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捐款可以抵多少稅? 所有捐款都能抵稅嗎? 捐款抵稅又該注意哪些地方?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捐款抵稅是什麼? 個人及企業 捐款抵稅上限. 捐款抵稅要注意的地方. 捐款抵稅如何申報? 捐款抵稅是什麼? 捐款抵稅就是減稅,捐贈費用抵減個人綜所稅及企業營所稅,但不是所有捐款都能抵稅,某些捐款也只能部份抵扣稅額。 捐款費用會列入 綜合所得稅及營業所得稅中的 列舉扣除額 ,在抵扣限額內不用繳稅。 延伸閱讀: 綜所稅怎麼計算? 捐款抵稅項目涵蓋對各類公益機構團體的捐款,包含:文教公益、公益信託、文化資產、政府國防、政治獻金、賑災、對運動員和私立學校等捐贈款項, 其中政府國防、未特定運動員、未指定私立學校、文化資產捐贈可無上限扣抵稅,其餘有10%~50%的抵扣上限。

  2. 2020年3月7日 · 最大的好處是不像口罩只能一次,呼吸器只要有三、四個濾罐,就可以上一整年,可以避免萬一口罩買不到的問題(各廠牌呼吸器濾罐使用期限不同)。

  3. 2024年4月21日 · 評價整理. 先分享重點摘要、流程及圖解如下: 從台灣的銀行帳戶匯錢到Wise (國際電匯) → Wise再匯錢到IB (屬於Wise帳戶間轉帳) → 以後IB要匯到其他美股券商,就先匯到Wise,Wise再匯到其他美股券商 (屬於美國國內匯款) 常用的美股券商中, 嘉信 跟IB支援Wise,但 Firstrade 目前不支援Wise. 目前支援Wise的美股券商/機構還有: ETrade、Merrill Lynch、Fidelity等. 操作上因為從IB可以綁定Wise帳號,因此入金及出金都可以在IB帳戶內操作. Wise可全線上開戶,透過以下連結註冊,可額外得到匯500英鎊 (約台幣兩萬)時的手續費減免: → 市場先生讀者專屬Wise註冊連結. Wise匯到IB需要多久時間? 手續費?

    • 迷思1:選擇累積報酬愈高的基金愈好?不一定!
    • 迷思2:選擇排名愈前面的基金愈好?不一定!
    • 迷思3:淨值低的基金比較值得投資?不一定
    • 重點1:要看基金逐年的績效而非累積績效
    • 重點2:基金績效≠淨值,看基金績效看含息報酬率
    • 重點3:要看基金績效與相對應指數的關係
    • 快速總結

    在我們查看基金績效表現時,基金公司通常以累積報酬率的方式呈現,例如「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成立至今」。 這樣的績效呈現方式有一個問題:看不出逐年的績效,有可能最近的績效大幅拉升,就把過去幾年累積績效數字都變漂亮,但我們看不出中間不好的部分。 舉例來說,下圖的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績效,可以看到統計至2022/10/31止,所有的期間累積績效都是正的, 如果只看這些數字,會很容易誤以為這是一檔長期都持續賺錢的基金。 然而,如果我們查看歷年的績效,會發現其波動很大(如下圖), 過去10年就有7年是虧損,只因為2021及2022報酬率很高,就把整體的累積報酬率都拉上來。 這並不是說這檔基金好或壞,因為好壞並不是單純看虧損多寡,而是應該是要跟同類基金做比較(下面重點3會提到)。 我想表達的是...

    各大基金及投信公司的網站,都會提供基金的排名,常見的排名方式包含用績效排名,例如「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3年、5年」的績效。 此外,知名的基金評級公司晨星(Morningstar)也有一套評級方式,根據基金的報酬/風險/費用下去排名,得分最高的為5星,最低的是1星。 很多人在挑選基金的時候,會按照排名下去挑,邏輯是,從一堆基金中,先挑選出前段班的基金,那麼應該比較安全吧? 按照排名挑選的問題在於:不同的基金之間很難有完全的可比性。 基金只能跟同類型的基金比才有意義,原因是它們承受了相同的風險。 然而,有些基金分類很單純明確,但也有許多基金其實組成很複雜、難以精確的分類。 例如「30%高收益債70%投資等級債」的基金,應該被分類在高收益債基金還是投資等級債基金呢?如果拿「30%高收益債...

    很多人在投資時會有一個迷思,認為淨值低的基金比較便宜,未來容易漲,所以比較值得投資。 這個想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基金淨值的高低跟未來是否容易上漲並沒有絕對關係。 基金是透過基金經理人幫你投資一籃子的股票,投資績效跟經理人的操作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經理人的操作策略不佳,那麼淨值低的基金有可能未來會更低。 實務上,許多基金低淨值,除了操作績效不佳,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長期提供高於實際報酬的配息,導致淨值越配越低。 市場先生小結:基金的淨值高低不能拿來做為選擇基金的標準, 投資人更應該關注基金經理人選擇了哪些投資標的以及他的投資策略是什麼,並且觀察基金過去的績效及跟大盤比較,才能判斷出基金的好壞。 延伸閱讀:基金淨值是什麼?怎麼看?基金淨值越高越值得投資嗎 — 破除了以上三個迷思之後,接下來市...

    前文有提到,在我們看基金績效的時候,要看基金逐年的績效,而非累積至今的績效, 目的是要了解在市場最糟糕的年度下,這檔基金的跌幅會有多大。 所以比較基金在多頭及空頭時候的表現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多數的基金公司及平台都是提供基金累積的績效,有提供歷年績效的很少, 建議可以使用晨星MorningStar的網站查詢。

    基金的績效與淨值,兩者看起來走勢很接近,但其實是不一樣的東西。 基金淨值 = 基金淨資產價值 ÷ 基金總單位數 舉例來說,某檔基金目前淨資產價值為100萬美元,發行基金總單位數為1萬單位,那麼基金單位淨值為(100萬美元 ÷ 1萬單位) = 100美元。 這裡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配息型基金,在配息的同時淨值會下跌,因為配息出去基金的淨資產價值就降低了。所以我們在看基金的績效時,通常不是看淨值,而是看基金的含息報酬率。 基金含息報酬率 = 基金在某特定期間淨值的成長率 + 配息

    如果一檔股票型基金年報酬率8%,那麼要怎麼它的績效是好或不好呢? 答案是:要判斷基金績效的好壞,要看它與相對應指數的比較。 相對應的指數能夠代表那個類型大盤的狀況,因此跟指數比較就可以知道基金是超越大盤還是落後大盤。 例如我們看美國的大型股基金,把基金績效跟 S&P500 指數比較,就可以得知基金績效是好是壞。 不過,並非所有基金的網站都會提供跟相對應指數的績效比較。 市場先生建議還是可以使用晨星MorningStar的網站查詢,上面除了可以看到該基金跟指數的報酬比較,還可以看到跟同類型基金的績效比較。 不過同類型基金比較結果僅供參考,因為實務上基金的組成五花八門,有時候很難找到風險屬性完全一樣的指數來和基金做對比。 延伸閱讀:基金怎麼選?如何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挑選基金有哪些步驟?

    我們查看基金績效時,不能只看累積的報酬率,要從逐年的報酬率去看,更能對基金的風險屬性有正確的認知。
    基金績效的排名,不是用來選擇基金的好方法,因為不同的基金之間很難有可比性。
    基金的淨值高低不能拿來做為選擇基金的標準,投資人更應該關注基金經理人選擇了哪些投資標的以及他的投資策略是什麼。
    看基金績效時,主要是看含息報酬率,而非淨值。
  4. 2014年10月5日 · 樣本外測試的好處: 1. 不需要實際投入資金. 也就是俗稱的「空氣單」,關鍵是運用有別於回測的資料。 即便是使用歷史資料,也可以預留一段專門做樣本外測試。 2. 發現策略設計的缺失. 在試用期了解對方的缺點,及早預防未來潛在的重大損失! 3. 避開參數過度最佳化 over fitting. 減少回測中最危險的 over fitting 的可能性,如同經過試用期,可以分辨出履歷表與現實的差距,大幅降低未來風險。 樣本外測試的注意事項: 1. 避免樣本外的資料來調整參數. 否則這些資料就沒用了。 2. 資料多樣性要足夠. 歷史資料最好盡可能包含各種多頭、空頭、盤整年的情況,而樣本外測試雖然使用的時間較短,但仍應該避免全是多頭或全是空頭,這類缺乏測試價值的區間。 3. 資料長度要夠長.

  5. 2024年4月10日 · 1. 出示相關憑證:信用卡、會員卡. 如果是使用信用卡的刷卡優惠,記得把當時刷(機票、團費)的信用卡帶在身上,進到貴賓室後,向櫃檯出示信用卡和登機牌就可進入。 若沒有帶卡,很可能會被額外收費。 如果你是上網預約登記貴賓室,最好也保留當時預訂確認信的截圖,或是印出紙本示預訂確認信,向櫃檯出示就可以進入。 2. 登時間.

  6. 2014年10月5日 · 如果價格設定停損,那市場隨時會用力去嘗試觸發你的價格,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在停利或其他任何出場方式上。 結論,市場充滿著雜訊,而「到價」這件事情帶來了2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