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4日 · 三峽北大泌尿科高銘鴻醫師就在臉書上分享,早上起來的第一泡尿,它的顏色便能透露出許多身體機密,並附上了詳細的尿液顏色列表,明天早上起床就一起來對應看看吧!

    • 出現這五個問題,快去檢查腎臟
    • 泡泡尿、水腫也要小心
    • 「顧腎飲食」這樣吃
    • 慢性病友推「低蛋白飲食」

    腎臟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就在《健康2.0》節目中提醒,可以記好「高貧泡水倦」五字訣,出現相關症狀就要趕快檢查腎臟。第一個警訊就是「高血壓」,因為血壓控制不好,會影響腎臟功能。第二,因為腎臟會分泌紅血球生成素,腎功能不好很容易莫名其妙「貧血」。

    第三是「泡泡尿」,一般是淡黃色清澈尿液,如果出現混濁有氣泡感,就可能是蛋白尿。第四是從早到晚一直「水腫」,一般人可能會有早起水腫問題,但腎功能不好會影響代謝,導致全身水腫。第五則是整天沒做什麼工作或運動,就持續有疲倦感。

    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也在節目上提醒,每天攝取蛋白質過高會造成腎臟負擔,一般人臟功能正常,可以依照體重,每天攝取體重每公斤1到1.2克的蛋白質,約一巴掌大小的份量。他也分享「顧腎飲食」四大重點,分別是好油、好澱粉、全營養蛋白質和堅果類,比如雞肉、魚肉、雞蛋、黃豆類製品、紅豆和薏仁等。

    至於第三期以上的慢性腎臟病友,姜至剛則推薦要吃「低蛋白飲食」,每天攝取蛋白質份量,以自身體重為基準,每公斤0.6到0.8公克的量即可。以60公斤病人為例,一天吃36公克的蛋白質,約一半手掌大小。另外,還有搭配好油和高熱量「低氮澱粉」,像是冬粉、西谷米、太白粉、米苔目、蘿蔔糕和碗粿,都是低氮澱粉代表。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女人我最大x母親節100排隊組 點我下載APP!4月1日起天天送國際專櫃組合

  2. 若是出現頻尿、倦怠、水腫、食慾下降、尿液過多泡泡等症狀,可能是腎功能異常的表現,也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警示。 延伸閱讀: 70%女性隱性肌餓!

  3. 2021年4月16日 · 沒事就感到疲倦,竟是腎臟出問題!台灣洗腎人口比例世界第一,腎臟又被叫做「沉默的器官」,出狀況不會痛、不會癢,甚至完全感覺不到不舒服,所以相關疾病很難及早發現,今天就要教你5個腎臟病警訊,還有怎麼吃才可以「顧腎」。出現這五個問題,快去檢查腎臟腎臟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 ...

  4. 其實「臭味」也是一種看不到的髒汙,很多時候住家冒出異味,都是由於清潔不夠徹底,像是大家最常遇到的就是「廁所味」,到公廁就算了,回到家還有尿騷味就令人難以忍受!

  5. 洪永祥也列出10種常見的傷腎食物,並表示經常吃這類食物,會口渴、水腫、變胖、小便出現泡泡,在不知不覺當中腎功能就會退化的比同年齡的快;他也提醒,為了腎臟健康,勿輕易放進口中,就算偶爾嘴饞吃了也務必多喝水、運動增加代謝。

  6. 2020年10月16日 · 延伸閱讀:空腹喝「氣泡水」反而會增肥! 「佛系瘦身法」這3個時段喝最有效,2大地雷別碰 圖片來源:FB@ 吳姍儒 、IG@ Healthishco 、達志影像/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