最密切,乃神氣出入之門戶也。 為任脈、督脈、衝脈,三條經脈在此交會,經脈之氣通貫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肉。 肚臍部表皮角質層最薄,其筋膜與腹膜直接相連,臍下腹膜有腹璧動脈、靜脈、豐富微血管網、靜脈網,有第十肋間神經前內側支分佈。 肚臍部屏障功能最弱,敏感度也較高。

  5. 一生中,難免有時會因情緒亢奮、頹喪、憂愁、憤怒、緊張、身體病痛而導致失眠,偶而一、二夜失眠,其實無妨,因為人生理有自然修補作用,只要精神因素、壓力、病痛能緩解,則睡眠可恢復正常。

  6. 八段錦是一種傳統的健身、練功的運動,它將全身肢體的伸展拉筋運動,配合意念及呼吸吐納來進行. 八段錦功效:. 八段錦是一種傳統的健身、練功的運動,它將全身肢體的伸展拉筋運動,配合呼吸吐納來進行。. 八段錦招式簡單、容易學、容易單獨練習 ...

  7. 一、 解表藥. 凡能發汗解散表邪藥物,稱之解表藥.解表藥多具有辛味,辛能發散故能解表.主要用於邪在肌表,必須外散使從汗解之表証,以及某些傳染病初期.「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正是此之治療原則。 解表藥 又可依其藥性區分為 辛溫解表 及 辛涼解表 二種: (1)麻黃,桂枝,紫蘇葉,荊芥,防風,羌活,辛夷,蒼耳子等均屬 辛溫解表藥. (2)薄荷,蟬蛻,桑葉,菊花,蔓荊子,葛根,柴胡,升麻則屬 辛涼解表藥. 常見【解表藥】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028. 本文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