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①低危險群: 心臟超音波確定有二尖瓣脫垂,但無閉鎖不全且無症狀,或僅是焦慮症狀,尤其低於45歲的女性病人,每3至5年以超音波追蹤即可,不需特別治療;如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頭暈,由醫師評估開立藥物做症狀治療。 ②中危險群: 有二尖瓣脫垂合併輕度閉鎖不全的病人,每2至3年以超音波追蹤。 ③高危險群: 有二尖瓣脫垂合併中或重度閉鎖不全的病人,每年或臨床需要時以超音波追蹤,有心衰竭或因心臟擴大導致左心室功能不正常,則須考慮瓣膜修補或置換手術。 ④特殊情況: 有心悸、頭暈、暈厥或家族中有猝死病史,或一般心電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二尖瓣脫垂可能是除了心肌梗塞、冠心病外最常被提及的心臟病之一。究竟二尖瓣脫垂有何症狀?如何治療並預防?《Hello醫師》將自二尖瓣功能說起,讓患者們不再動不動被誤會是公主病。

  3. 所謂的瓣膜脫垂指的是瓣葉過長、鬆弛的狀況,常聽到的瓣膜脫垂,通常都是指二尖瓣脫垂,當患者的心臟收縮時,二尖瓣會關閉,但其瓣葉會向左心房凸起。

  4. 醫療處置與藥物治療. 依症狀、雜音的有無與嚴重度可分三組不同處理原則: 低危險群:心臟超音波確定有二尖瓣脫垂,但無閉鎖不全且無症狀或僅是焦慮症狀的病人(尤其低於45歲的女性病人),每3至5年追蹤超音波即可,不需特別治療。 如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頭暈,由醫師評估開立藥物進行症狀治療。 中危險群:有二尖瓣脫垂併輕度閉鎖不全的病人,每2至3年追蹤超音波並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並考慮使用抗血小板製劑,預防血栓的形成。 高危險群:有二尖瓣脫垂併中或重度閉鎖不全的病人,每年(或臨床需要時)追蹤超音波,有心衰竭或因心臟擴大致左心室功能已降至正常以下時即須考慮瓣膜修補或置換手術。

  5. 2022年6月26日 · 二尖瓣脫垂是常見的心臟疾病,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脫垂」指的是對瓣膜型態的描述,一旦二尖瓣脫垂,引起二尖瓣閉鎖不全,產生中度以上血液逆流、心臟腔室擴大,就需積極治療。

  6. 二尖瓣脫垂是所有心臟瓣膜異常之中最常見的一種,其盛行率大約是一般人口的2至3%。 二尖瓣位於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之間(圖一),顧名思義,它的構造是由一片前葉以及一片後葉的兩片瓣膜所形成,由於形狀很像是主教所戴的禮冠,所以也被稱為僧帽瓣。

  7. 若是輕微的二尖瓣脫垂,只要調整作息就能改善,但必要時還是得透過手術治療,比如修補瓣膜或換人工瓣膜! 建議民眾50歲後每兩年可檢查一次,若出現嚴重逆流情況,務必考慮手術治療,否則嚴重時可是有致命風險。

  8. 一般來說,風濕熱(Rheumatic fever)和先天心臟缺陷是引起瓣膜心臟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的主要原因,患者可能因為缺少葉、瓣膜脫垂,而造成瓣膜閉鎖不全,或是因為鈣化造成主動脈狹窄(Aortic stenosi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