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 年所得稅制度主要變動有基本生活費調高至 19.6 一般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扣除額等調高和課稅級距區間擴大, 2024 年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也上調、2025 年報稅適用,可 稍微減輕納稅人負擔,詳細調整金額如下:

    • Yolanda Chang
  3. www.ntbt.gov.tw › multiplehtml › 1b82b380e1a34de9afd204d39b007db2適用稅率-財政部臺北國稅局

    級距 綜合所得淨額 乘法 稅率 減法 累進差額 等於 全年應納稅額 1 0~560,000 × 5% - 0 = 2 560,001~1,260,000 × 12% - 39,200 = 3 1,260,001~2,520,000 × 20% - 140,000 = 4 2,520,001~4,720,000 × 30% - 392,000 = 5 4,720,001以上 × 40%

  4. 2023年5月6日 · 2023所得稅課稅級距表. 在台灣我們一共把年所得淨額分成5個等級,請注意這裡講的是淨額不是總額,稅率從最低的5%、12%、20%、30%到最高的40%。 以今年5月報稅適用的最新級距來看5%的金額從原本的54萬調高到了56萬範圍增加了2萬塊也就是原本所得金額超過54萬會跳到下一級開始繳12%但是從今年開會變成超過56萬才會跳級。 接著在12%這一級也整個往上移動,從121萬調高到126萬,多了5萬塊,但因為有累積到第一級,所以實際上第二級它增加的範圍是3萬塊。 第三級的20%上限調高到252萬,30%上限調高到472萬,超過472萬就是最高的40% 。 所以這次4個級距的調幅依序是加2萬、加3萬、加5萬和加9萬,我們把剛剛的免標薪和課稅級距結合,用圖形畫出來看就會更清楚。

  5. 年度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金額一覽表. 單位:新臺幣元 . 112. 年. 11. 月. 7. 日製表. 項目. 調整前. 113. 年度(調整後) 免. 稅. 額. 一般. 92,000. 97,000. 年滿. 70. 歲之納稅義務人、配. 偶及受納稅義務人扶養之直. 系尊親屬免稅額增加. 50% 138,000. 145,500. 標. 準. 扣. 除. 額. 單身. 124,000. 131,000. 有配偶者. 248,000. 262,000.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207,000.

  6. 財政部於今 (21)日公告112年度綜合所得稅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及計算退職所得定額免稅之金額 (詳附表)。 財政部表示,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及計算退職所得定額免稅之金額,依所得稅法第5條第1項及第3項、第5條之1第1項及第14條第4項規定,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年度之指數上漲累計達3%以上時,按上漲程度調整之。 前開各項金額上次調整年度為111年度,112年度適用之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與111年度適用之指數相較,未達應調整標準,爰免予調整。

  7. 財政部於今23日公告113年度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及計算退職所得定額免稅之金額詳附表),納稅義務人於114年5月申報所得稅時適用財政部說明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及計算退職所得定額免稅之金額依所得稅法規定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年度之指數上漲累計達3%以上時按上漲程度調整。 前開各項金額上次調整年度為111年度,113年度適用之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與111年度適用之指數相較,上漲5.50%,已達應調整標準,爰依規定按上漲程度調整。 預估受益戶數約662萬戶,增加民眾可支配所得新臺幣175億元。

  8. 標準扣除額納稅義務人個人扣除124,000元與配偶合併申報者扣除248,000元。 列舉扣除額:納稅義務人如不選擇標準扣除額,可選擇列舉扣除額,申報時應附收據正本。 (1) 捐贈:納稅義務人、配偶及申報受扶養親屬對向主管機關登記或立案成立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之捐贈,可減除金額以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但有關國防、勞軍之捐贈、對政府之捐獻及依規定出資贊助維護或修復古蹟、古蹟保存區內建築物及歷史建築之贊助款則不在此限。 (2) 保險費: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之直系親屬的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就業保險及軍、公、教保險之保險費,每人每年扣除數額以不超過24,000元為限。 但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不受金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