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21日 · Google 雲端硬碟檔案整理技巧總集,四個高效率的管理邏輯. 作者: Esor Huang 9月 21, 2018. 我自己主要的工作平台,除了 Evernote ,就是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並且我主要會使用「網頁版」的 Google 雲端硬碟,除了上面有很多線上編輯功能外(可參考: 新版 Google 雲端硬碟網頁上線,非用網頁版不可的 11 個功能 ),也因為網頁版有許多高效率的檔案管理方式。 當大量檔案儲存在 Google 雲端硬碟,自然需要一些分類整理,多年來,我也嘗試了許多整理方法,測試哪些方法最適合我,並且對我來說使用起來最有效率。

  2. 2017年9月7日 · 步驟1. 假設你的照片都已經備份到 Google 相簿 ,我們現在要讓雲端的所有照片,自動備份回我們的電腦硬碟中。 第一步,我們先到「 Google 雲端硬碟 」 網頁中,打開右上方齒輪選單裡的「設定」。 然後在「設定」中開啟「自動將 Google 相簿內容加到我的雲端硬碟資料夾」。 步驟2. 開啟設定後,你會在 Google 雲端硬碟網頁的左方,看到「 Google 相簿」的選項。 你的雲端硬碟資料夾中,也會出現一個「 Google 相簿」的資料夾。 並且,你在 Google 相簿的所有照片,會依據年份、月份的分類全部顯示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 (放心! 這不會額外占用你的 雲端硬碟空間容量 ) 步驟3.

  3. 2020年3月29日 · Notion範本網址. 另外我當然也有製作過 Evernote 的學期計畫範本給大家下載: 用 Evernote 製作新學期課表、課業專案筆記本,教學範本下載. 這次的影片大約有 9 分鐘,其實,要把這麼多內容整理在 9 分鐘內,已經花了我許多時間濃縮! 雖然影片長,但也沒有不相關的廢話! 希望對大家來說,這段影片可以幫你了解 Notion 功能怎麼操作,但也知道 Notion 可以應用怎麼樣的整理邏輯。 這樣的學習計畫,要滿足那些需求? 建立明確有條理的管理系統. 整理好上課學習筆記. 準時完成報告、作業. 高效率準備考試. 對 Notion 還不了解的朋友,可先參考最基本的教學: Notion 把文件、任務、知識庫「無縫重組」的全新專案整理工具.

  4. 2017年3月7日 · 幸運的是,我們也身處一個數位科技持續發展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裡,有更好的數位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用「 不一樣的思維 」完成有效的 數位資料整理 。 這篇文章,我想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提供五個整理思考角度和具體作法。 我自己的工作經驗是需要大量的文件整理、靈感整理、素材整理與經驗整理,所以下面的整理方法,也會和我的工作方式息息相關。 1. 一物沒有定位: 一個素材與想法,對我來說有可能用在 A 設計上,也有可能用到 B 文章中。 一份文件可以被 A 專案使用,也可能被 B 專案使用。 我的經驗是一個資料常常有很多用途,但是資料夾分類強迫資料只能出現在一個位置上,這就不太符合我的實際使用經驗。

  5. 2020年4月22日 · Notion 實踐子彈筆記術的模板教學,不是從子彈行動清單開始. 作者: Esor Huang 4月 22, 2020. 讀者問我,之前談到了「 Notion 實踐 GTD 方法的流程 」,要不要也聊聊看,用 Notion 實踐子彈筆記方法呢? 子彈筆記方法,就像原創者瑞德‧卡洛所說,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與變形。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我會如何在 Notion 上設計自己的子彈筆記系統吧! 當我讀過瑞德‧卡洛的《子彈思考整理術》後,所理解的子彈筆記方法核心架構為: 「專案群組」: 為工作、人生的不同目標,設計各自獨立的群組,用獨特但適合我自己的形式來管理。 整理的過程,也能慢慢凝聚出真正的目標。 「心理盤點清單」: 隨時都在做過濾,過濾出最有價值的事,才值得排上每日行動清單。

  6. 2021年6月15日 · Gmail 開啟 Google Chat 工作聊天室教學,整合文件協作與待辦清單. 作者: Esor Huang 6月 15, 2021. 2020 年的時候, Google 推出了 Google Workspace 的整合計畫,除了新的付費模式外, 還希望能將 Google 系統的各種工作工具進行「整合」,讓 Gmail 、 Google 雲端硬碟 、 Google Meet 、 Google 日曆 、 Google Tasks 真正進入一個統一的工作空間,更方便使用,更方便協作。 這一年來陸陸續續有些整合功能推出,不過大多數適用在企業版的 Google Workspace 帳戶中。

  7. 2016年5月26日 · 1. 讓資料來源「個人化」且「自動化」,開始長期累積. 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這裡最好的工具仍然是所謂的「 RSS 閱讀器 」。 我自己利用 Feedly 這個服務,收集研究主題相關的部落格與網站,當這些來源有新文章發表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 Feedly 閱讀器統一瀏覽。 我每天早上會花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做資訊的快速篩檢,如果一天內還有其他空檔,也會打開 Feedly 看看,累積各種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料。 我一向不喜歡把綜合性大媒體網站當作我的主要資訊來源,因為那等於是讓媒體決定我要看什麼。