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更年期失眠解決方法 相關

    廣告
  2. 三得利蜂王乳+芝麻明E 專屬熟齡煩熱期、燥熱難耐期的專屬關鍵調理,9成愛用者好評有感. 日本三得利蜂王乳+芝麻明E,熟齡期的關鍵雙調保養,由內調順身心、調節女性營養,找回好眠舒適

  3. 德國科技&瑞士智慧!全球頂尖PEMF遠紅外線系統,讓身心在溫熱共振中實現深層放鬆,立即體驗! 全新健康旅程點【iMRS遠紅外線儀】每天8分鐘快速替自己充電,重啟身體機能代謝#速了解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7日 · 但願能因為理解所以就可以不恐懼,不恐懼所以願意接近,願意接近就會有解決以及共存、共處的可能和方法 。《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圖片提供/衛城出版) 評論 書摘・書評 2019/11/17 攝影 林佑恩 文/吳念真 醫療 人權 ...

  2. 2020年10月18日 · 夢生說ODoverdose藥物過量是她遠離清醒的方法在失去意識的時空裡才能躲避所有負面情緒。 藥是矛盾的產物,渴望自己消失時,過量的藥效是引渡的橋梁;渴望好好活著時,它則幫助弭平過激的情緒波動,適度使用藥物能在生理上支撐基本日常運作。

  3. 2023年10月29日 · 衛福部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8月起補助1530歲民眾3次免費諮商但半個月後名額就快用完得緊急加碼第一線心理師和地方政府遭遇什麼挑戰被篩選出的年輕族群高風險個案未來有何資源和方法能承接

  4. 2020年9月28日 · 低薪、高齡夾擊下,財務制度、醫療場域新危機. 2020.12.2 最後更新. 實施健保,象徵一個國家地區的醫療保障達到先進水準。. 然而,全世界有健保制度的國家,都面臨健保財務與醫療分配失衡的考驗──健保讓社會的健康人權朝較完美的方向前進,但至今卻找不 ...

    • 精神障礙者的社會性陷落
    • 從「人權」角度思考精神障礙服務
    • 開創精神障礙者居住更多元的想像
    • 健保制度給付的變革
    • 讓台灣成為精神障礙友善的國家

    精神障礙者,在罹患精神疾病之後,就開展了與疾病共生共存的歷程,對於自我的存在開始懷疑恐懼,原先人生的想像天翻地覆地轉變。跌跌撞撞地進入「正統」醫療體系之後,精神疾病診斷這件衣服從此就穿在了身上,有些時候覺得被標籤化、汙名化,有些時候也覺得安心,彷彿終於找到了一種方式,來回應與解釋自己的遭遇。 然而,社會性陷落作為醫療主導的服務模式的副作用,其實並非個別成員所刻意造成。任何正式服務發展之初,都是為了減輕精神疾病所帶來的影響。政府官員有鑑於精神醫療的不足,積極地拓展、開放精神醫療病床的設立;病人家屬基於對精神醫療的信任,認為精神障礙者待在有醫護人員照顧的環境之下,是最好的療癒場所,因此盡全力送病人前去治療,並希望長期留院;而醫療人員在這樣的期待之下,只好建構出一個一條龍式的服務(排除少數唯利是圖...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RPD)對於台灣精神障礙者服務而言,是個非常重要的提醒,提醒著服務設計者的思維必須從「醫療」模式轉移到「人權」模式,改變的焦點從個人能力的缺損,調整為具有通用設計思維的社區融合過程。 換言之,過去一個精神障礙者,準備從醫院或是機構返回自家社區居住時,需要經過重重關卡評估、再三確認是否符合正常的標準;甚至有些時候,精神障礙者的能力早就有辦法適應社區的生活了,卻還是會被留置在機構當中。 原因是對於機構來說,同樣都是照顧一個病人,當然會選擇狀況較佳者,因為相對容易照顧。但這樣本位主義地思考,使得有些時候,「障礙者功能較好」像是個懲罰。但回觀CRPD精神,除...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精神障礙者會居住在什麼樣的環境?大多想到的是精神科病房或是相關的封閉安置機構;若是詢問專業人員,可能會多出一些答案,如康復之家、精神護理之家、慢性療養院或是回家等選擇。除了回家之外,上述居住機構或多或少都帶有醫療色彩,也就是居住在這邊並非因為自身權利,而是因為疾病需要接受治療。 但是精神疾病的居住環境只能有這些嗎?精神障礙者在康復之家居住後,是否有妥善的返家計畫?長期居住於慢性療養院的精神障礙者,在高齡之後,是否只能有精神護理之家的選擇?精神障礙者面臨老化議題時,能夠脫下精神疾病的標籤,回歸成為一個人、選擇自立生活嗎? 整體來說,居住時間過長,顯示機構與社區間缺乏順暢流動的機制;過度集中在醫院安置,除了源於某些病人的需要之外,社區居住費用訂價過高,也增加了精神障礙者離開醫院...

    根據衛福部中央健保署2017年的統計,思覺失調症等相關疾病,佔健保總支出第10名,佔1.81%;若將住院單獨拉出來看,排名提升至第7位,佔3.81%。由這些數據可以得知,精神疾病的整體健保支出佔健保支出重要的比例。然而重點不在於花多少錢,而是在於這些錢被如何使用,是否做過妥善分析與評估。 精神疾病的治療大致上來說還是以「論量計酬」(fee for service)的給付方式為主,雖然目前有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提高回診率、降低再住院率,以預防代替後續問題發生的治療,然而如此以「獎勵」為主的方案,並未根本改變整體的醫療行為。 因為在論量計酬的框架之下,醫院必須要維持住一定的「產值」來維持醫院的營運,然而,當大家都在這樣思考的邏輯之下,所有的醫院都在「提升」治療的數量,整...

    精神障礙者在返家之後,所需要的不是一個特別同情、處處退讓的環境,而是一個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可以理解的環境,就像是在荷蘭的「侯格威失智村」(De Hogeweyk)當中,工作人員不是要去治療失智的病情,而是創造一個空間,讓人即使失智了,但也可以享有作為一個人基本的權利。 台灣可以創造另外一種典範,讓精神障礙或其他身心障礙者,在真實生活中可以被感同身受的理解,也可以看到除了精神疾病之外,那個跟我們一樣的基本人權與需求:自在的用餐、交通、戀愛、工作與生活。 精神障礙的人權復元模式,需要從日常生活開始,學習不要從媒體、而從生活中去認識精神疾病;我們可以找到除了醫療之外,與精神障礙者開放對話的機會;在治療精神障礙者的過程中,不會只看到症狀消除,而是關注到與社會的連結。 友善的環境需要從重新認識精神障...

  5. 2018年11月18日 · 同時由上而下的家父長式照護也造就醫病之間的關係不平等。因此解決方法就是解放病人,讓病人享有為自己做決定的自由,終結醫療專業對於病人的支配。這是選擇的邏輯所倡導的概念。然而對照護的邏輯來講,這是不夠的,或者是說沒想像中那麼重要。

  6. 雖然《病主法》讓病人可以選擇拒絕維持生命治療和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但還有支持療法或是安寧緩和的治療模式可以做。方俊凱認為,「『接受安寧緩和』與『拒絕積極治療』沒有衝突,拒絕治療,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人少受痛苦,活得更有尊嚴和品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