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演化 [ 編輯] 籤文來源於 漢朝 時 方士 預言 吉凶的 讖緯 ,到了 唐 末 五代 ,許多廟宇將預言吉凶的詩刻在籤條上民眾祈禱後抽取自行抄寫回家亦可持籤條請廟方人員解釋此種籤文常作為神明與信徒的對話。 之後,道教信徒大量運用,根據西元9世紀間的《玉壺清話》記載,求籤活動已甚為流行,後來甚至將籤詩範圍擴大解釋至所有 預言 ,例如 推背圖 。 現今的廟宇中籤條大都一分為二,籤筒上的籤條只寫著 番號 ,再依照番號去取籤詩紙片。 祭拜後,不同地區或廟宇的信眾會以不同方式取得籤文。 籤文多半不附於籤上,這情況下又有「取籤詩」的步驟。 以 臺灣 的 廟宇 為例,籤文印於尺寸通常為12-15cm長,4cm寬的 白色 或 粉紅色 薄紙。 港 澳 地區的籤文則多印於 粉紅 色或 黃色 的紙上。

  2. [2],臺中樂成宮與臺中萬春宮主辦名為「五媽會」的共同祭祀活動,並邀請北港朝天宮 、新港奉天宮、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梧棲朝元宮等五間媽祖廟參與,因兩間主辦及五間參與皆為媽祖廟,故也稱為「七媽會」 [3] ...

  3. 廟宇沿革 白沙墩拱天宮設廟歷史可追溯至乾隆年間。 根據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資料,聖母祠(今拱天宮天上聖母)以業主身分,於1901年(明治34年)11月10日向日治時期的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時任局長後藤新平),提出台中縣苗栗廳 苗栗二堡 白沙墩庄土地申告書,其土地產權理由書詳細記載,此係 ...

  4. 求籤 ,是一種 占卜 的行為, 籤 ,或稱 神籤 、 靈籤 ,是 東亞 民間用來求問吉凶禍的 占卜 工具,以籤來占卜的行為稱為 求籤 。 現今的 道觀 、 佛寺 和 廟宇 ,大多擺上籤筒供人求籤問卜。 古時在籤上印有籤詩,由信眾抄錄回家,但現今寺廟大多會將 籤文 ,另外印至於他處薄紙片上,讓信徒於抽取籤條且核對籤條上的 番號 (或 干支 、 六十四卦 )後,再抽取相對應的籤詩紙片獲得相關詩文解答。 華人地區 重視此項活動, 臺灣 各大廟宇會在農曆新春時期抽出「國運籤」, 香港政府 也有 農曆新年求籤 活動。 歷史 [ 編輯]

  5. 松柏嶺受天宮 [1] [2] [3] 為奉祀 道教 神祇 北極玄天上帝 之 廟宇 ,位於 台灣 南投縣 名間鄉 松柏嶺 。. 松柏嶺的舊地名為 松柏坑 ,於 八卦山脈 南端, 海拔 約440公尺,由受天宮分香之宮、觀、壇、宇計1萬8千餘座,是台灣玄天上帝信仰的進香中心。.

  6. 北港朝天宮 ( 台文 :Pak Káng Tiâu Thian Keng),俗稱 北港媽 (台文:Pak Káng Má),當地人稱 媽祖宮 、 媽祖廟 (台文:Má Chó͘ keng),舊稱為 天后宮 。 是一座位在 臺灣 雲林縣 北港鎮 光民里的 媽祖廟 ,主祀天上聖母 媽祖 。 該廟由臨濟宗第34代樹璧和尚創立於 康熙 三十三年(1694年)。 自樹壁和尚傳下17代 禪宗 法脈結束後,以管理委員會制取代原本 僧侶 管理系統,但至今仍聘請 佛教 臨濟正宗 僧侶擔任 住持 及駐廟 法師 ,其管理組織 財團法人 北港朝天宮董監事會現任董事長為 蔡咏鍀 。 該廟在1985年被列為二級古蹟,1997年改制為 國定古蹟 。 沿革. 達飛聲 所拍攝的北港朝天宮. 日治時期照片的廟身.

  7. 序言. 藥簽. 運簽.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書籍. 黃大仙靈籤. 香港繁體. 黃大仙靈籤 是參拜黃大仙( 黃初平 )的信眾 求籤 時所用之 籤文 。 藥簽 [ 編輯] 黃大仙信仰於 清 末在 廣東 急速冒起,在短短的兩年間就得享祀祠,相傳是因為他能夠箕傳妙、藥醫療瘤疾。 《驚迷夢》書中也多次提及有關黃大仙的奇妙「聖跡」。 信眾以求簽的方法,間接得到黃大仙示方。 信眾相信這套藥方有神力,只要誠心祈求,可以治療百病,深得善信的信賴,沿用至今。 所謂藥簽,即記載了藥物的名稱、用量及適應症狀的簽。 至於求取藥簽的方法,一般是由病人或病人家屬.攜同祀神的香燭果品,到寺廟官觀求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