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1日 · 「加入國泰世華之後,我確實看見決策者轉型的決心。」健輔表示,近幾年國泰世華相繼於台中、高雄設點,一來是數位發展無地域藩籬,再者就是希望能吸收返鄉人才。

  2. 2024年1月19日 · 2024-01-19. 台灣銀行家. Roman Samborskyi via Shutterstock. 金融業投入逾 300 億推數位轉型! Fintech 風潮崛起,對消費者、銀行業者有什麼影響?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金融科技快速崛起,確實已改變金融服務的傳統風貌,推動整個金融業轉向數位化,並朝著自動化與智慧化不斷提升。 我們期待掌握科技者,能將方向導引為創造更加包容,且符合永續概念的金融體系。 2012 年,金融科技浪潮方興未艾,金融業內的暢銷書《Bank 3.0》出版,預示未來所謂銀行(Banking)是指一種行為(即取得金融服務),不是一個場所。 時隔 6 年,《Bank 4.0》發行,強調金融長在,而銀行不再,再次預言銀行即將走入歷史。

    • 永續治理張雍川。國泰證券投資信託。總經理。陳亞男。勤誠興業。執行長暨永續長。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
    • 數位創新李碧珊。王品餐飲企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瑞奧(PressPlay)管理經營團隊。
    • 產品服務黃正田。全家便利商店。商品本部副本部長兼鮮食OMO整合部部長。黃國欣。川方企業。董事長。吳有順。展雋創意(OVO)創辦人暨執行長。王馨妤。上準工程。營運總監。
    • 行銷業務高明慧。三立媒體集團。總經理。鄭婉婷。LINE台灣電商。事業部LINE禮物資深總監。潘瑋翔。薩泰爾娛樂。執行長。王文星。VDS 活力東勢。王富琳。亞翔系統集成科技(蘇州)
  3. 2024年4月16日 · 賴政府公布第三波內閣人事名單包括數位發展部國發會金管會國科會公共工程會及經濟部等部長主委名單

    • CFO 與 CEO 的意見分歧點:成本控管、企業成長
    • CFO 與 CEO 的共同煩惱:通膨導致成本上升、遠距工作使凝聚力下降
    • CFO 必須更加了解加密貨幣?蘋果、Google 早有動作

    CEO CFO 在年度目標的一個主要分歧是「控制成本」,儘管多數 CFO 不認為成本管理為其業務範圍內最優先的事項(在 CFO 心中順位第8),但 CEO 卻認為控制企業支出是 CFO 在未來 12 個月的主要任務(在 CEO 心中順位第 2)。 原因很可能是供應鏈與通膨問題讓許多企業獲利能力亮起警訊,這樣的短期目標變化值得企業高管們凝聚共識,在短長期目標上聚焦共識。 也許是受到後疫情時代人力資源短缺、供應鏈等問題的衝擊,在 CEO 心中一向是重中之重的「成長」,在今年的重視程度相對降低;但在財務長的心中,這件事卻愈來愈重要,這也反映在 Gartner 調查中,近 6 成(59%)的 CFO 認為成長是企業的發展重點,比 2021 年上升了 8 個百分點。 CFO 們尤其關注如何能透過併...

    近期持續升溫的通貨膨脹問題,也是許多 CFO 關注的心頭大患,有 52% 的 CFO 認為通膨將成為未來幾年持續性的問題,只有 30% 認為通膨只是短期現象。 針對通膨導致成本增加,有高達 6 成以上的 CFO 偏向將成本轉嫁給顧客,有 52% CEO 亦傾向採取這樣的做法。然而,由於各產業價格彈性不一,能轉嫁的成本或有侷限,加上疫情期間許多企業已嘗試許多降低成本的方案,因此管理層也期待科技導入能進一步增加生產力,以減少員工短缺和通膨對於企業的威脅。 而在遠距工作風潮下,CEO 跟 CFO 在共同的擔憂是團隊參與度與士氣下降,CFO 們認為,遠距辦公導致員工工作追求的改變以及衍生的大離職潮,無可避免將會推升薪資的成長。

    另外,儘管最近加密貨幣價格直直落, 根據 Gartner 研究預測,2024 年前,至少有 20% 的大型企業將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儲值或投資。而這也是未來 CFO 的重要任務──將加密貨幣加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事實上包括科技巨擘蘋果(Apple)、Google 及華爾街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等都已經開始針對加密貨幣進行布局。 Gartner 首席研究員亞歷山大·班特(Alexander Bant)指出,讓 CEO 開始關注加密貨幣的一個原因是未來 12 到 24 個月通膨的走向,而加密貨幣可能成為企業對抗通膨的一個重要工具。他預估各大企業董事會與 CEO 將很快要求 CFO 針對加密貨幣提出報告,企業財務長必須對於加密貨幣的發展和風險評估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將很快看...

  4. 2016年4月21日 · 2016-04-21. 採訪‧撰文 張玉琦. 38歲當上總經理:我犯的第一個錯,就是用自己的邏輯要求別人.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從研究員做起,35歲當上副總,38歲當上總經理,劉宗聖如今是全台最大投信公司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 旁人看來,他年紀輕輕、升得很快,但是劉宗聖拚命也是出了名的,二十幾歲時曾經有一次出國考察,在搭機回程的十幾個小時裡,就做完厚厚七、八十頁簡報,凌晨抵台,中午就跟老闆簡報。 不到40歲就屢屢被賦予重任,劉宗聖坦承,這麼早擔大位,他不是沒有迷失過。 「我管理最難的時候是前幾年,那時我都用自己的邏輯要求別人,但現在我都把他們(同事)當總經理在訓練。 Q:你開始負起培育人才的責任,你怎麼識人? A:人跟人之間的了解要透過大量人際接觸和私下觀察。

  5. 2019年2月14日 · 「沉默」也是一種談判技巧. 在一次商業談判中,美國商人向日本商人展示一個產品。 剛開始時,美國公司的談判人員介紹自己公司的產品。 他們利用了一切可能利用到的資源和形式,包括各種圖表以及報表,並且用三個投影機將最主要的資訊打在螢幕上,圖文並茂、言之鑿鑿。 美國公司的介紹持續了將近三個小時。 在此期間,日本公司的代表卻一言不發,十分安靜的看著美國公司進行展示。 等全部介紹結束以後,美國公司的主管充滿期待的問日本代表:「你們認為如何? 」日本公司的主管禮貌的笑了笑,微笑著回答道:「我們不明白。 」當時美國公司的主管就接近崩潰了:「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不明白? 」日本公司的主管繼續淡定的說:「這一切我們都不明白。 能麻煩你們重新展示一遍,好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