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5日 · 親子天下 發表於 2021-07-15. 看留言討論. 作者/康思云. 二 八年在新竹榮家帶傳承藝術團體時,一對神仙眷侶讓印象深刻,他們是八十多歲的楊伯與楊媽,兩位老人家總是手牽著手來參加團體、手牽著手回家。 楊媽每天下午四點需要打針,團體每進行到三點四十五分左右,楊伯就會著急看錶,並禮貌表示要帶楊媽打針了。 大夥都很羨慕楊媽有一個如此體貼的丈夫,特別當楊伯提及還會幫楊媽洗頭時,更是羨煞在場的已婚婦女。 慢慢地,透過傳承藝術的分享我們才知道,楊伯年輕時在軍中身居要職,很少待在家裡,楊媽不僅「假性單親」的扶養三個孩子,還獨自照顧楊伯的父親。

  2. 2023年8月24日 · 這個時候如果可以開始練習我願意」——願意開始了解不同時代的差異這堵你不了解我的牆或許就有機會開始軟化這不僅僅是婆婆的功課若媳婦也願意練習了解不同時代的差異而不只是用你們都不了解年輕一代來回應關係品質就有機會有所 ...

  3. 2018年12月18日 · 作者\方岑. 命盤裡,明知自己愛錯人,但縱使自己在這段感情傷痕累累,就是放不下,放不開那個讓你滿身是傷的人。 身陷愛情的迷惘,陪伴你不再是「當初彼此」相知相愛的糖蜜,卻是「一個人日夜」心理的煎熬,還有更多的是說不明白,釐不清的情緒! 你到底著了什麼迷、重的甚麼毒? 愛情卻總是讓你容易提起, 卻放不下? 如果,現在的你正處在這樣的愛情漩窩裡, 唯一能幫你抽絲剝繭,就是讓你從「行為經濟心理學」來幫助你看清,看明白你 「感情放手」的阻礙。 相信,若能懂得這些人性行為心理層面,你就不再需要一天到晚問自己:為什麼明知愛情命盤不對位,卻讓你「苦念」或「苦戀」這份戀情? 是癡情? 還是癡傻? 你會更願意,更勇敢去面對這感情:不管最終你的選擇是「放手」,還是「苦守」? 「放不下」有以下的行為心理陷阱:

  4. 2019年1月16日 · 自己的工作可幫助別人,意義重大. 不過,明明不想去公司,卻不得不每天出門上班,這種情形就是忍耐。 如果付出的代價有合理的獎勵人才會願意繼續往前走。 但如果付出的代價超過獎勵,人就會想放棄。 一切取決於你的選擇. 除了從付出的代價與獲取的回報是否平衡,來辨別努力和忍耐之外,「是否是你的選擇」也是判斷重點。 在胡蘿蔔實驗中,只能吃胡蘿蔔的學生,感覺意志力變弱了。 但我們也能換個角度來看,在這些學生的面前有巧克力脆片餅乾和胡蘿蔔,實驗小組卻告訴他們「只能吃胡蘿蔔」。 如果他們不是被他人禁止,而是自己決定只吃胡蘿蔔的話,他們的意志力絕對不會下降。 當別人禁止你做任何事、命令你做什麼事,當自己沒有決定權時,就會產生壓力。 科學家曾經將兩隻大鼠放進不同籠子裡,對他們施予電擊。

  5. 2023年4月20日 · 》四篇章系列紀錄片,思考孩子的真正需求. 女子學 更新於 2023-04-20. 看留言討論. 作者\女子學. 「媽媽,你不快樂我也不快樂。 」聽到八歲女兒這樣說因為不想自己的負面情緒成為孩子的童年陰影李心潔開始正視尋找方法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然後進行整理跟過去的一些事情和解讓自己找到所謂的平靜和真正的快樂〈我的名字叫李心潔〉、〈山頂小屋〉映後座談會,李心潔侃侃而談她希望透過《孩子,你好嗎? 》系列紀錄片,讓大家去重新思考「教育」是什麼? 這四篇章分別展現了不同的教育體系,以「愛」的視角為出發點,剖析各自獨有的角度,紀錄探討家庭關係和親子教育模式,以及父母、教育者與孩子間愛的互動交流。 經歷不幸的童年,會找不到自己的存在. 圖片來源:甲上娛樂. 「說我的故事吧!

  6. 2024年3月4日 · 錯! ,所謂「妻管嚴」,就是甘願被老婆管,這樣的男人其實是最聰明的,因為愛老婆,所以懂得讓,男人要會善待女人,因為女人會給你雙倍的回報,更何況有許多例子也顯示出,「妻管嚴型的夫妻」往往很和睦,也很少在生活中有激烈的爭吵,當然也不容易分開,因為他們的包容與寬容所化成的力量,用聽老婆的話、用這樣的功力來疼老婆,所以老婆會更尊重,婚姻也會幸福! 延伸閱讀: 妻子,才是男人一生的貴人. 兩性 婚姻 夫妻.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1,786 個追蹤.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看作者所有文章. 要回應. 點此登入來回應. Cherry Hsu. 2022-02-20 06:46:16. Charlie Liu.

  7. 2018年2月22日 · 教養.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34 個追蹤. Mella. 大家好,是麒麟雙胞胎兄弟和小諭兒妹妹的媽;目前在蒙特梭利幼兒園擔任園長的工作,曾經在紐約生活與工作了三年,在那裡拿到紐約大學 (NYU)的幼教碩士與3-6歲蒙氏教師證。 在三子媽與園長的雙重身分之下,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圍繞著孩子們轉啊轉的,工作與育兒的過程中有壓力、有挫折,但也有更多感動與成長的時刻,願意真誠的呈現給大家,希望這些生活體驗式的分享甚至是自我省思,能讓大家感受到在育兒的路上其實沒有人是孤單的,而只要願意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改變,身為父母的我們就會是收穫最豐富的人。 看作者所有文章. 要回應. 點此登入來回應. 推薦閱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